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光气的四氯化碳废液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3936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光气的四氯化碳废液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气化釜、反应器和碱洗塔,所述气化釜与反应器连通,从光气合成单元中脱离出来的含有光气的四氯化碳废液在气化釜内加热加压后通入反应器;一过热蒸气管与反应器的连通,过热蒸气经由过热蒸气管通入反应器内与空气进行置换;所述反应器与碱洗塔连通,四氯化碳与过热蒸气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光气在过热蒸气中发生水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通入碱洗塔进行喷淋碱洗;所述碱洗塔顶部连接废气风机,底部连接循环泵;所述反应器内的低压通过废气风机调控,废碱液经由循环泵实现碱液循环利用。

A treatment device of carbon tetrachloride waste liquid containing phosge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光气的四氯化碳废液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甲苯二异氰酸酯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含光气的四氯化碳废液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是应用最广泛的聚氨酯原料,通常由光气和甲苯二胺光化反应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设置光气回收处置系统负责将TDI生产中光气合成单元以及含光气的尾气进行回收处理,在光气合成单元中通常会脱离出少量含有光气的四氯化碳,含有光气的四氯化碳是必须要在化工生产厂区内由企业自行处理后才可运输和排放。四氯化碳是光气等化工生产中常用的有机溶剂与原料,具有一定的水溶性和挥发性,同时又有较强的脂溶性,能够在人体内富集进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属于能够致癌的有机氯污染物。四氯化碳工业废水在环境中很难分解,对生态环境能够造成持久危害,并且是臭氧层消耗物之一,长期存在大气中,对臭氧有危害。四氯化碳是美国EPA规定的优先环境污染物之一,在我国也有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因此,在化工生产中若产生四氯化碳废液是必须经过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后才能外排,化工生产企业可以设置污水处理系统自行处理,也可以收集后转移至有处理能力的机构进行处理。目前为止,四氯化碳废水的治理方法可以归结为物理法、化学法与生物法。较为成熟的处理工艺有气提法、活性炭吸附法、化学氧化法和化学还原法。由于甲苯二异氰酸酯采用光气法生产,在生产流程中光气合成环节需要使用四氯化碳作为有机溶剂,因此,在光气合成单元就会产生少量的含有光气的四氯化碳废液,由于光气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较大,不易从四氯化碳中脱除另外进行回收处理,光气为《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中,明确禁止运输的化学品,因此,对于含有光气的四氯化碳废液是无法转移至生产装置外的其他有处理能力的机构进行回收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光气的四氯化碳废液量很少(以年产10万吨TDI装置为例,产生的四氯化碳约为15吨左右),也不具备回收利用的价值。现有的四氯化碳的处理方法无法同时处理光气,其中,气提法不适用于少量四氯化碳废液的处理,化学氧化还原法处理成本较高且易生成二次污染物,生物法虽能处理低浓度的四氯化碳废液,但技术含量高,容易由于操作不当导致运行系统的瘫痪,所以现有的四氯化碳处理方法均不适用于生产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化工企业中含有光气的四氯化碳废液的处理。综上所述,利用光气法生产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化工行业亟需一种创新的处理装置,使之能够自行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含有光气的四氯化碳废液。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技术提供了一种含光气的四氯化碳废液的处理装置,主要针对处理甲苯二异氰酸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含有光气的四氯化碳废液,通过雾化的高温水蒸气水解,同时满足光气和四氯化碳废液的就地处理,反应装置结构简单,经济环保。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含光气的四氯化碳废液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气化釜、反应器和碱洗塔;所述气化釜与反应器连通,从光气合成单元中脱离出来的含有光气的四氯化碳废液在气化釜内加热加压后通入反应器;一过热蒸气与反应器的连通,过热蒸气经由过热蒸气管通入反应器内与空气进行置换;所述反应器与碱洗塔连通,四氯化碳与过热蒸气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光气在过热蒸气中发生水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通入碱洗塔进行喷淋碱洗;所述碱洗塔顶部连接废气风机,底部连接循环泵;所述反应器内的低压通过废气风机调控,废碱液经由循环泵实现碱液循环利用。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器包括反应室、若干加热套件、分别用于含光气的四氯化碳的Ⅰ号进料喷嘴和过热蒸气的Ⅱ号进料喷嘴、出料口以及自动泄压装置;所述加热套件垂直于反应室轴向侧壁固定且相邻的加热套件之间的间隙形成“S”型的气体通路;所述自动泄压装置安装在反应室顶部,用于辅助废气风机对反应室内的压力进行调控。进一步的,所述Ⅰ号进料喷嘴和Ⅱ号进料喷嘴共同连接一预混装置,使得进入反应室内的含有光气的四氯化碳气体和过热蒸气充分混合;所述预混装置包括连接在Ⅰ号进料喷嘴上的文丘里管以及连接在Ⅱ号进料喷嘴上的弯管;所述弯管背向Ⅱ号进料喷嘴的端头插入固定在文丘里管的中部缩口处;所述文丘里管背向Ⅰ号进料喷嘴的端头固定可实现二次雾化的喷头。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套件包括折流板以及内嵌在折流板中的加热丝。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泄压装置包括与反应室连通的通气管、固定在通气管中部的压力表以及固定在通气管端头的自动泄压阀。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装置主要针对在甲苯二异氰酸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含有光气的四氯化碳废液,引进过热蒸气和碱洗过程,在反应器中利用在高温条件,四氯化碳气体能够与过热蒸气反应,也利用光气在过热蒸气中水解的特性,同时吸收处理光气和四氯化碳废液,解决现实生产过程中含光气的四氯化碳废液不能外运处理的问题,相较于现有的处理四氯化碳废液的气提法、化学氧化法和生物法来说,本装置结构简单,经济环保,易操作、易维护。2、本技术的装置中主要利用过热蒸气和碱液作为反应介质,没有引进其他化学试剂对光气和四氯化碳进行吸收处理,避免了消除含光气的四氯化碳废液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技术中反应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反应器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反应器加热套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表示为:1、气化釜;2、反应器;21、反应室;22、加热套件;221、折流板;222、加热丝;23、Ⅰ号进料喷嘴;231、文丘里管;232、喷头;24、Ⅱ号进料喷嘴;241、弯管;25、出料口;26、自动泄压装置;261、通气管;262、压力表;263、自动泄压阀;3、碱洗塔;4、废气风机;5、循环泵;6、过热蒸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一种含光气的四氯化碳废液的处理方法,包括依次连接的气化釜1、反应器2和碱洗塔3;利用四氯化碳气体在高温下易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的特性进行含光气四氯化碳废液的处理;所述气化釜1与反应器2连通,从光气合成单元中脱离出来的含有光气的四氯化碳废液在气化釜1内加热加压后通入反应器2;气化釜1内加热加压后控制含有光气的四氯化碳废液温度在180℃~200℃,压力在2.1MPa~2.5MPa;一过热蒸气管6与反应器2连通,过热蒸气经由过热蒸气管6通入反应器2内与空气进行置换,与反应器2中的空气置换15min~20min,进而驱逐反应器2内的空气,过热蒸气在通入反应器2前进行加热加压,将过热蒸气的温度控制在240℃~260℃,压力控制在2.1MPa~2.5MPa;所述反应器2与碱洗塔3连通,四氯化碳与过热蒸气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光气在过热蒸气中发生水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通入碱洗塔3进行喷淋碱洗,吸收中和二氧化碳、氯化氢液体和少量未水解的光气,碱洗塔3中采用的碱液为质量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所述碱洗塔3顶部连接废气风机4,底部连接循环泵5;所述反应器2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光气的四氯化碳废液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气化釜(1)、反应器(2)和碱洗塔(3),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釜(1)与反应器(2)连通,从光气合成单元中脱离出来的含有光气的四氯化碳废液在气化釜(1)内加热加压后通入反应器(2);一过热蒸气管(6)与反应器(2)的连通,过热蒸气经由过热蒸气管(6)通入反应器(2)内与空气进行置换;所述反应器(2)与碱洗塔(3)连通,四氯化碳与过热蒸气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光气在过热蒸气中发生水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通入碱洗塔(3)进行喷淋碱洗;所述碱洗塔(3)顶部连接废气风机(4),底部连接循环泵(5);所述反应器(2)内的低压通过废气风机(4)调控,废碱液经由循环泵(5)实现碱液循环利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光气的四氯化碳废液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气化釜(1)、反应器(2)和碱洗塔(3),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釜(1)与反应器(2)连通,从光气合成单元中脱离出来的含有光气的四氯化碳废液在气化釜(1)内加热加压后通入反应器(2);一过热蒸气管(6)与反应器(2)的连通,过热蒸气经由过热蒸气管(6)通入反应器(2)内与空气进行置换;所述反应器(2)与碱洗塔(3)连通,四氯化碳与过热蒸气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光气在过热蒸气中发生水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通入碱洗塔(3)进行喷淋碱洗;所述碱洗塔(3)顶部连接废气风机(4),底部连接循环泵(5);所述反应器(2)内的低压通过废气风机(4)调控,废碱液经由循环泵(5)实现碱液循环利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光气的四氯化碳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2)包括反应室(21)、若干加热套件(22)、分别用于含光气的四氯化碳的Ⅰ号进料喷嘴(23)和过热蒸气的Ⅱ号进料喷嘴(24)、出料口(25)以及自动泄压装置(26);所述加热套件(22)垂直于反应室(21)轴向侧壁固定且相邻的加热套件(22)之间的间隙形成“S”型的气体通路;所述自动泄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会生张婷杨振南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东南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