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打印接缝方法及其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2443402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三维打印接缝方法及结构,包括:步骤101,将构件的待接缝处加工成坡口结构,并对坡口结构以及工艺垫板进行机械加工;步骤102,固定所述工艺垫板与所述构件,且所述工艺垫板与所述构件之间预留特定间隔;步骤103,采用三维打印技术在所述坡口结构处进行三维打印,以使所述完整构件通过所述坡口结构进行接缝连接和/或所述开裂构件通过所述坡口结构进行接缝修复;步骤104,对所述步骤103三维打印后的构件进行工艺垫板去除。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工艺垫板上表面和构件增材连接区域下表面预留的2mm~3mm空间,为预防连接、修补过程中工艺垫板变形留足余量,简化后处理工序,节省后处理工序的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三维打印接缝结构。

A 3D printing seam method and its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打印接缝方法及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三维打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维打印接缝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三维打印接缝结构。
技术介绍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的融合,成就了当今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的崭新时代。区别于传统铸、锻需模具成形毛坯后再切割加工的减材制造,增材制造是无模具的直接净成形技术,是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基础,将材料或逐层固化、熔敷,或逐层累叠、块体组焊接连接成为整体结构的新兴制造技术。传统铸锻件由于其形状、构造,使其热应力不均,易出现裂纹、裂痕甚至形成裂缝,三维打印以其特性的优势能够对这种铸锻件的缺陷进行修补。除此之外,三维打印技术还可以对成形件进行连接,工序简易,后处理工序简单,成本较低。专利文献CN106271364A、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打印的局部修复方法”,该专利文献中记载了一种基于三维打印的局部修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获得标准工件数据模型;对待修工件进行扫描,并根据扫描数据建立待修工件数据模型;将待修工件数据模型与标准工件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对比,提取瑕疵区域;对瑕疵区域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维打印接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101,将构件的待接缝处加工成坡口结构,并对坡口结构以及工艺垫板进行机械加工;其中,所述构件包括完整构件和\或开裂构件;/n步骤102,固定所述工艺垫板与所述构件,固定时,所述工艺垫板设置于所述坡口结构的下方,且所述工艺垫板与所述构件之间预留特定间隔,以使所述构件上的所述坡口结构与所述工艺垫板不接触;/n步骤103,采用三维打印技术在所述坡口结构处进行三维打印,以使所述完整构件通过所述坡口结构进行接缝连接和/或所述开裂构件通过所述坡口结构进行接缝修复;/n步骤104,对所述步骤103三维打印后的构件进行工艺垫板去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打印接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01,将构件的待接缝处加工成坡口结构,并对坡口结构以及工艺垫板进行机械加工;其中,所述构件包括完整构件和\或开裂构件;
步骤102,固定所述工艺垫板与所述构件,固定时,所述工艺垫板设置于所述坡口结构的下方,且所述工艺垫板与所述构件之间预留特定间隔,以使所述构件上的所述坡口结构与所述工艺垫板不接触;
步骤103,采用三维打印技术在所述坡口结构处进行三维打印,以使所述完整构件通过所述坡口结构进行接缝连接和/或所述开裂构件通过所述坡口结构进行接缝修复;
步骤104,对所述步骤103三维打印后的构件进行工艺垫板去除。


2.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三维打印接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1中,根据所述三维模型加工坡口结构,建立所述坡口结构的三维模型,其中所述三维模型包括对所述开裂构件的开裂裂纹走势及开裂口大小的三维数模设计。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维打印接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1中,机械加工包括打磨坡口结构的表面及边缘并外扩打磨区域,且对工艺垫板表面进行相应打磨,打磨标准为打磨表面无氧化层;其中,所述坡口结构的打磨区域的外扩距离为10mm。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三维打印接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2中,所述工艺垫板与所述构件之间预留的特定间隔为2mm~3mm,且沿所述工艺垫板边缘每间隔30mm~100mm以点焊方式将所述工艺垫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佩宝董建新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鑫精合激光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