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氨生产中的余热回收利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3371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涉及合成氨生产中余热回收利用的方法,采用2台以上的鼓风机为不同类型的合成氨系统放空气分别进行配风后,进入燃烧炉燃烧产生蒸汽用于发电和合成氨尿素生产。具有增加配风量、气体燃烧充分、热量回收利用率高、有害气体排放少的特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成氨生产中产生热量的回收利用。
技术介绍
合成氨生产中产生大量的系统放空气,包括造气吹风气、合成弛放气、脱碳放空气、精炼再生气等,其中夹带大量热量,现有技术采用一台鼓风机对不同种类的系统放空气进行配风后,送入燃烧炉燃烧产生蒸汽供后工段使用。存在配风量与不同类型的放空气不匹配,配风量小,气体燃烧不充分,热量回收利用率低,产生蒸汽品位不高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采用2台以上的鼓风机分别为合成氨系统放空气配风,有效增加配风量,气体燃烧充分,产生蒸汽品位高,热量回收利用率高的合成氨生产中的余热回收利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使用2台以上不同风量的鼓风机对2种以上类型的合成氨系统放空气采用对应风量分别进行配风后,输入燃烧炉充分燃烧产生蒸汽,用于发电、合成氨尿素生产。所述合成氨系统放空气包括合成氨造气吹风气、合成弛放气、脱碳放空气和精炼再生气。所述温度为300℃,风量为43562Nm3/h的合成氨造气吹风气采用风量为8588m3/h的鼓风机配风,所述温度为25℃,风量为3428Nm3/h的合成弛放气采用风量为12293m3/h的鼓风机配风。所述燃烧炉产生蒸汽温度控制在140℃-600℃,压力控制在0.3MPa-15.0MPa。所述合成氨系统放空气采用2台以上鼓风机分别进行配风后,通过空气预热器预热后送入燃烧炉,所述合成氨系统放空气采用2台以上鼓风机分别配风送入燃烧炉充分燃烧后产生的大量蒸汽依次通过蒸汽过热器、余热锅炉、软水加热器、空气预热器提高蒸汽温度和压力到设定标准供发电机组发电后提供给合成氨尿素用汽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合成氨生产中的余热回收利用的方法,由于对不同类型的系统放空气等可燃气体采用相匹配的不同风量的鼓风机分别配风,增加配风量,提高放空气的氧含量,使得配风后进入燃烧炉的气体充分燃烧产生大量保持设定温度和压力的高品位蒸汽,可直接供应发电,发电后的蒸汽又可供合成氨尿素用汽装置使用,使余热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同时气体燃烧充分,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提高热量回收利用率。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采用风量为8588m3/h的1号鼓风机为温度为300℃,风量为43562Nm3/h的合成氨系统造气吹风气配风,同时采用风量为12293m3/h的2号鼓风机为温度25℃,风量为3428Nm3/h的合成弛放气配风,分别进行配风后的造气吹风气和合成弛放气与经空气预热器预热至120℃的热空气混合后进入立式燃烧炉,混合气在炉内充分燃烧后产生温度为1250℃的高温烟气,高温烟气依次经过蒸汽过热器、规格为54t/h、5.83MPa的立式余热锅炉,立式余热锅炉产生压力为5.83MPa饱和蒸汽进入蒸汽过热器过热至450℃后,与电厂蒸汽并网供抽背机组、背压机组或抽凝机组发电,发电后将蒸汽输送至合成氨尿素用汽装置,余热锅炉产生蒸汽后的高温烟气经软水预热器、热管空气预热器,温度降至130℃以下进入引风机,通过引风机引至烟囱排放。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使用2台以上不同风量的鼓风机对2种以上类型的合成氨系统放空气采用对应风量分别进行配风后,输入燃烧炉充分燃烧产生蒸汽,用于发电、合成氨尿素生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氨系统放空气包括合成氨造气吹风气、合成弛放气、脱碳放空气和精炼再生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为300℃,风量为43562Nm3/h的合成氨造气吹风气采用风量为8588m3/h的鼓风机配风,所述温度为25℃,风量为3428Nm3/h的合成弛放气采用风量为12293m3/h的鼓风机配风。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产生蒸汽温度控制在140℃-600℃,压力控制在0.3MPa-15.0MPa。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氨系统放空气采用2台以上鼓风机分别进行配风后,通过空气预热器预热后送入燃烧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氨系统放空气采用2台以上鼓风机分别配风送入燃烧炉充分燃烧后产生的大量蒸汽依次通过蒸汽过热器、余热锅炉、软水加热器、空气预热器提高蒸汽温度和压力到设定标准供发电机组发电后提供给合成氨尿素用汽装置。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涉及合成氨生产中余热回收利用的方法,采用2台以上的鼓风机为不同类型的合成氨系统放空气分别进行配风后,进入燃烧炉燃烧产生蒸汽用于发电和合成氨尿素生产。具有增加配风量、气体燃烧充分、热量回收利用率高、有害气体排放少的特点。文档编号F24J1/00GK1456504SQ03119050公开日2003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9日专利技术者蒋远华, 王华雄, 杨晓勤, 张忠华, 熊立 申请人: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成氨生产中的余热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2台以上不同风量的鼓风机对2种以上类型的合成氨系统放空气采用对应风量分别进行配风后,输入燃烧炉充分燃烧产生蒸汽,用于发电、合成氨尿素生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远华王华雄杨晓勤张忠华熊立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