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抛光轮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改良式抛光轮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主轴体及烧结在主轴体外侧的抛光层;在抛光轮的使用过程中,利用驱动电机驱动主轴体转动,使得外界待抛光的物件抵触在抛光层上,转动的主轴体带动抛光层转动,进而实现对物件的抛光;相较于完全采用磨料制成的抛光轮,降低磨料的使用量,降低抛光轮的制造成本;经由将抛光层烧结在主轴体的外侧,增加抛光层与主轴体之间的附着力,避免抛光层从主轴体外侧脱落;该抛光轮具有良好的融水性、耐磨性、防火安全性、防生锈和腐蚀性,使用寿命长;其制备方法操作控制方便,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使制得的改良式抛光轮产品质量稳定。
An improved polishing whee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式抛光轮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抛光轮
,尤其公开了一种改良式抛光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当工件制造完成后,常常需要对工件的表面进行加工处理,例如,常常需要对工件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抛光轮就是对工件进行抛光处理主要构件之一,现有技术中的抛光轮大多采用干磨,其辊轮材质中含有固化剂和尼龙纤维,在研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都是易燃品,在与金属高速摩擦中热量达到一定的温度会产生自燃现象是易燃品,在与金属高速摩擦中热量达到一定的温度会产生自燃现象;且在遇水环境下会变形,膨胀,粉状等状态,不适宜水磨;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的抛光轮大多切削性和耐磨性不强,使用寿命不长,有待进一步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式抛光轮,抛光轮采用主轴体及烧结在主轴体外侧的抛光层制成,该抛光轮具有良好的融水性、耐磨性、防火安全性、防生锈和腐蚀性,使用寿命长,相较于完全采用磨料制成的抛光轮,降低磨料的使用量,降低抛光轮的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式抛光轮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操作控制方便,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使制得的改良式抛光轮产品质量稳定、使用寿命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良式抛光轮,包括主轴体及烧结在主轴体外侧的抛光层,抛光层用于抵触外界待抛光的物件,转动的主轴体带动抛光层转动,转动的抛光层实现对物件的抛光。其中,主轴体采用不锈钢制成。进一步的,主轴体采用304不锈钢制成,提升抛光轮的耐腐蚀性能及防生锈功能。其中,主轴体包括中心部、分别设置于中心部两端的两个过渡部、分别设于两个过渡部彼此远离一端的两个定位部、设于一个定位部的配合部,过渡部的外径大于定位部的外径,定位部用于承载外界的滚动轴承,过渡部靠近定位部一端的端面用于挡止滚动轴承,配合部设有键槽,键槽用于容设与外界传动轮配合的健体。其中,抛光层的横截面呈环形,抛光层套设在主轴体的外侧。其中,主轴体设有凹坑,抛光层设有突伸入凹坑内的固定部。其中,凹坑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凹坑围绕主轴体的中心轴线设置。其中,凹坑沿主轴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凹坑自主轴体的外表面凹设而成,凹坑远离主轴体的中心轴线一端的宽度小于凹坑靠近主轴体的中心轴线一端的宽度。其中,所述抛光层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碳化硅27-33%、白刚玉32-38%、碳纤维复合材料7-13%、高分子树脂材料22-28%。本专利技术的抛光轮通过采用主轴体以及上述原料制得的抛光层,所制得的改良式抛光轮性对于现有的抛光轮,具有如下优点:(1)良好的融水性,在水磨环境下高速旋转和高速左右运动无变形,确保抛光过程中切削力的精准度;在有效的抛光下,延长了在同类产品抛光下的使用寿命,同时同类产品抛光轮在遇水环境下会变形,膨胀,粉状等状态,无法水磨;(2)良好的耐磨性,本专利技术改良式抛光轮发热的抛光层通过将碳化硅和白刚玉磨以及其他原料相配合,使制得的改良式抛光轮适合加工淬火钢、合金钢、高速钢、高碳钢等硬度较硬,抗张强度较大的材料,具有高强度切削性和耐磨性,其使用寿命约24个月或24个月以上;(3)防火安全性,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碳纤维复合材料与其他材料复合,使改良式抛光轮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摩擦和耐腐蚀性,在有水的加入,具有降温和安全作用;抛光层在热膨胀系数小,比热容高,能储存大量的热能,导热率低,抗热摩擦的性能优异,有出色的抗热冲击性(可以耐受2000℃的高温)(4)防生锈和腐蚀性,主轴体采用304不锈钢制成,提升抛光轮的耐腐蚀性能及防生锈功能。其中,所述高分子树脂材料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A型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力学强度和电绝缘性,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双酚A型环氧树脂添加于抛光层材料中,并与其它原料相配合,提高了抛光层对主轴体的黏着力,提高了抛光轮的耐化学腐蚀性、力学强度和电绝缘好,环氧树脂的制成品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耐化学药品性,电气绝缘性能。进一步的,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E-20;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环氧当量为600-700,软化点为75-85℃。其中,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为钢钎导电[A1],型号为YSFSTF-K300。PPS钢钎导电具有超高刚性、高硬度、机械强度、尺寸稳定性好、耐蠕变、耐热(可在180℃-230℃温度范围内使用)耐磨、耐化学腐蚀性好、收缩率低等性能,可与碳化硅、白刚玉和双酚A型环氧树脂复合,提高抛光轮的尺寸稳定性、机械强度和耐高温、耐摩擦和耐腐蚀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改良式抛光轮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比例称取碳化硅、白刚玉、碳纤维复合材料、高分子树脂材料,混合后配成混合料; (2)将对混合料进行混匀后,加水润湿放置90-150min,得到润湿混料;进一步的,所述润湿混料和水的质量比为2.5-3.5:1 (3)将润湿混料放入搅拌机均匀搅拌,并补充加水,润湿混料和水的质量比为2.5-3.5:1;(4)将主轴体放入磨具槽内,将混合料倒入磨具中;将固定好的磨具放置于滚动的烧结台;(5)对附着于主轴体表面的混合料进行点火操作和抽风烧结,得到抛光轮初品。(6)通过环冷机对抛光轮初品进行冷却处理;(7)将抛光轮初品冷却23-25h后进行表面切削处理;(8)将经过切削处理的抛光轮初品置于滚动研磨机,研磨到规定的尺寸规格后,制得抛光轮。本专利技术的改良式抛光轮由中心主轴体和外围抛光区域附着的抛光层经过高温烧结而成,主轴体和抛光层经烧结与主轴体一体成型,制备方法操作控制方便,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使制得的改良式抛光轮产品质量稳定、使用寿命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抛光轮的使用过程中,利用驱动电机驱动主轴体转动,使得外界待抛光的物件抵触在抛光层上,转动的主轴体带动抛光层转动,进而实现对物件的抛光;相较于完全采用磨料制成的抛光轮,降低磨料的使用量,降低抛光轮的制造成本;经由将抛光层烧结在主轴体的外侧,增加抛光层与主轴体之间的附着力,避免抛光层从主轴体外侧脱落;该抛光轮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耐磨性、防火安全性、防生锈和腐蚀性,使用寿命长,适用于水磨抛光;其制备方法操作控制方便,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使制得的改良式抛光轮产品质量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图。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抛光层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中心部的剖视图。附图标记包括:1—主轴体2—抛光层3—中心部4—过渡部5—定位部6—配合部7—键槽8—凹坑9—固定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良式抛光轮,包括主轴体1及烧结在主轴体1外侧的抛光层2,主轴体1的主体形状为直条状圆柱,抛光层2用于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式抛光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体及烧结在主轴体外侧的抛光层,抛光层用于抵触外界待抛光的物件,转动的主轴体带动抛光层转动,转动的抛光层实现对物件的抛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式抛光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体及烧结在主轴体外侧的抛光层,抛光层用于抵触外界待抛光的物件,转动的主轴体带动抛光层转动,转动的抛光层实现对物件的抛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抛光轮,其特征在于:主轴体采用不锈钢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抛光轮,其特征在于:主轴体包括中心部、分别设置于中心部两端的两个过渡部、分别设于两个过渡部彼此远离一端的两个定位部、设于一个定位部的配合部,过渡部的外径大于定位部的外径,定位部用于承载外界的滚动轴承,过渡部靠近定位部一端的端面用于挡止滚动轴承,配合部设有键槽,键槽用于容设与外界传动轮配合的健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抛光轮,其特征在于:抛光层的横截面呈环形,抛光层套设在主轴体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式抛光轮,其特征在于:主轴体设有凹坑,抛光层设有突伸入凹坑内的固定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式抛光轮,其特征在于:凹坑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凹坑围绕主轴体的中心轴线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式抛光轮,其特征在于:凹坑沿主轴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凹坑自主轴体的外表面凹设而成,凹坑远离主轴体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玉红,
申请(专利权)人:菲迪斯智能装备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