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灾变区域临时快速密闭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323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灾变区域临时快速密闭支撑装置,包括多个单体液压支柱,单体液压支柱的一侧设置有动力机构,相邻两个单体液压支柱的缸体之间通过多个支撑加固机构紧固连接,多个支撑加固机构沿单体液压支柱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呈折线型布设,单体液压支柱中活柱体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支撑机构,顶部支撑机构包括三角爪撑,三角爪撑的中心设置有顶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矿井巷道内设置多个单体液压支柱,能够对矿井巷道的顶部煤壁进行有效支撑,同时还能根据矿井巷道的具体尺寸进行高度调节,适用范围广泛;通过在相邻两个单体液压支柱的缸体之间连接多个支撑加固机构,能够对单体液压支柱进行加固,提高该支撑装置的可靠性和整体支撑强度。

A temporary fast closed support device for underground disaster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灾变区域临时快速密闭支撑装置
本技术属于灾变区域快速密闭
,具体涉及一种井下灾变区域临时快速密闭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炭资源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的同时,矿井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矿井生产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火灾、瓦斯、煤尘爆炸、透水、顶板垮落等诸多灾害事故,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煤矿整体防灾减灾技术水平和装备能力与生产发展现状不相适应。矿井在发生灾变时,我们需要快速反应,以确保国家的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目前的矿井密闭支撑装置大多为永久密闭支撑装置,在进行快速支撑时,组装复杂费时。建造具有抗压性的永久密闭支撑装置系统时,材料用量很大,运输和施工工作量大、就灾反应时长,在运输条件较差的地点施工密闭支撑难度非常大。临时快速密闭支撑装置发展时间短,技术不成熟,但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适合在发生灾变时密闭。目前,采用气囊进行井下灾变区域的临时密闭时,一般仅在气囊两侧采用隔离门进行隔离,一般不设置井下支撑装置,在井下救灾过程中,由于施工时间很长,对救灾人员的生命安全威胁极大;并且现有的临时快速密闭支撑设计安装复杂,安装不够迅速,我们需要在灾变后快速反应,及时将装置支撑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井下灾变区域临时快速密闭支撑装置,其通过在矿井巷道内设置多个单体液压支柱,能够对矿井巷道的顶部煤壁进行有效支撑,同时还能根据矿井巷道的具体尺寸进行高度调节,适用范围广泛;通过在相邻两个单体液压支柱的缸体之间连接多个支撑加固机构,能够对单体液压支柱进行加固,使多个单体液压支柱连接为一个整体,提高该支撑装置的可靠性;通过将多个支撑加固机构沿单体液压支柱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呈折线型布设,能提高支撑加固机构对单体液压支柱的支护强度,同时可以根据相邻两个单体液压支柱之间的间距进行灵活调整,提高该支撑装置的通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井下灾变区域临时快速密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支撑在矿井巷道的顶部煤壁和矿井巷道的路面之间的单体液压支柱,多个所述单体液压支柱相互平行且其沿矿井巷道的宽度方向等间距布设,所述单体液压支柱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单体液压支柱进行升降的动力机构,相邻两个所述单体液压支柱的缸体之间通过多个支撑加固机构紧固连接,多个所述支撑加固机构沿单体液压支柱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呈折线型布设,所述支撑加固机构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自锁式铰接机构与两侧的单体液压支柱的缸体侧壁铰接连接,所述单体液压支柱中活柱体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支撑机构,所述顶部支撑机构包括铰接在单体液压支柱活柱体顶部且用于抓紧矿井巷道顶部煤壁的三角爪撑,所述三角爪撑的中心设置有能够相对于单体液压支柱进行上下移动且用于插入至矿井巷道的顶部煤壁内的顶柱。上述的一种井下灾变区域临时快速密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为手摇柄,所述单体液压支柱的一侧设置有供动力机构安装的连接母头,所述连接母头内开设有正六边形接口。上述的一种井下灾变区域临时快速密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液压支柱与动力机构之间设置有变速器,所述变速器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母头上正六边形接口相配合的低速连接公头和高速连接公头,所述变速器的另一侧设置有供动力机构安装的连接接口。上述的一种井下灾变区域临时快速密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加固机构为铝合金伸缩杆且其包括内杆和两个分别套设在内杆两端的外杆,所述外杆上与内杆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束口,所述外杆上靠近束口的一端外侧套设有预紧螺帽。上述的一种井下灾变区域临时快速密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式铰接机构包括自锁销钉,所述外杆上远离束口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自锁销钉相互配合的铰接孔。上述的一种井下灾变区域临时快速密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液压支柱的数量为3个,布设在矿井巷道中间的一个单体液压支柱的缸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供外杆铰接连接的铰接座,两个分别布设在矿井巷道两侧的单体液压支柱的缸体上远离煤壁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为U形铰接座且其上部开设有与自锁销钉相互配合的铰接孔。上述的一种井下灾变区域临时快速密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爪撑包括3个通过铰接轴铰接在单体液压支柱的活柱体顶部的支撑爪,所述顶柱与每个支撑爪之间均通过活动连杆铰接连接,所述活动连杆的一端铰接在顶柱的中部,所述活动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支撑爪的中部。上述的一种井下灾变区域临时快速密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柱的下端设置有承压垫,所述承压垫为圆形钢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矿井巷道内设置多个单体液压支柱,能够对矿井巷道的顶部煤壁进行有效支撑,同时还能根据矿井巷道的具体尺寸进行高度调节,适用范围广泛;另外,由于单体液压支柱支撑便捷且自身体积较小,便于进行运输和临时存放,能有效减小密闭支撑时间,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2、本技术通过在单体液压支柱的一侧设置动力机构,便于施工人员根据需求对单体液压支柱的上升高度或下降高度进行有效调节,操作便捷。3、本技术通过在相邻两个单体液压支柱的缸体之间连接多个支撑加固机构,能够对单体液压支柱进行加固,使多个单体液压支柱连接为一个整体,提高该支撑装置的可靠性。4、本技术通过将多个支撑加固机构沿单体液压支柱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呈折线型布设,能提高支撑加固机构对单体液压支柱的支护强度,同时可以根据相邻两个单体液压支柱之间的间距进行灵活调整,提高该支撑装置的通用性。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在矿井巷道内设置多个单体液压支柱,能够对矿井巷道的顶部煤壁进行有效支撑,同时还能根据矿井巷道的具体尺寸进行高度调节,适用范围广泛;通过在相邻两个单体液压支柱的缸体之间连接多个支撑加固机构,能够对单体液压支柱进行加固,使多个单体液压支柱连接为一个整体,提高该支撑装置的可靠性;通过将多个支撑加固机构沿单体液压支柱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呈折线型布设,能提高支撑加固机构对单体液压支柱的支护强度,同时可以根据相邻两个单体液压支柱之间的间距进行灵活调整,提高该支撑装置的通用性。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井下灾变区域临时快速密闭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单体液压支柱与变速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加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变速器的内部齿轮传动关系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自锁销钉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铰接座与一个外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铰接座与两个外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矿井巷道;2—单体液压支柱;3—动力机构;4—连接母头;5—变速器;5-1—主动轮;5-2—第一从动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灾变区域临时快速密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支撑在矿井巷道(1)的顶部煤壁和矿井巷道(1)的路面之间的单体液压支柱(2),多个所述单体液压支柱(2)相互平行且其沿矿井巷道(1)的宽度方向等间距布设,所述单体液压支柱(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单体液压支柱(2)进行升降的动力机构(3),相邻两个所述单体液压支柱(2)的缸体之间通过多个支撑加固机构紧固连接,多个所述支撑加固机构沿单体液压支柱(2)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呈折线型布设,所述支撑加固机构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自锁式铰接机构与两侧的单体液压支柱(2)的缸体侧壁铰接连接,所述单体液压支柱(2)中活柱体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支撑机构,所述顶部支撑机构包括铰接在单体液压支柱(2)活柱体顶部且用于抓紧矿井巷道(1)顶部煤壁的三角爪撑(12),所述三角爪撑(12)的中心设置有能够相对于单体液压支柱(2)进行上下移动且用于插入至矿井巷道(1)的顶部煤壁内的顶柱(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灾变区域临时快速密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支撑在矿井巷道(1)的顶部煤壁和矿井巷道(1)的路面之间的单体液压支柱(2),多个所述单体液压支柱(2)相互平行且其沿矿井巷道(1)的宽度方向等间距布设,所述单体液压支柱(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单体液压支柱(2)进行升降的动力机构(3),相邻两个所述单体液压支柱(2)的缸体之间通过多个支撑加固机构紧固连接,多个所述支撑加固机构沿单体液压支柱(2)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呈折线型布设,所述支撑加固机构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自锁式铰接机构与两侧的单体液压支柱(2)的缸体侧壁铰接连接,所述单体液压支柱(2)中活柱体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支撑机构,所述顶部支撑机构包括铰接在单体液压支柱(2)活柱体顶部且用于抓紧矿井巷道(1)顶部煤壁的三角爪撑(12),所述三角爪撑(12)的中心设置有能够相对于单体液压支柱(2)进行上下移动且用于插入至矿井巷道(1)的顶部煤壁内的顶柱(1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灾变区域临时快速密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3)为手摇柄,所述单体液压支柱(2)的一侧设置有供动力机构(3)安装的连接母头(4),所述连接母头(4)内开设有正六边形接口。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下灾变区域临时快速密闭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液压支柱(2)与动力机构(3)之间设置有变速器(5),所述变速器(5)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母头(4)上正六边形接口相配合的低速连接公头(6-1)和高速连接公头(6-2),所述变速器(5)的另一侧设置有供动力机构(3)安装的连接接口(7)。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灾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砺王洋崔鑫峰魏泽何铖茂文虎魏高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