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圆机网孔编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285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24
一种针织圆机网孔编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一、编织准备组织;二、移圈动作,在准备组织之后采用移圈路进行移圈动作,在相邻的前、后上织针和相邻的前、后下织针之间进行移圈以形成网孔,前下织针向前上织针移圈,后上织针向后下织针移圈,或者,前上织针向前下织针移圈,后下织针向后上织针移圈;三、第一扩孔编织;四、过渡编织;五、第二扩孔编织,从而完成网孔的编织。

A kind of mesh weaving technology of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织圆机网孔编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织圆机网孔编织工艺。
技术介绍
网布是鞋类服装行业常用的一种布料,是一种具有网孔的织物。近几年来,随着飞织鞋面技术的不断发展,网布在鞋面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但是目前网布均是采用横机编织的,针织圆机并没有可以编织网孔,特别是大网孔的编织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编织网孔的针织圆机网孔编织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针织圆机网孔编织工艺,采用具有编织路和移圈路的双面织针圆机进行编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编织准备组织,准备组织采用多路编织路以上织针满针编织和下织针满针编织的方式交替编织;二、移圈动作,在准备组织之后采用移圈路进行移圈动作,在相邻的前、后上织针和相邻的前、后下织针之间进行移圈以形成网孔,前下织针向前上织针移圈,后上织针向后下织针移圈,或者,前上织针向前下织针移圈,后下织针向后上织针移圈;三、第一扩孔编织,在移圈动作之后采用一路编织路,在除移圈动作移除线圈的下织针以外的织针,以下织针满针编织的方式进行编织,并且在移圈动作接收线圈的上织针成圈编织,在移圈动作移除线圈的下织针集圈编织;四、过渡编织,在第一扩孔编织之后采用一路编织路以上织针满针编织的方式进行编织;五、第二扩孔编织,在过渡编织之后采用一路编织路,在除移圈动作移除线圈的下织针以外的织针,以下织针满针编织的方式进行编织,并且在移圈动作接收线圈的上织针成圈编织,在移圈动作移除线圈的下织针集圈编织,从而完成网孔的编织。所述针织圆机为十二路编织路和四路移圈路,每三路编织路插一路移圈路,所述准备组织采用三路编织路完成。所述双面针织圆机具有上移下和下移上功能,上移下功能为:将上织针上的线圈通过移圈功能转移到下织针上;下移上功能为:将下织针上的线圈通过移圈功能转移到上织针上。所述双面针织圆机具有移圈和集圈功能。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前后相邻的两枚上织针和前后相邻的两枚下织针之间进行移圈以形成网孔,并且通过两次扩孔编织实现网孔的扩大,如果要形成大网孔则:前下织针向前上织针移圈,后上织针向后下织针移圈,如果要形成小网孔则:前上织针向前下织针移圈,后下织针向后上织针移圈,可根据需要选择编织网孔的大小,从而实现针织圆机的网孔编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编织原理图,编织大网孔。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编织原理图,编织小网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照图1所示,一种针织圆机网孔编织工艺,采用十六路双面织针圆机进行编织,其中,十二路为编织路,四路为移圈路,即每三路编织路插一路移圈路,十二路编织路的序号为1、2、3、5、6、7、9、10、11、13、14、15,四路移圈路为4、8、12、16,图1中仅示出前9路。实施例一用于编织大网孔,一种针织圆机网孔编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一、编织准备组织,准备组织采用编织路1、2、3以上织针满针编织和下织针满针编织的方式交替编织;二、移圈动作,在准备组织之后采用移圈路4进行移圈动作,在相邻的前、后上织针D’、E’和相邻的前、后下织D、E之间进行移圈以形成网孔,前下织针D向前上织针D’移圈,后上织针E’向后下织针E移圈;三、第一扩孔编织,在移圈动作之后采用编织路5以除前下织针D外的下织针满针编织的方式进行编织,并且在移圈动作接收线圈的前上织针D’,成圈编织,在移圈动作移除线圈的前下织针D集圈编织;四、过渡编织,在第一扩孔编织之后采用编织路6以上织针满针编织的方式进行编织;五、第二扩孔编织,在过渡编织之后采用编织路7以除前下针织D外的下织针满针编织的方式进行编织,并且在移圈动作接收线圈的前上织针D’,成圈编织,在移圈动作移除线圈的前下织针D集圈编织,从而完成网孔的编织。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移圈动作采用前上织针D’向前下织针D移圈,后下织针E向后上织针E’移圈,并且在之后的扩孔编织在移圈动作接收线圈的后上织针E’成圈编织,在移圈动作移除线圈的后下织针E集圈编织,从而完成网孔的编织。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专利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织圆机网孔编织工艺,采用具有编织路和移圈路的双面织针圆机进行编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一、编织准备组织,准备组织采用多路编织路以上织针满针编织和下织针满针编织的方式交替编织;/n二、移圈动作,在准备组织之后采用移圈路进行移圈动作,在相邻的前、后上织针和相邻的前、后下织针之间进行移圈以形成网孔,前下织针向前上织针移圈,后上织针向后下织针移圈,或者,前上织针向前下织针移圈,后下织针向后上织针移圈;/n三、第一扩孔编织,在移圈动作之后采用一路编织路,在除移圈动作移除线圈的下织针以外的织针,以下织针满针编织的方式进行编织,并且在移圈动作接收线圈的上织针成圈编织,在移圈动作移除线圈的下织针集圈编织;/n四、过渡编织,在第一扩孔编织之后采用一路编织路以上织针满针编织的方式进行编织;/n五、第二扩孔编织,在过渡编织之后采用一路编织路,在除移圈动作移除线圈的下织针以外的织针,以下织针满针编织的方式进行编织,并且在移圈动作接收线圈的上织针成圈编织,在移圈动作移除线圈的下织针集圈编织,从而完成网孔的编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圆机网孔编织工艺,采用具有编织路和移圈路的双面织针圆机进行编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编织准备组织,准备组织采用多路编织路以上织针满针编织和下织针满针编织的方式交替编织;
二、移圈动作,在准备组织之后采用移圈路进行移圈动作,在相邻的前、后上织针和相邻的前、后下织针之间进行移圈以形成网孔,前下织针向前上织针移圈,后上织针向后下织针移圈,或者,前上织针向前下织针移圈,后下织针向后上织针移圈;
三、第一扩孔编织,在移圈动作之后采用一路编织路,在除移圈动作移除线圈的下织针以外的织针,以下织针满针编织的方式进行编织,并且在移圈动作接收线圈的上织针成圈编织,在移圈动作移除线圈的下织针集圈编织;
四、过渡编织,在第一扩孔编织之后采用一路编织路以上织针满针编织的方式进行编织;
五、第二扩孔编织,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日东王来成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泉州凹凸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