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恢复的铁路桥梁延性构造墩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可恢复的铁路桥梁延性构造墩。
技术介绍
国内外对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延性性能、恢复力模型、性能指标和地震下的损伤、破坏进行了许多研究,已取得大量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墩柱刚度较小的公路桥墩。对于铁路桥墩,为满足铁路正常运营需求,规范规定铁路桥墩刚度要求较大,常常是公路桥墩的数十倍,其桥墩截面尺寸也较大,在地震作用下往往保持弹性状态,很难进入延性状态,导致地震时分配的地震力较大,传递到桩基础的地震力也较大,间接使桩基础设计难度加大。此外,铁路桥一旦在地震中发生损伤破坏,如开裂、倾斜变形、桥墩剪断等破坏,基本难以进行修复,只能重新修建新的桥墩,因此铁路桥墩地震破坏后修复难度大、时间长,导致震后救灾非常困难,无法短时间的实现桥梁的灾后运营,严重影响震后救援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铁路桥墩刚度较大,在地震作用下难以进入延性状态,延性变形能力差,一旦破坏后修复困难、修复周期长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恢复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恢复的铁路桥梁延性构造墩,其特征在于,包含混凝土墩体,所述墩体包含外圈钢筋笼和内圈钢筋笼,所述外圈钢筋笼包含第一纵筋(11)和第一箍筋(12),所述第一纵筋(11)沿所述墩体通长设置,所述外圈钢筋笼底面与承台(2)顶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中设有砂浆垫层(7),所述内圈钢筋笼包含第二纵筋(31)和第二箍筋(32),所述内圈钢筋笼底部伸入所述承台(2)。/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可恢复的铁路桥梁延性构造墩,其特征在于,包含混凝土墩体,所述墩体包含外圈钢筋笼和内圈钢筋笼,所述外圈钢筋笼包含第一纵筋(11)和第一箍筋(12),所述第一纵筋(11)沿所述墩体通长设置,所述外圈钢筋笼底面与承台(2)顶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中设有砂浆垫层(7),所述内圈钢筋笼包含第二纵筋(31)和第二箍筋(32),所述内圈钢筋笼底部伸入所述承台(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性构造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筋(11)底部具有弯折段,所述弯折段底面与所述承台(2)顶面之间具有所述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延性构造墩,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厚度适配保护层厚度与砂浆垫层(7)厚度之和,所述砂浆垫层(7)的厚度为2cm-10cm,所述砂浆垫层(7)沿所述内圈钢筋笼的保护层外侧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延性构造墩,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段为90度弯钩。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延性构造墩,其特征在于,所述墩体具有中空腔体(5),所述中空腔体(5)具有倒角,所述倒角处设有斜筋(6)。
技术研发人员:董俊,曾永平,陈克坚,李聪林,郑晓龙,刘力维,庞林,陈长征,户东阳,袁明,游励晖,李建中,杨国静,陶奇,宋晓东,苏延文,徐昕宇,陈星宇,周川江,颜永逸,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