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的施工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451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的施工构造,下内叶墙与上内叶墙之间留有一间隙;叠合楼板一端搁置在下内叶墙上,下保温墙内浇筑的第一混凝土的高度位于楼层标高处,且与叠合楼板上方的现浇楼板为一体式结构,楼层标高处低于上内叶墙及上外叶墙的下端;楼层标高部位与上内叶墙底部之间利用方木条封模,方木条与上内叶墙及第一混凝土固定连接;上保温墙内浇筑第二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化外侧模板的支模工序,提高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处施工的便捷性和施工的效率,同时提升拼缝处的防水和保温性能,外叶拼缝位于楼层标高以上,与内叶板拼缝形成内外高差,便于楼层标高混凝土浇筑。

Construction structure of horizontal joint of vertical joint of sandwich insulation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的施工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心保温墙节点构造,尤其涉及一种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的施工构造,属于夹心保温墙

技术介绍
由于外保温构造则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防火及耐久性问题(使用寿命10~15年),而内保温构造易受室内装修影响而损坏。因此,一种将保温材料置于内外叶混凝土板中间的夹心保温剪力墙体系在国外受到了广泛关注并得到了成熟应用,形成了成熟的体系。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有技术也逐渐开始对夹心剪力墙体系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在其施工工艺方面仍有大量欠缺,本专利针对夹心保温墙的竖向节点的水平拼缝进行了研究。夹心保温墙目前是保温墙的常见结构,而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节点处的密封、防水等设计长期以来一直是一难题。现有技术中夹心保温墙外侧模板支模的工序繁琐,节点处存在施工难度大,拼缝处防水和保温性能较差、施工效率低下,存在漏浆的风险;同时楼层标高混凝土浇筑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的施工构造,简化外侧模板的支模工序,提高夹心保温墙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的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n下内叶墙(1-2)与上内叶墙(2-2)之间留有一间隙;/n叠合楼板(3)一端搁置在下内叶墙(1-2)上,下保温墙内浇筑的第一混凝土的高度位于楼层标高处,且与叠合楼板(3)上方的现浇楼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楼层标高处高于叠合楼板(3)且低于上内叶墙(2-2)及上外叶墙(2-1)的下端;/n所述楼层标高部位与上内叶墙(2-2)底部之间用方木条(4)支模,所述方木条(4)与上内叶墙(2-2)及第一混凝土固定连接;/n上保温墙内浇筑第二混凝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的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
下内叶墙(1-2)与上内叶墙(2-2)之间留有一间隙;
叠合楼板(3)一端搁置在下内叶墙(1-2)上,下保温墙内浇筑的第一混凝土的高度位于楼层标高处,且与叠合楼板(3)上方的现浇楼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楼层标高处高于叠合楼板(3)且低于上内叶墙(2-2)及上外叶墙(2-1)的下端;
所述楼层标高部位与上内叶墙(2-2)底部之间用方木条(4)支模,所述方木条(4)与上内叶墙(2-2)及第一混凝土固定连接;
上保温墙内浇筑第二混凝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心保温墙竖向节点水平拼缝的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夹心保温墙内部放置竖向连接插筋(7)。


3.如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锋恽燕春袁小忠方松青杨天梦周轩丁泓张弢成燕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紫宝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