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渠计虎专利>正文

一种旋转式海洋地质勘察样品保压转移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5009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海洋地质勘察样品保压转移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海洋地质勘察样品保压转移结构技术领域,通过第三盘体与第二盘体靠近使其样品进入打开第二单向阀组件进入活塞组件与第二盘体之间,通过圆形齿轮转动带动联动杆组件,通过联动杆组件带动活塞组件上下运动,通过活塞组件的上下运动在与第一单向阀组件的配合不断吸取样品至侧筒安装管内侧,并通过样品排出组件排出,通过在破土的时候进行活塞组件的保压抽取样品在起到保压的功能基础上有实现了联动抽取,节省了电能还让装置集成化,减少占用空间,降低成本。

A kind of pressure maintaining transfer structure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for rotary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 samp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海洋地质勘察样品保压转移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洋地质勘察样品保压转移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式海洋地质勘察样品保压转移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海洋地质勘察样品保压转移结构使用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旋转式海洋地质勘察样品保压转移结构使用方法,属于海洋地质勘察样品保压转移结构

技术介绍
海洋地质学,地质学分支学科,是研究地壳被海水淹没部分的物质组成、地质构造和演化规律的学科,研究内容涉及海岸与海底的地形、海洋沉积物、洋底岩石、海底构造、大洋地质历史和海底矿产资源,它是地质学的一部分,又与海洋学有密切联系,是地质学与海洋学的边缘科学。样品是能够代表商品品质的少量实物,它或者是从整批商品中抽取出来作为对外展示模型和产品质量检测所需;或者在大批量生产前根据商品设计而先行由生产者制作、加工而成,并将生产出的样品标准作为买卖交易中商品的交付标准。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与被发现为人类寻找新的接替能源提供了新的希望及可能,由于其巨大的潜在能量引起了世界众多科学家及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为了更好地研究水合物样品的其它性质,需要将保压样品在保持压力的环境下转移到实验室,此过程需要全程保压。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勘察样品保压转移的时候往往都是插入式进入土壤内,然后通过吸入装置进行吸入,然后通过类似吸泵传送装置进行传送,而此种方式第一插入的时候并不便捷,往往会受到极大的阻力,导致在取样的时候不够便捷,其次在提取的时候无法实现保压提取,而且连续性抽入,此种抽入方式容易出现空压抽入,导致无法更好的研究水合物样品的其它性质,其次驱动往往采用电机等驱动,此种驱动方式如出现在破土的时候卡住则会导致电机损坏的问题,而且取样先插入再通过吸泵抽,取样方式不够便捷,集成化,而且不够节能,为此设计一种旋转式海洋地质勘察样品保压转移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来改进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旋转式海洋地质勘察样品保压转移结构及其使用方法,1、启动与风力腔组件连通的气泵,带动风扇叶转动,通过风扇叶带动螺纹传动杆转动,通过螺纹传动杆带动外传动管筒转动,从而带动破土杆旋转向下运动进行破土,此种驱动方式避免了电机驱动卡住的问题;2、通过外传动管筒旋转向下运动,使其第三盘体与外传动管筒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使其第三盘体向第二盘体方向运动,第二盘体与第三盘体之间在初始是为负压,因向第二盘体方向运动实现增压,使其提高破土杆向下运动的破土强度,通过此种破土方式提高破土效率;3、通过启动气泵吹动风扇叶反向运动,带动螺纹传动杆转动,通过螺纹传动杆带动外传动管筒转动,通过外传动管筒带动破土杆向上反向运动,带动第四盘体向第二盘体运动,在压力下打开第三单向阀组件使其吸取样品通过第二样品传送管进入第三盘体与第二盘体之间,通过第三盘体与第二盘体靠近使其样品进入打开第二单向阀组件进入活塞组件与第二盘体之间,通过圆形齿轮转动带动联动杆组件,通过联动杆组件带动活塞组件上下运动,通过活塞组件的上下运动在与第一单向阀组件的配合不断吸取样品至侧筒安装管内侧,并通过样品排出组件排出,通过在破土的时候进行活塞组件的保压抽取样品在起到保压的功能基础上有实现了联动抽取,节省了电能还让装置集成化,减少占用空间,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式海洋地质勘察样品保压转移结构,包括风力腔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风力腔组件内部的风扇叶,所述风扇叶底中部安装有贯穿所述风力腔组件的螺纹传动杆,所述螺纹传动杆的外侧且位于所述风力腔组件的下方套设有第二上安装盖,所述第二上安装盖底部的两侧皆安装有侧筒安装管,所述侧筒安装管内壁的一侧沿所述侧筒安装管轴向上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一侧设有凹槽,该滑槽的内侧设有转杆,且所述转杆贯穿安装有圆形齿轮,所述螺纹传动杆的外侧套设有外传动管筒,所述转杆远离所述侧筒安装管内壁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外传动管筒的外侧,所述圆形齿轮于外侧边部通过联动杆组件铰接有活塞组件,该活塞组件上设有多组第一单向阀组件,所述外传动管筒的外侧且位于所述活塞组件的下方安装有第二盘体,所述第二盘体上设有多组第二单向阀组件,所述外传动管筒的外侧且位于所述第二盘体的下方套设有第二限位滑套管,且所述第二限位滑套管外侧的底部套设有第三盘体,所述第三盘体上等间距开有第三进液口,所述外传动管筒外侧的底部安装有第四盘体,且所述第四盘体上等间距开有第三单向阀组件,且所述第三盘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第三进液口的下方连接有第二样品传送管,且所述第二样品传送管的底部套设在所述第三单向阀组件的外侧顶部,所述侧筒安装管的外侧套设有破土杆,且所述破土杆外侧的底部沿所述破土杆环部等间距开有L形安装盘,所述侧筒安装管两侧的上端安装有限位固定组件,所述第二上安装盖顶部的两侧安装有样品排出组件。优选的,所述风力腔组件包括下安装板、风叶管罩、第一上安装盖和通风管,所述下安装板安装在所述螺纹传动杆外侧顶部处,所述下安装板顶部的外壁安装所述风叶管罩,所述风叶管罩的顶部安装所述第一上安装盖,所述风叶管罩的两端安装有与所述风叶管罩连通的所述通风管,所述下安装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所述风扇叶。优选的,所述联动杆组件包括第二铰接杆和第一铰接杆,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圆形齿轮一侧的外部,所述第二铰接杆远离所述圆形齿轮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一铰接杆远离所述圆形齿轮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活塞组件的外侧。优选的,所述活塞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滑套管和第一盘体,所述第一限位滑套管套设在所述外传动管筒的外侧,且所述第一限位滑套管的外侧中部与所述第一铰接杆远离所述圆形齿轮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限位滑套管外侧的底部安装所述第一盘体,且所述第一单向阀组件等间距安装在所述第一盘体顶部处。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向阀组件包括第一进液口、第一限位弹簧和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进液口等间距开设在所述第一盘体上,且所述第一盘体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一进液口的外侧安装所述第一限位弹簧,所述第一限位弹簧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为T形结构其小直径端贯穿所述第一限位弹簧内侧位于所述第三进液口的内侧。优选的,所述第二单向阀组件包括第二进液口、第二限位弹簧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进液口等间距开设在所述第二盘体的顶部,所述第二限位弹簧安装在所述第二盘体的顶部且靠近所述第二进液口处,所述第二限位弹簧的顶部安装所述第二单向阀,且所述第二单向阀为T形结构,所述第二单向阀小直径端贯穿所述第二限位弹簧至所述第二进液口的内侧。优选的,所述第三单向阀组件包括第四进液口、第三限位弹簧和第二限位弹簧,所述第四进液口等间距开设在所述第四盘体的底部,所述第三限位弹簧安装在所述第四盘体顶部且靠近所述第四进液口处,所述第三限位弹簧的底部安装有第四单向阀,所述第四单向阀小直径端贯穿所述第三限位弹簧至所述第四进液口的内侧。优选的,所述限位固定组件包括安装板和安装臂,所述安装臂安装在所述侧筒安装管的外壁上部,且所述安装臂为V形结构,所述安装臂远离所述侧筒安装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海洋地质勘察样品保压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力腔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风力腔组件内部的风扇叶(4),所述风扇叶(4)底中部安装有贯穿所述风力腔组件的螺纹传动杆(6),所述螺纹传动杆(6)的外侧且位于所述风力腔组件的下方套设有第二上安装盖(7),所述第二上安装盖(7)底部的两侧皆安装有侧筒安装管(8),所述侧筒安装管(8)内壁的一侧沿所述侧筒安装管(8)轴向上安装有齿条(10),所述齿条(10)一侧设有凹槽,该滑槽的内侧设有转杆(22),且所述转杆(22)贯穿安装有圆形齿轮(21),所述螺纹传动杆(6)的外侧套设有外传动管筒(12),所述转杆(22)远离所述侧筒安装管(8)内壁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外传动管筒(12)的外侧,所述圆形齿轮(21)于外侧边部通过联动杆组件铰接有活塞组件,该活塞组件上设有多组第一单向阀组件,所述外传动管筒(12)的外侧且位于所述活塞组件的下方安装有第二盘体(20),所述第二盘体(20)上设有多组第二单向阀组件,所述外传动管筒(12)的外侧且位于所述第二盘体(20)的下方套设有第二限位滑套管(35),且所述第二限位滑套管(35)外侧的底部套设有第三盘体(15),所述第三盘体(15)上等间距开有第三进液口(38),所述外传动管筒(12)外侧的底部安装有第四盘体(36),且所述第四盘体(36)上等间距开有第三单向阀组件,且所述第三盘体(15)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第三进液口(38)的下方连接有第二样品传送管(34),且所述第二样品传送管(34)的底部套设在所述第三单向阀组件的外侧顶部,所述侧筒安装管(8)的外侧套设有破土杆(11),且所述破土杆(11)外侧的底部沿所述破土杆(11)环部等间距开有L形安装盘(32),所述侧筒安装管(8)两侧的上端安装有限位固定组件,所述第二上安装盖(7)顶部的两侧安装有样品排出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海洋地质勘察样品保压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力腔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风力腔组件内部的风扇叶(4),所述风扇叶(4)底中部安装有贯穿所述风力腔组件的螺纹传动杆(6),所述螺纹传动杆(6)的外侧且位于所述风力腔组件的下方套设有第二上安装盖(7),所述第二上安装盖(7)底部的两侧皆安装有侧筒安装管(8),所述侧筒安装管(8)内壁的一侧沿所述侧筒安装管(8)轴向上安装有齿条(10),所述齿条(10)一侧设有凹槽,该滑槽的内侧设有转杆(22),且所述转杆(22)贯穿安装有圆形齿轮(21),所述螺纹传动杆(6)的外侧套设有外传动管筒(12),所述转杆(22)远离所述侧筒安装管(8)内壁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外传动管筒(12)的外侧,所述圆形齿轮(21)于外侧边部通过联动杆组件铰接有活塞组件,该活塞组件上设有多组第一单向阀组件,所述外传动管筒(12)的外侧且位于所述活塞组件的下方安装有第二盘体(20),所述第二盘体(20)上设有多组第二单向阀组件,所述外传动管筒(12)的外侧且位于所述第二盘体(20)的下方套设有第二限位滑套管(35),且所述第二限位滑套管(35)外侧的底部套设有第三盘体(15),所述第三盘体(15)上等间距开有第三进液口(38),所述外传动管筒(12)外侧的底部安装有第四盘体(36),且所述第四盘体(36)上等间距开有第三单向阀组件,且所述第三盘体(15)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第三进液口(38)的下方连接有第二样品传送管(34),且所述第二样品传送管(34)的底部套设在所述第三单向阀组件的外侧顶部,所述侧筒安装管(8)的外侧套设有破土杆(11),且所述破土杆(11)外侧的底部沿所述破土杆(11)环部等间距开有L形安装盘(32),所述侧筒安装管(8)两侧的上端安装有限位固定组件,所述第二上安装盖(7)顶部的两侧安装有样品排出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海洋地质勘察样品保压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腔组件包括下安装板(33)、风叶管罩(1)、第一上安装盖(2)和通风管(3),所述下安装板(33)安装在所述螺纹传动杆(6)外侧顶部处,所述下安装板(33)顶部的外壁安装所述风叶管罩(1),所述风叶管罩(1)的顶部安装所述第一上安装盖(2),所述风叶管罩(1)的两端安装有与所述风叶管罩(1)连通的所述通风管(3),所述下安装板(33)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所述风扇叶(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海洋地质勘察样品保压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组件包括第二铰接杆(24)和第一铰接杆(23),所述第二铰接杆(24)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圆形齿轮(21)一侧的外部,所述第二铰接杆(24)远离所述圆形齿轮(21)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杆(23)的一端,所述第一铰接杆(23)远离所述圆形齿轮(21)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活塞组件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海洋地质勘察样品保压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滑套管(26)和第一盘体(27),所述第一限位滑套管(26)套设在所述外传动管筒(12)的外侧,且所述第一限位滑套管(26)的外侧中部与所述第一铰接杆(23)远离所述圆形齿轮(21)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限位滑套管(26)外侧的底部安装所述第一盘体(27),且所述第一单向阀组件等间距安装在所述第一盘体(27)顶部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海洋地质勘察样品保压转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组件包括第一进液口(28)、第一限位弹簧(29)和第一单向阀(30),所述第一进液口(28)等间距开设在所述第一盘体(27)上,且所述第一盘体(27)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一进液口(28)的外侧安装所述第一限位弹簧(29),所述第一限位弹簧(29)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单向阀(30),所述第一单向阀(30)为T形结构其小直径端贯穿所述第一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渠计虎
申请(专利权)人:渠计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