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履带车辆的变速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553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履带车辆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第一传动机构、差速机构、反转驱动机构、直行驱动机构;所述的输入轴通过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一传动轴相连,所述的差速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的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一差速组件及设于第二传动轴上的第二差速组件,所述的第一差速组件通过差速切换机构与所述的第二差速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二差速组件与设于第三传动轴上传动齿轮的传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现履带驱动轮一种正转一边反转,从而使整机360°原地转弯,转弯半径小,消耗功率小,可靠性高的用于履带车辆的变速箱。

A gearbox for Tracked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履带车辆的变速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速箱,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履带车辆的变速箱。
技术介绍
目前履带行走式收获机械主要是水田的水稻收割作业,由于环保要求禁止焚烧秸秆,必须随机切碎抛入水田里,这样只有深翻、深埋碎秸秆才能防止病虫害及不影响下季插秧作业,长期深翻深耕形成了水田深泥脚,收割机械作业时下陷深转弯困难、功耗加大。变速箱对于履带式车辆又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人们设计出了很多关于履带式车辆变速箱的专利,如公开号为CN10819460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履带车辆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直行驱动机构、转向驱动机构、差速机构、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第三传动机构、第四传动机构和翻转机构;所述直行驱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输入轴传动连接,且所述直行驱动机构与所述差速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差速机构包括第一差速组件和第二差速组件;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差速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第二差速组件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分别与两侧履带的驱动轮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履带车辆两侧履带的移动;所述转向驱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输入轴传动连接,且所述转向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和所述第四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三传动机构通过所述翻转机构与所述第一差速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第四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差速组件传动连接,以使所述差速机构驱动两侧履带的驱动轮转向相反。该专利的不足:该履带车辆变速箱在转弯时单边制动,另一边驱动,转弯缓慢,转弯半径大,转向阻力大,造成功率消耗大,而且传动零部件、底盘车架受扭力增大,致使变速箱轴断裂、坏齿轮、坏轴承及底盘车架撕裂等故障频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转弯时单边制动,另一边驱动,转弯缓慢,转弯半径大,转向阻力大,造成功率消耗大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实现履带驱动轮一种正转一边反转,从而使整机360°原地转弯,转弯半径小,消耗功率小,可靠性高的用于履带车辆的变速箱。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用于履带车辆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第一传动机构、差速机构、反转驱动机构、直行驱动机构;所述的输入轴通过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一传动轴相连,所述的差速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的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一差速组件及设于第二传动轴上的第二差速组件,所述的第一差速组件通过差速切换机构与所述的第二差速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二差速组件与设于第三传动轴上传动齿轮的传动相连,所述的直行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的传动齿轮两侧的第一直行组件及与设于第四传动轴上的第二直行组件,所述的第一直行组件设于所述的第三传动轴上,所述的第一直行组件通过反转切换机构与所述的第二直行组件传动相连,所述的第二直行组件分别与左侧履带传动机构及右侧履带传动机构相连,所述的反转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的传动齿轮两侧的第一反转组件及设于反转轴上的第二反转组件,所述的第一反转组件设于所述的第三传动轴上,所述的第一反转组件通过所述的反转切换机构与所述的第二反转组件传动相连,所述的第二反转组件通过所述的第二直行组件分别与所述的左侧履带驱动机构及所述的右侧履带驱动机构相连。当变速箱需实现变速时,将第一差速组件与第二差速组件以不同方式啮合以实现低速、中速、高速转换,当履带式车辆需要前进时,发动机转动将扭矩与转速传递至输入轴,输入轴转动后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然后第一传动轴通过差速机构实现变速并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通过第二差速组件与传动齿轮的传动相连带动第三传动轴转动,从而带动反转切换机构转动,并拨动传动齿轮左右两侧的反转切换机构,以实现与传动齿轮两侧的第一直行组件相接,并带动第一直行组件转动,第一直行组件转动后通过第二直行组件带动左侧履带传动机构与右侧履带传动机构同向向前旋转,以实现履带式车辆前进,左转弯时,先拨动传动齿轮左侧的反转切换机构从而实现与传动齿轮左侧的第一反转组件相连,同时拨动传动齿轮右侧的反转切换机构从而实现与传动齿轮右侧的第一直行组件相连,使得在发动机转动后将扭矩与转速传递至输入轴,输入轴转动后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然后第一传动轴通过差速机构实现变速并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通过第二差速组件与传动齿轮的传动相连带动第三传动轴转动,从而带动左右两侧的反转切换机构转动,左侧的反转切换机构带动传动齿轮左侧第一反转组件转动,左侧第一反转组件转动后通过左侧第二反转组件实现左侧履带传动机构反向转动,右侧反转切换机构带动传动齿轮右侧的第一直行组件转动从而实现右侧履带传动机构正向转动,转动时扭矩与转速一致,从而实现左转向,右转弯时,先拨动传动齿轮左侧的反转切换机构从而实现与传动齿轮左侧的第一直行组件相连,同时波动传动齿轮右侧的反转切换机构从而实现与传动齿轮右侧的第一反转组件相连,使得在发动机转动后将扭矩与转速传递至输入轴,输入轴转动后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然后第一传动轴通过差速机构实现变速并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通过第二差速组件与传动齿轮的传动相连带动第三传动轴转动,从而带动左右两侧的反转切换机构转动,左侧反转切换机构带动传动齿轮左侧的第一直行组件转动从而实现左侧履带传动机构正向转动,右侧反转切换机构带动传动齿轮右侧第一反转组件转动,右侧第一反转组件转动后通过右侧第二反转组件实现右侧履带传动机构实现反向转动,转动时扭矩与转速一致,从而实现右转。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的输入轴相连的第一齿轮及与所述的第一传动轴相连的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的第二齿轮啮合传动。发动机转动将扭矩与转速传递至输入轴,输入轴转动带动输入轴上的第一齿轮转动,因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以将扭矩与转速传递至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转动后带动第一传动轴转动以将扭矩与转速继续传递下去。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差速组件通过花键与所述的第一传动轴相连,所述的第一差速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的第一传动轴上联动设置的第一低速齿轮、第一中速齿轮及第一高速齿轮,所述的第一低速齿轮、所述的第一中速齿轮与所述的第一高速齿轮齿数依次增大,所述的第二差速组件包括与所述的第二传动轴相连且等距排列的第二低速齿轮、第二中速齿轮及第二高速齿轮,所述的第二低速齿轮、所述的第二中速齿轮及所述的第二高速齿轮齿数依次减小,所述的第一低速齿轮及所述的第一高速齿轮与所述的第一中速齿轮的间距均大于所述的第一差速组件间相邻两齿轮一半间距且小于所述的第一差速组件间相邻两齿轮间距,所述的第一低速齿轮与所述的第二低速齿轮适配,所述的第一中速齿轮与所述的第二中速齿轮适配,所述的第一高速齿轮与所述的第二高速齿轮适配。需要调整变速箱速度时,通过拨动差速切换机构以分别实现第一低速齿轮与第二低速齿轮、第一中速齿轮与第二中速齿轮、第一高度齿轮与第二高速齿轮的分别啮合,从而使得低速、中速、高速三种档位的切换,所述的第一差速组件通过花键与所述的第一传动轴相连的作用是使得第一差速组件可在第一传动轴上来回拨动,所述的第一低速齿轮、所述的第一中速齿轮与所述的第一高速齿轮齿数依次增大,所述的第二低速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履带车辆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第一传动机构、差速机构、反转驱动机构、直行驱动机构;所述的输入轴通过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一传动轴相连,所述的差速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的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一差速组件及设于第二传动轴上的第二差速组件,所述的第一差速组件通过差速切换机构与所述的第二差速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二差速组件与设于第三传动轴上传动齿轮的传动相连,所述的直行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的传动齿轮两侧的第一直行组件及与设于第四传动轴上的第二直行组件,所述的第一直行组件设于所述的第三传动轴上,所述的第一直行组件通过反转切换机构与所述的第二直行组件传动相连,所述的第二直行组件分别与左侧履带传动机构及右侧履带传动机构相连,所述的反转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的传动齿轮两侧的第一反转组件及设于反转轴上的第二反转组件,所述的第一反转组件设于所述的第三传动轴上,所述的第一反转组件通过所述的反转切换机构与所述的第二反转组件传动相连,所述的第二反转组件通过所述的第二直行组件分别与所述的左侧履带驱动机构及所述的右侧履带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的输入轴相连的第一齿轮及与所述的第一传动轴相连的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的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第一差速组件通过花键与所述的第一传动轴相连,所述的第一差速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的第一传动轴上联动设置的第一低速齿轮、第一中速齿轮及第一高速齿轮,所述的第一低速齿轮、所述的第一中速齿轮与所述的第一高速齿轮齿数依次增大,所述的第二差速组件包括与所述的第二传动轴相连且等距排列的第二低速齿轮、第二中速齿轮及第二高速齿轮,所述的第二低速齿轮、所述的第二中速齿轮及所述的第二高速齿轮齿数依次减小,所述的第一低速齿轮及所述的第一高速齿轮与所述的第一中速齿轮的间距均大于所述的第一差速组件间相邻两齿轮一半间距且小于所述的第一差速组件间相邻两齿轮间距,所述的第一低速齿轮与所述的第二低速齿轮适配,所述的第一中速齿轮与所述的第二中速齿轮适配,所述的第一高速齿轮与所述的第二高速齿轮适配,所述的差速切换机构包括与所述的第一差速组件相连的差速切换拨叉,所述的第一直行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的传动齿轮左右两侧的左侧直行齿轮及右侧直行齿轮,所述的左侧直行齿轮与所述的右侧直行齿轮通过滚动轴承与所述的第三传动轴相连,所述的第二直行组件包括与所述的第四传动轴通过滚动轴承相连的左行传动齿轮及通过花键与所述的第四传动轴相连右行传动齿轮,所述的左侧直行齿轮通过所述的反转切换机构与所述的左行传动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右侧直行齿轮通过所述的反转切换机构与所述的右行传动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左行传动齿轮与所述的左侧履带传动机构相连,所述的右行传动齿轮与所述的右侧履带传动机构相连,所述的第一反转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的传动齿轮两侧的第一左侧反转齿轮与第一右侧反转齿轮,所述的第一左侧反转齿轮与所述的第一右侧反转齿轮通过滚动轴承与第三传动齿轮相连,所述的第二反转组件包括与所述的反转轴通过滚动轴承相连的第二左侧反转齿轮及第二右侧反转齿轮,所述的第一左侧反转齿轮通过所述的反转切换机构与所述的第二左侧反转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第一右侧反转齿轮通过所述的反转切换机构与所述的第二右侧反转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第二左侧反转齿轮通过所述的左行传动齿轮与所述的左侧履带传动机构相连,所述的第二右侧反转齿轮通过所述的右行传动齿轮与所述的右侧履带传动机构相连,所述的反转切换机构分别包括设于所述的第一左侧反转齿轮与所述的左侧直行齿轮之间的左侧离合器及设于所述的第一右侧反转齿轮与所述的右侧直行齿轮之间的右侧离合器,所述的左侧离合器与所述的右侧离合器通过花键与所述的第三传动轴相连,所述的左侧离合器与所述的右侧离合器一端通过摩擦机构与所述的第一反转组件相连另一端通过牙嵌式机构与所述的第一直行组件相连,所述的摩擦机构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的第一反转组件及反转切换机构上并配合使用的摩擦片,所述的牙嵌式机构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的第一直行组件上的牙嵌槽及设于所述的反转切换机构的牙嵌,所述的牙嵌槽及所述的牙嵌配合使用,所述的左侧离合器与所述的右侧离合器均与离合器拨叉相连,所述的第一左侧反转齿轮与所述的左侧直行齿轮上设有与所述的牙左侧嵌式离合器适配的牙嵌槽,所述的第一右侧反转齿轮与所述右侧直行齿轮上均设有与所述的右侧离合器适配的牙嵌槽,所述的左行传动齿轮为三头头齿轮分别与所述的第二左侧反转齿轮、所述的左侧直行齿轮及所述的左侧履带传动机构相连,所述的右行传动齿轮为三头齿轮分别与所述的第二右侧反转齿轮及右侧直行齿轮及右侧履带传动机构相连,所述的输入轴与发动机驱动静液压传动装置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履带车辆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第一传动机构、差速机构、反转驱动机构、直行驱动机构;所述的输入轴通过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一传动轴相连,所述的差速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的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一差速组件及设于第二传动轴上的第二差速组件,所述的第一差速组件通过差速切换机构与所述的第二差速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二差速组件与设于第三传动轴上传动齿轮的传动相连,所述的直行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的传动齿轮两侧的第一直行组件及与设于第四传动轴上的第二直行组件,所述的第一直行组件设于所述的第三传动轴上,所述的第一直行组件通过反转切换机构与所述的第二直行组件传动相连,所述的第二直行组件分别与左侧履带传动机构及右侧履带传动机构相连,所述的反转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的传动齿轮两侧的第一反转组件及设于反转轴上的第二反转组件,所述的第一反转组件设于所述的第三传动轴上,所述的第一反转组件通过所述的反转切换机构与所述的第二反转组件传动相连,所述的第二反转组件通过所述的第二直行组件分别与所述的左侧履带驱动机构及所述的右侧履带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的输入轴相连的第一齿轮及与所述的第一传动轴相连的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的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第一差速组件通过花键与所述的第一传动轴相连,所述的第一差速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的第一传动轴上联动设置的第一低速齿轮、第一中速齿轮及第一高速齿轮,所述的第一低速齿轮、所述的第一中速齿轮与所述的第一高速齿轮齿数依次增大,所述的第二差速组件包括与所述的第二传动轴相连且等距排列的第二低速齿轮、第二中速齿轮及第二高速齿轮,所述的第二低速齿轮、所述的第二中速齿轮及所述的第二高速齿轮齿数依次减小,所述的第一低速齿轮及所述的第一高速齿轮与所述的第一中速齿轮的间距均大于所述的第一差速组件间相邻两齿轮一半间距且小于所述的第一差速组件间相邻两齿轮间距,所述的第一低速齿轮与所述的第二低速齿轮适配,所述的第一中速齿轮与所述的第二中速齿轮适配,所述的第一高速齿轮与所述的第二高速齿轮适配,所述的差速切换机构包括与所述的第一差速组件相连的差速切换拨叉,所述的第一直行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的传动齿轮左右两侧的左侧直行齿轮及右侧直行齿轮,所述的左侧直行齿轮与所述的右侧直行齿轮通过滚动轴承与所述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宇霍立静张文博吴琨张文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莲花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