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排座垫管分总成焊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93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后排座垫管分总成焊接工装,包括工作台、弯管和定位座四,所述工作台上端两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定位座一,所述定位座一上设置有后排坐垫管,所述定位座一一侧设置有气缸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气缸一、气缸二、气缸三、气缸四、气缸五、定位座一、定位座二、定位座三、定位座四、定位座五、连杆、连接片、支座和压块,使装置可便捷的对后排坐垫管、连接座一、连接座二和连接座三分别进行固定,并可使连接座一、连接座二和连接座三可被分别定位固定至后排坐垫管上需要焊接的位置,以便进行焊接,使后排坐垫管分总成的焊接更加便捷。

Welding tooling for rear seat cushion pipe sub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后排座垫管分总成焊接工装
本技术涉及汽车装配
,具体涉及汽车后排座垫管分总成焊接工装。
技术介绍
汽车坐垫是有车一族的主要消费品,根据季节选择一套舒适、实用的汽车坐垫尤为重要,如今市面上有真皮、超纤皮、人造革、尼龙、化纤、人造毛、涤纶羊毛等不同材质的车用坐垫,汽车后排坐垫包括后排坐垫管总成,汽车后排坐垫管在安装前需要在其上焊接多个部件。在现有的技术中,汽车后排座垫管及其上需要焊接的部件难以便捷的进行定位固定,这就导致汽车坐垫管上相关的焊接部件会定位不准,焊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汽车后排座垫管分总成焊接工装,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后排座垫管及其上需要焊接的部件难以便捷的进行定位固定、焊接不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汽车后排座垫管分总成焊接工装,包括工作台、弯管和定位座四,所述工作台上端两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定位座一,所述定位座一上设置有后排坐垫管,所述定位座一一侧设置有气缸一,所述后排坐垫管上端两侧设置有所述弯管,所述弯管上设置有连接座一,所述连接座一上设置有定位座二,所述定位座二一侧设置有气缸二,所述气缸二一侧设置有气缸三,所述气缸三一侧设置有定位座三,所述定位座三一侧设置有所述定位座四,所述定位座四一侧设置有气缸四,所述定位座四上设置有连接座二,所述气缸四另一侧设置有气缸五,所述气缸五一侧设置有定位座五,所述定位座五上设置有连接座三。进一步的,所述气缸一、所述气缸二、所述气缸三、所述气缸四以及所述气缸五的传动输出端均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中部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一端转动连接有支座,所述连杆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压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气缸一、所述气缸三和所述气缸五在工作时可推动所述连杆的一端上升,使所述连杆在所述连接片和所述支座的辅助下利用杠杆原理使所述压块对所述后排坐垫管压紧。进一步的,所述连杆与所述气缸一、所述气缸二、所述气缸三、所述气缸四以及所述气缸五的传动输出端均为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片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所述支座与所述气缸一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压块与所述连杆通过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所述气缸二在工作时也可推动所述连杆的一端上升,从而使所述连杆在所述连接片和所述支座的辅助下利用杠杆原理使所述压块配合所述定位座三将所述后排坐垫管定位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座一、所述定位座二、所述定位座三、所述定位座四以及所述定位座五均与所述工作台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后排坐垫管与所述定位座一、所述定位座三以及所述定位座五均通过卡压的方式进行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气缸一在工作时可使所述压块配合所述定位座一对所述后排坐垫管进行定位固定,所述气缸五在工作时可使所述压块配合所述定位座五对所述后排坐垫管进行定位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弯管与所述后排坐垫管焊接,所述连接座一与所述弯管焊接,所述定位座二与所述弯管通过卡压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气缸一、所述气缸二、所述气缸三、所述气缸四以及所述气缸五均与所述工作台通过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气缸二工作使所述压块配合所述定位座二对所述弯管定位固定的同时可使所述弯管定位固定至所述后排坐垫管上需要焊接所述弯管的位置,十分便捷,同时所述连接座一也被所述压块配合所述定位座二定位固定至所述弯管上需要焊接所述连接座一的位置上。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座三与所述后排坐垫管通过卡压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定位座四以及所述压块均与所述连接座二搭接,所述连接座二与所述后排坐垫管焊接,所述定位座五对所述连接座三进行夹紧固定,所述连接座三与所述后排坐垫管焊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气缸四在工作时可推动所述连杆的一端上升,使所述连杆在所述连接片和所述支座的辅助下利用杠杆原理使所述压块辅助所述定位座四对所述连接座二进行定位固定,并使所述连接座二定位固定至所述后排坐垫管上需要焊接所述连接座二的位置上。进一步的,所述压块与所述后排坐垫管、所述弯管以及所述连接座一均为搭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气缸五在工作时使所述压块压紧所述后排坐垫管的同时还可使所述压块配合所述定位座五对所述连接座三进行定位固定,使所述连接座三被定位固定至所述后排坐垫管上需要焊接所述连接座三的位置。(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的汽车后排座垫管及其上需要焊接的部件难以便捷的进行定位固定,焊接不便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气缸一、气缸二、气缸三、气缸四、气缸五、定位座一、定位座二、定位座三、定位座四、定位座五、连杆、连接片、支座和压块,使装置可便捷的对后排坐垫管、连接座一、连接座二和连接座三分别进行固定,并可使连接座一、连接座二和连接座三可被分别定位固定至后排坐垫管上需要焊接的位置,以便进行焊接,使后排坐垫管分总成的焊接更加便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汽车后排座垫管分总成焊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汽车后排座垫管分总成焊接工装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工作台;2、定位座一;3、后排坐垫管;4、气缸一;5、弯管;6、连接座一;7、定位座二;8、气缸二;9、气缸三;10、定位座三;11、定位座四;12、气缸四;13、连接座二;14、气缸五;15、定位座五;16、连接座三;17、连杆;18、连接片;19、支座;20、压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汽车后排座垫管分总成焊接工装,包括工作台1、弯管5和定位座四11,工作台1上端两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定位座一2,定位座一2上设置有后排坐垫管3,定位座一2一侧设置有气缸一4,后排坐垫管3上端两侧设置有弯管5,弯管5上设置有连接座一6,连接座一6上设置有定位座二7,定位座二7一侧设置有气缸二8,气缸二8一侧设置有气缸三9,气缸三9一侧设置有定位座三10,定位座三10一侧设置有定位座四11,定位座四11一侧设置有气缸四12,定位座四11上设置有连接座二13,气缸四12另一侧设置有气缸五14,气缸五14一侧设置有定位座五15,定位座五15上设置有连接座三16。如图1-图2所示,气缸一4、气缸二8、气缸三9、气缸四12以及气缸五14的传动输出端均设置有连杆17,连杆17中部设置有连接片18,连接片18一端转动连接有支座19,连杆17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压块20,气缸一4、气缸三9和气缸五14在工作时可推动连杆17的一端上升,使连杆17在连接片18和支座19的辅助下利用杠杆原理使压块20对后排坐垫管3压紧。如图1-图2所示,连杆17与气缸一4、气缸二8、气缸三9、气缸四12以及气缸五14的传动输出端均为转动连接,连接片18与连杆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后排座垫管分总成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弯管(5)和定位座四(11),所述工作台(1)上端两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定位座一(2),所述定位座一(2)上设置有后排坐垫管(3),所述定位座一(2)一侧设置有气缸一(4),所述后排坐垫管(3)上端两侧设置有所述弯管(5),所述弯管(5)上设置有连接座一(6),所述连接座一(6)上设置有定位座二(7),所述定位座二(7)一侧设置有气缸二(8),所述气缸二(8)一侧设置有气缸三(9),所述气缸三(9)一侧设置有定位座三(10),所述定位座三(10)一侧设置有所述定位座四(11),所述定位座四(11)一侧设置有气缸四(12),所述定位座四(11)上设置有连接座二(13),所述气缸四(12)另一侧设置有气缸五(14),所述气缸五(14)一侧设置有定位座五(15),所述定位座五(15)上设置有连接座三(16)。/n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后排座垫管分总成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弯管(5)和定位座四(11),所述工作台(1)上端两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定位座一(2),所述定位座一(2)上设置有后排坐垫管(3),所述定位座一(2)一侧设置有气缸一(4),所述后排坐垫管(3)上端两侧设置有所述弯管(5),所述弯管(5)上设置有连接座一(6),所述连接座一(6)上设置有定位座二(7),所述定位座二(7)一侧设置有气缸二(8),所述气缸二(8)一侧设置有气缸三(9),所述气缸三(9)一侧设置有定位座三(10),所述定位座三(10)一侧设置有所述定位座四(11),所述定位座四(11)一侧设置有气缸四(12),所述定位座四(11)上设置有连接座二(13),所述气缸四(12)另一侧设置有气缸五(14),所述气缸五(14)一侧设置有定位座五(15),所述定位座五(15)上设置有连接座三(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排座垫管分总成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一(4)、所述气缸二(8)、所述气缸三(9)、所述气缸四(12)以及所述气缸五(14)的传动输出端均设置有连杆(17),所述连杆(17)中部设置有连接片(18),所述连接片(18)一端转动连接有支座(19),所述连杆(17)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压块(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排座垫管分总成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7)与所述气缸一(4)、所述气缸二(8)、所述气缸三(9)、所述气缸四(12)以及所述气缸五(14)的传动输出端均为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淑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恒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