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磺胺类药物的快速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药物检测设备
,具体为一种磺胺类药物的快速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磺胺类药物为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用于临床已近50年,它具有抗菌谱较广、性质稳定、使用简便以及生产时不耗用粮食等优点,特别是1969年抗菌增效剂——甲氧苄氨嘧啶(TMP)发现以后,与磺胺类联合应用可使其抗菌作用增强和治疗范围扩大,因此,虽然有大量抗生素问世,但磺胺类药仍是重要的化学治疗药物,磺胺类药对许多革兰氏阳性菌、一些革兰氏阴性菌、诺卡氏菌属、衣原体属和某些原虫(如疟原虫和阿米巴原虫)均有抑制作用,对立克次氏体不但无效,反能促进其繁殖,普遍认为不同的磺胺类药物,其抗菌力的差别是在量的方面,而不在质的方面,对某一种类型细菌效价最高的化合物,对其他类型的菌效价也高。市面上在存在很多的不同的药剂,这些药剂的内部是否含有磺胺类药物且含量多少往往需要专业的设备进行测试,测试的设备大多数是光学检测仪,在使用光学检测仪时往往会需要将光学检测仪平放在桌面上,防止位于检测皿内部的液体倾斜导致光学检测仪检测数据出现较大误差,但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磺胺类药物的快速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转动槽(2)和活动腔(3),活动腔(3)腔内顶壁上安装有开设在底座(1)内部且数量为两个的移动腔(4),活动腔(3)腔内左右两侧壁之间活动连接有螺纹杆(5),螺纹杆(5)的外部套接有数量为两个且与螺纹杆(5)相匹配的活动块(7),活动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移动腔(4)内部的连接杆(8),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杆(8)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贯穿移动腔(4)且延伸至转动槽(2)内部的固定块(9),所述活动腔(3)腔内前后两侧壁之间活动连接有与螺纹杆(5)相匹配且延伸至底座(1)前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磺胺类药物的快速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转动槽(2)和活动腔(3),活动腔(3)腔内顶壁上安装有开设在底座(1)内部且数量为两个的移动腔(4),活动腔(3)腔内左右两侧壁之间活动连接有螺纹杆(5),螺纹杆(5)的外部套接有数量为两个且与螺纹杆(5)相匹配的活动块(7),活动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移动腔(4)内部的连接杆(8),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杆(8)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贯穿移动腔(4)且延伸至转动槽(2)内部的固定块(9),所述活动腔(3)腔内前后两侧壁之间活动连接有与螺纹杆(5)相匹配且延伸至底座(1)前侧的蜗杆(6),所述转动槽(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块(10),转动块(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2),安装座(12)的底部开设有旋转槽(14),旋转槽(1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旋转块(15),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缓冲槽(13),缓冲槽(13)槽内底壁上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8),缓冲弹簧(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缓冲槽(13)内部的挡板(17),挡板(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贯穿底座(1)且与旋转块(15)相连接的连接轴(16),所述安装座(1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光学检测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燕翠,曹涛,张涛,覃东霞,刘丽环,毕思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检迅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