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式电池盖压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979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合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在线式电池盖压合机,包括压合设备,压合设备包括压合装置、滑动设于压合装置的载具、用于驱动载具靠近或远离压合装置的移动驱动装置、设于载具的一侧并用于对待压合的电池盖进行输送的送料装置、设于载具的另一侧并用于对压合后的电池盖进行输出的输出装置及用于将送料装置所输送的待压合的电池盖转移至载具或/和将载具所承载的压合后的电池盖转移至输出装置的转移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电池盖的在线式压合,自动化地完成上料、压合和下料的工作,缩短了压合电池盖的周期,提高了压合电池盖的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避免了人为因素而影响压合电池盖的质量,保证了压合电池盖的质量。

An on-line battery cover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线式电池盖压合机
本技术涉及压合设备
,尤其是指一种在线式电池盖压合机。
技术介绍
在手机电池盖的生产中,需要在电池盖进行压合,但现有的压合机台的功能单一,自动化程度低,在压合手机电池盖时,操作人员拿取已组装好的电池盖放入已调试好的压合机台进行压合处理,压合机台对电池盖压合后,操作人员将压合后的电池盖取出,再将待压合的电池盖放入压合机台内,该压合电池盖的方式,所需操作人员的数量多,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大,存在人为因素,所以难以保证压合电池盖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线式电池盖压合机,其结构简单,实现了电池盖的在线式压合,能够自动化地完成上料、压合和下料的工作,缩短了压合电池盖的周期,大大地提高了压合电池盖的效率,减少了所需操作者的数量,甚至不需要人工操作,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且避免了人为因素而影响压合电池盖的质量,保证了压合电池盖的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在线式电池盖压合机,其包括压合设备,所述压合设备包括压合装置、滑动设置于压合装置的载具、用于驱动载具靠近或远离压合装置的移动驱动装置、设置于载具的一侧并用于对待压合的电池盖进行输送的送料装置、设置于载具的另一侧并用于对压合后的电池盖进行输出的输出装置及用于将送料装置所输送的待压合的电池盖转移至载具或/和将载具所承载的压合后的电池盖转移至输出装置的转移装置,所述压合装置与载具配合以对载具所承载的待压合的电池盖进行压合。进一步地,所述送料装置包括送料座、装设于送料座的传送机构及装设于送料座的出料端的前挡块,所述送料座的两侧均装设有侧挡板。进一步地,所述送料座的一侧装设有侧向定位机构,所述送料座内装设有后端定位机构,所述送料座的出料端装设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侧向定位机构、后端定位机构和转移装置均与位置传感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侧向定位机构包括装设于送料座的一侧的侧向定位气缸及装设于侧向定位气缸的活塞杆的侧向定位板,送料座其中一侧的侧挡板设置有用于为侧向定位板提供避让空间的缺口,侧向定位气缸用于驱动侧向定位板靠近或远离送料座另一侧的侧挡板。进一步地,所述后端定位机构包括装设于送料座内的升降气缸、装设于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的后端定位气缸及装设于后端定位气缸的活塞杆的后端定位板,所述后端定位气缸用于驱动后端定位板靠近或远离前挡块。进一步地,所述送料座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送料板及用于调节两个送料板靠近或远离的调距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两组送料带组,两组送料带组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个送料板。进一步地,所述送料装置的出料端装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输出装置的进料端装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与第二光电传感器对射配合以对载具所承载的电池盖进行检测,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均与转移装置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转移装置包括装设于压合装置的顶部的横移驱动机构、装设于横移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的纵移驱动机构、装设于纵移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的转移架、装设于转移架的一端的上料机构及装设于转移架的另一端的下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将送料装置所输送的待压合的电池盖转移至载具,所述下料机构用于将载具所承载的压合后的电池盖转移至输出装置。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装设于转移架的夹料气缸及分别装设于夹料气缸的两个夹持端的两个夹料板,所述下料机构包括装设于转移架的多个吸嘴。进一步地,所述压合设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压合设备依次连接以形成压合生产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实现了电池盖的在线式压合,能够自动化地完成上料、压合和下料的工作,缩短了压合电池盖的周期,大大地提高了压合电池盖的效率,减少了所需操作者的数量,甚至不需要人工操作,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且避免了人为因素而影响压合电池盖的质量,保证了压合电池盖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压合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隐藏外壳后的压合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送料装置、侧向定位机构和后端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后端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转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压合设备;2、压合装置;21、外壳;3、载具;4、移动驱动装置;5、送料装置;51、送料座;511、送料板;512、调距机构;513、送料带组;52、传送机构;53、前挡块;54、侧挡板;55、缺口;6、输出装置;61、位置传感器;62、第一光电传感器;63、第二光电传感器;64、过渡平台;65、滚轮;7、转移装置;71、横移驱动机构;72、纵移驱动机构;73、转移架;74、上料机构;75、下料机构;76、夹料气缸;77、夹料板;78、吸嘴;79、弹性件;8、侧向定位机构;81、侧向定位气缸;82、侧向定位板;9、后端定位机构;91、升降气缸;92、后端定位气缸;93、后端定位板;94、升降板;95、滑动块;96、卡接槽;97、卡接块;98、导轨;99、导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在线式电池盖压合机,其包括压合设备1,所述压合设备1包括压合装置2、滑动设置于压合装置2的压合头的下方的载具3、用于驱动载具3靠近或远离压合装置2的移动驱动装置4、设置于载具3的一侧并用于对待压合的电池盖进行输送的送料装置5、设置于载具3的另一侧并用于对压合后的电池盖进行输出的输出装置6及用于将送料装置5所输送的待压合的电池盖转移至载具3或/和将载具3所承载的压合后的电池盖转移至输出装置6的转移装置7,所述压合装置2与载具3配合以对载具3所承载的待压合的电池盖进行压合,所述电池盖可以为手机电池盖,电池盖由外盖和内盖胶黏而成。实际工作时,操作者或机械手将待压合的电池盖放置在送料装置5的放料工位,送料装置5将待压合的电池盖输送至送料装置5的取料工位,转移装置7将送料装置5的取料工位上的待压合的电池盖转移至载具3上,然后移动驱动装置4驱动载具3连带待压合的电池盖移动至压合装置2的压合头的正下方(载具3靠近压合装置2移动),压合装置2驱动压合头将待压合的电池盖压合在载具3上,从而实现了电池盖的压合,然后移动驱动装置4驱动载具3连带压合后的电池盖远离压合装置2移动,最后转移装置7将载具3所承载的压合后的电池盖转移至输出装置6,通过输出装置6将压合后的电池盖进行输出,从而实现了电池盖的在线式压合生产。当然,本技术还具备另外一种加工方式,操作者或机械手将待压合的电池盖放置在送料装置5的放料工位,送料装置5将待压合的电池盖输送至送料装置5的取料工位,转移装置7拾取取料工位上的待压合的电池盖,同时转移装置7也拾取载具3所承载的压合后的电池盖,然后转移装置7将所拾取的待压合的电池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线式电池盖压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合设备,所述压合设备包括压合装置、滑动设置于压合装置的载具、用于驱动载具靠近或远离压合装置的移动驱动装置、设置于载具的一侧并用于对待压合的电池盖进行输送的送料装置、设置于载具的另一侧并用于对压合后的电池盖进行输出的输出装置及用于将送料装置所输送的待压合的电池盖转移至载具或/和将载具所承载的压合后的电池盖转移至输出装置的转移装置,所述压合装置与载具配合以对载具所承载的待压合的电池盖进行压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线式电池盖压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合设备,所述压合设备包括压合装置、滑动设置于压合装置的载具、用于驱动载具靠近或远离压合装置的移动驱动装置、设置于载具的一侧并用于对待压合的电池盖进行输送的送料装置、设置于载具的另一侧并用于对压合后的电池盖进行输出的输出装置及用于将送料装置所输送的待压合的电池盖转移至载具或/和将载具所承载的压合后的电池盖转移至输出装置的转移装置,所述压合装置与载具配合以对载具所承载的待压合的电池盖进行压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线式电池盖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包括送料座、装设于送料座的传送机构及装设于送料座的出料端的前挡块,所述送料座的两侧均装设有侧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线式电池盖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座的一侧装设有侧向定位机构,所述送料座内装设有后端定位机构,所述送料座的出料端装设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侧向定位机构、后端定位机构和转移装置均与位置传感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在线式电池盖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定位机构包括装设于送料座的一侧的侧向定位气缸及装设于侧向定位气缸的活塞杆的侧向定位板,送料座其中一侧的侧挡板设置有用于为侧向定位板提供避让空间的缺口,侧向定位气缸用于驱动侧向定位板靠近或远离送料座另一侧的侧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在线式电池盖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定位机构包括装设于送料座内的升降气缸、装设于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的后端定位气缸及装设于后端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世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贝迪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