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水污染处理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式地下水四氯化碳处理装备。
技术介绍
四氯化碳(CCl4)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低沸点有机氯代烃(比重1.591g/cm3,沸点77℃),微溶于水。国外研究表明:四氯化碳属于典型的肝脏毒物,高浓度时,首先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随后影响肝、肾。它在环境中具有持久性、长期残留性和生物蓄积性,因此自1979年被美国EPA列入了“含四氯化碳实验室中优先控制的污染物”,也被我国列入了68种“水中优先控制的污染物”名单。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大量制造和使用农药,造成了一些地区实验室中被四氯化碳污染,如美国的密西根含水层和加拿大渥太华附近的含水层均受到过四氯化碳的污染(在含水层中它多以非水相(NAPL)存在)。美国前Fortord Army军事基地造成的污染使得Marina的市政供水中CCl4超标,2000年8月测得CCl4浓度达15μg/L。美国Livermore地区的实验室排放残液中监测发现有毒有害垃圾的堆放导致CCl4污染物的产生,有毒物质渗滤液中CCl4的浓度高达500μg/L。2000年4月,Hafner&Sons垃圾填埋场附近的MW-10井中实验室中CCl4浓度达6.3μg/L。现有治理技术四氯化碳是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容易随雨水或灌溉水通过淋溶作用进入土壤和水体,引起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目前有关实验室中四氯化碳残液污染治理的传统方法有以下几种。1.活性炭吸附法用活性炭吸附水源中的四氯化碳残液,无需添加任何化学试剂,技术要求不高,低浓度吸附效果好,一些难以降解的物质可直接吸附在活性炭上。通过考察了活性炭投加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式地下水四氯化碳处理装备,包括:缓冲池(1),布水装置(2),反应柱(3),加热装置(4),排水管(5),排泥沙管(6),移动式框架(7),控制系统(8),温度传感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框架(7)的底部设有缓冲池(1),移动式框架(7)的中部设置反应柱(3),所述缓冲池(1)底部和反应柱(3)底部通过布水装置(2)相连,反应柱(3)底部中心连接有排泥沙管(6),反应柱(3)柱体下端外壁套接有加热装置(4),反应柱(3)上部连接排水管(5)和温度传感器(9),移动式框架(7)上还设有控制系统(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式地下水四氯化碳处理装备,包括:缓冲池(1),布水装置(2),反应柱(3),加热装置(4),排水管(5),排泥沙管(6),移动式框架(7),控制系统(8),温度传感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框架(7)的底部设有缓冲池(1),移动式框架(7)的中部设置反应柱(3),所述缓冲池(1)底部和反应柱(3)底部通过布水装置(2)相连,反应柱(3)底部中心连接有排泥沙管(6),反应柱(3)柱体下端外壁套接有加热装置(4),反应柱(3)上部连接排水管(5)和温度传感器(9),移动式框架(7)上还设有控制系统(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式地下水四氯化碳处理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装置(2)包括:输水干管(2-1),气液混合室(2-2),气液喷管(2-3),气泵输入管(2-4);所述输水干管(2-1)下端连接水泵,输水干管(2-1)上端与气液混合室(2-2)底部中心垂直连通;所述气液混合室(2-2)为圆柱形,气液混合室(2-2)的一侧与气泵输入管(2-4)贯通,气液混合室(2-2)内部为中空密闭结构;所述气液喷管(2-3)分布在气液混合室(2-2)上部边缘位置,气液喷管(2-3)下端与气液混合室(2-2)垂直连通,气液喷管(2-3)上端与反应柱(3)底部垂直连通,气液喷管(2-3)在气液混合室(2-2)周边均匀分布,气液喷管(2-3)的数量不少于6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式地下水四氯化碳处理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柱(3)包括:扰流板(3-1),汽水冷凝分离装置(3-2),气体回流孔(3-3),冷凝室(3-4);其中所述扰流板(3-1)位于反应柱(3)下端内部;所述汽水冷凝分离装置(3-2)位于反应柱(3)上部,汽水冷凝分离装置(3-2)下端位于反应柱(3)内部,汽水冷凝分离装置(3-2)上端从反应柱(3)顶部中心垂直穿过,在汽水冷凝分离装置(3-2)与反应柱(3)之间设有冷凝室(3-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式地下水四氯化碳处理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3-1)包括:中心轴(3-1-1)和扰流叶片(3-1-2);其中,所述中心轴(3-1-1)为圆柱形结构,中心轴(3-1-1)垂直布置在反应柱(3)内部下端中心位置;所述扰流叶片(3-1-2)一端垂直均匀焊接在中心轴(3-1-1)表面,扰流叶片(3-1-2)另一端口焊接在反应柱(3)内壁上,扰流叶片(3-1-2)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扰流叶片(3-1-2)截面顶角的角度为5°~20°,扰流板(3-1)分为上下两层,上下两层之间相距20mm~60mm,每层扰流叶片(3-1-2)数量相同且不少于6片,两层扰流叶片(3-1-2)交错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式地下水四氯化碳处理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水冷凝分离装置(3-2),包括:聚拢室(3-2-1),集气室(3-2-2),排气管(3-2-3);其中,所述聚拢室(3-2-1)为上下开口的圆台形结构,聚拢室(3-2-1)下端边缘与反应柱(3)内壁无缝焊接;所述集气室(3-2-2)为上下两端开口的圆台形结构,集气室(3-2-2)位于聚拢室(3-2-1)正上方,集气室(3-2-2)与聚拢室(3-2-1)之间设有一定间隙,其间隙距离为3cm~10cm,集气室(3-2-2)上部与排气管(3-2-3)下部垂直焊接;所述排气管(3-2-3)与集气室(3-2-2)贯通,排气管(3-2-3)上端穿过反应柱(3)上部中心延伸至反应柱(3)外部,排气管(3-2-3)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所述排气管(3-2-3)的腰部设有气体回流孔(3-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式地下水四氯化碳处理装备,其特征在于:温度传感器(9)、水泵、加热装置(4)通过导线与控制系统(8)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式地下水四氯化碳处理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叶片(3-1-2)由高分子材料压模成型,扰流叶片(3-1-2)的组成成分和制造过程如下:一、扰流叶片(3-1-2)组成成分:按重量份数计,十二烷酸乙酯5~20份,硝酸乙...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