一种导纱针前端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5138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纱针前端打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固定底座内部的中间位置处活动安装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表面活动套设有移动螺纹套,所述第二螺杆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锥形齿轮,所述装置主体内部下端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套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位于所述固定底座的内部,且与所述移动螺纹套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内部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旋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一系列的结构使得本装置具有便于打磨的特点。

A grinding device for the front end of guide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纱针前端打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导纱针加工
,具体为一种导纱针前端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俗称眼子针,“经编机”主要成圈机件之一。经编机上引导经纱围绕织针运动,并将经纱垫到织针上的一种带有导纱孔眼的薄钢片。为了便于安装,常将各导纱针浇铸于与机号相同隔距的一定长度的座片内,然后将一定数量的座片固装成一把梳栉,经纱通过的导纱针孔的大小与所加工的纱线直径有关,不同机号的经编机,需要选用不同型号的导纱针。经编导纱针有普通导纱针、花式导纱针、贾卡导纱针等多种形式。随着社会工业的发展,纺织业中对于导纱针的使用越来越重视,在于导纱针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打磨加工,但是市面上场间的打磨装置结构比较简单,操作起来比较麻烦,不利于使用者的使用,而且只能进行单面打磨,工作效率不高,因此,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导纱针前端打磨装置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纱针前端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纱针前端打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纱针前端打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2)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3),所述固定底座(2)内部的中间位置处活动安装有第二螺杆(13),所述第二螺杆(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杆(13)的表面活动套设有移动螺纹套(12),所述第二螺杆(13)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锥形齿轮(4),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下端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套设有连接杆(19),所述连接杆(19)的下端位于所述固定底座(2)的内部,且与所述移动螺纹套(12)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纱针前端打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2)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3),所述固定底座(2)内部的中间位置处活动安装有第二螺杆(13),所述第二螺杆(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杆(13)的表面活动套设有移动螺纹套(12),所述第二螺杆(13)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锥形齿轮(4),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下端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套设有连接杆(19),所述连接杆(19)的下端位于所述固定底座(2)的内部,且与所述移动螺纹套(12)固定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旋转轴(9),所述旋转轴(9)表面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咬合齿轮(8),两个所述第一咬合齿轮(8)呈对称分布,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第一螺杆(7),所述第一螺杆(7)的下端位于所述固定底座(2)的内部,该端固定安装有变向齿轮(5),所述变向齿轮(5)与所述锥形齿轮(4)啮合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的下端和上端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一移动座(6)和第二移动座(10),所述第一移动座(6)和所述第二移动座(10)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一移动座(6)和所述第二移动座(10)的表面分别开设第一连接孔(14)和第二连接孔(15),所述第一连接孔(14)和所述第二连接孔(15)的内部分别活动套设有所述第一螺杆(7)和所述旋转轴(9),所述第一移动座(6)和所述第二移动座(10)相对面的一侧均活动安装有旋转杆(17),两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华刘金才顾斌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神马织针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