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4321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换热器的筒体内的腔体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换热管束包括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的第一管组、第二管组以及设置在第二腔体内的第三管组、第四管组,第一管组与第二管组连通,第二管组与第三管组连通,第三管组与第四管组连通,其中,第一管组在竖直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二管组在竖直方向的尺寸,第二管组在水平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一管组在水平方向的尺寸。这样该换热管束为四流程结构,连接相邻管组的管路的弯曲半径减小,从而可以提高换热管束的稳定性,减小管束振动。管组的布置方式占用了筒体内的腔体的较大空间,换热管分布比较均匀,减小了筒体内的空腔体积,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提高了换热效果。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
技术介绍
制冷行业的水冷空调干式机组配套的蒸发器有固定管板式和U形管两种主要类型,U形管蒸发器的蒸发管组件可以方便的抽出清洗,并且节省了一组管板和冷媒室,同时胀管数量减少50%,相应的泄漏的风险也降低50%。因此U形管换热器在中小冷量的水冷螺杆和风冷涡旋机组中应用极为广泛。这种U形管结构,将管程自然地分成了两个流程。随着U形管蒸发器单机冷量越来越大,尾部的U形管弯曲半径也越来越大,换热器尾部的无支撑跨距增大将逐渐触及管束振动的临界值,造成产品使用寿命下降。另一方面,在实际应用中,水冷机组满负荷运行时间短,通常为长时间维持部分负荷运行,换热器的两流程导致制冷剂流速低,制冷剂流速低不利于管路中的油回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中的管束容易振动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筒体,筒体内的腔体被预设水平面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沿筒体的径向方向的截面均为半圆形;换热管束,换热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筒体(10),所述筒体(10)内的腔体被预设水平面分为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所述第一腔体(11)和所述第二腔体(12)沿所述筒体(10)的径向方向的截面均为半圆形;/n换热管束,所述换热管束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11)内的第一管组(20)、第二管组(30)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12)内的第三管组(40)、第四管组(50),所述第一管组(20)中的多个换热管与所述第二管组(30)中的多个换热管在所述筒体(10)的第一端一一对应地连通,所述第三管组(40)中的多个换热管与所述第四管组(50)中的多个换热管在所述筒体(10)的第一端一一对应地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10),所述筒体(10)内的腔体被预设水平面分为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所述第一腔体(11)和所述第二腔体(12)沿所述筒体(10)的径向方向的截面均为半圆形;
换热管束,所述换热管束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11)内的第一管组(20)、第二管组(30)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12)内的第三管组(40)、第四管组(50),所述第一管组(20)中的多个换热管与所述第二管组(30)中的多个换热管在所述筒体(10)的第一端一一对应地连通,所述第三管组(40)中的多个换热管与所述第四管组(50)中的多个换热管在所述筒体(10)的第一端一一对应地连通,所述第二管组(30)中的多个换热管与所述第三管组(40)中的多个换热管在所述筒体(10)的第二端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管组(20)在竖直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管组(30)在竖直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二管组(30)在水平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管组(20)在水平方向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组(20)位于所述第二管组(30)的下方,所述第一管组(20)中的换热管呈多行排列,所述第二管组(30)中的换热管呈多行排列,且所述第一管组(20)中的换热管的行数大于所述第二管组(30)中的换热管的行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组(20)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行换热管、第二行换热管、第三行换热管和第四行换热管,所述第二管组(30)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五行换热管、第六行换热管和第七行换热管;
其中,所述第一行换热管中的换热管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行换热管中的换热管数量,所述第七行换热管中的换热管的数量大于所述第六行换热管中的换热管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换热管中的换热管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三行换热管中的换热管数量,所述第三行换热管、所述第四行换热管、所述第五行换热管以及所述第六行换热管中的换热管的数量均相同。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迎刘红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赛富特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