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验穿墙管道套管密封性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4666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3:15
一种检验穿墙管道套管密封性的装置,包括蓄水槽,蓄水槽一侧设有开口、另一侧设有通孔,蓄水槽位于通孔一侧设有支架,蓄水槽通过支架固定在外墙上;蓄水槽位于开口一侧与外墙贴合且通过橡胶圈加气管、双面胶条密封;蓄水槽位于通孔一侧穿过外套管,且通孔处设有防水套,防水套与外套管、内套管密封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检验穿墙管道套管密封性的装置,可提高穿墙管道套管密封性检测蓄水试验的效率。

A device for checking the leakproofness of through wall pipe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验穿墙管道套管密封性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检验穿墙管道套管密封性的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建筑工程外墙上安装的钢套管,因为其管道连接着室内和室外,为防止室外水通过套管与墙体之间的间隙流入室内,在施工时通常会对套管与墙接触部位用防水油麻丝和防水油膏进行填缝封堵处理,做完填缝封堵处理后还需对其密封性进行蓄水试验,但是由于这些套管数量、尺寸大小不一,密封性检测蓄水试验很不方便,效率低下,检测效果不理想,且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验穿墙管道套管密封性的装置,方便检验穿墙管道套管密封性,提高检测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检验穿墙管道套管密封性的装置,包括蓄水槽,蓄水槽一侧设有开口、另一侧设有通孔,蓄水槽位于通孔一侧设有支架,蓄水槽通过支架固定在外墙上;蓄水槽位于开口一侧与外墙贴合且通过橡胶圈加气管、双面胶条密封;蓄水槽位于通孔一侧穿过外套管,且通孔处设有防水套,防水套与外套管、内套管密封固定。所述防水套为防水油布或橡胶圈。所述防水套在外套管处通过橡胶圈加固,防水套在内套管处通过橡皮筋、双面胶条密封。本技术一种检验穿墙管道套管密封性的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在蓄水槽的正面开孔加装可变形防水油布或橡胶带,穿过所有套管并绑扎密封的方式,使得对套管密封性检测蓄水试验不再受到套管数量、尺寸大小的影响和限制,装置复用程度高、检测效率高、效果明显,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工时投入,极大地方便了套管防水的检测工作,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蓄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蓄水槽安装后的主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中:蓄水槽1,开口2,通孔3,支架4,外墙5,橡胶圈加气管6,双面胶条7,外套管8,防水套9,内套管10,橡胶圈11,橡皮筋12,防水油麻丝填缝13,最高水位14。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检验穿墙管道套管密封性的装置,包括蓄水槽1,蓄水槽1整体为簸箕形,蓄水槽1一侧设有开口2、另一侧设有通孔3。簸箕形的蓄水槽1通过支架4固定于套管所在的外墙5上。蓄水槽1贴合外墙5的部位即开口2处安装橡胶圈加气管6,并辅之以双面胶条7进行密封。蓄水槽1背离外墙5一侧通过通孔3穿过各个套管,且通孔3处安装有可变形的防水油布或橡胶带,用圆形橡胶圈11将防水油布或橡胶带与所有的外套管8绑扎牢固,另外再用橡皮筋12、双面胶条7将可变形的防水油布(或橡胶带)与所有的内套管10绑扎密封。装配过程如下:通过穿支架两短边的膨胀螺栓固定于墙上,贴墙面部位用橡胶圈加气管6、双面胶条7密封好,上紧螺母固定好蓄水槽的位置。套管穿过可变形的防水油布,并用圆形橡胶圈11将所有的外套管8绑扎牢固,用橡皮筋12及双面胶条7将所有的内套管10绑扎密封。确保上述接触部分密封好后,然后开始进行蓄水试验。蓄水实验过程:从蓄水槽1上部开口处往内灌水,灌水时注意观察蓄水槽1与墙面贴合处用橡胶圈加气管6,双面胶条7密封部位是否漏水;防水套9与外套管8贴合处用橡胶圈11密封部位、与内套管10贴合处用橡皮筋12绑扎部位是否漏水,确认上述部位不漏水之后,再依次向蓄水槽内注水,直至蓄水槽内的水位没过套管达到最高水位14,蓄水完毕。接下来,在蓄水槽1固定外墙5的背面观察套管与墙面接触部位是否有渗水迹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验穿墙管道套管密封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蓄水槽(1),蓄水槽(1)一侧设有开口(2)、另一侧设有通孔(3),蓄水槽(1)位于通孔(3)一侧设有支架(4),蓄水槽(1)通过支架(4)固定在外墙(5)上;蓄水槽(1)位于开口(2)一侧与外墙(5)贴合且通过橡胶圈加气管(6)、双面胶条(7)密封;蓄水槽(1)位于通孔(3)一侧穿过外套管(8),且通孔(3)处设有防水套(9),防水套(9)与外套管(8)、内套管(10)密封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验穿墙管道套管密封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槽(1),蓄水槽(1)一侧设有开口(2)、另一侧设有通孔(3),蓄水槽(1)位于通孔(3)一侧设有支架(4),蓄水槽(1)通过支架(4)固定在外墙(5)上;蓄水槽(1)位于开口(2)一侧与外墙(5)贴合且通过橡胶圈加气管(6)、双面胶条(7)密封;蓄水槽(1)位于通孔(3)一侧穿过外套管(8),且通孔(3)处设有防水套(9),防水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吉林何华强林伟康永利许晓娟邢平冯冲缪学伦蒋钦锋姜喜林胡金龙陆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