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吊装的高强度逃生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531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吊装的高强度逃生管道,包括若干首尾相连接的管体,各管体一端延伸形成承头段,另一端延伸形成插头段,所述管体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间隔一体制有九条螺纹槽,所述管体的内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间隔轴向制有十二条竖直凹槽,管体的管壁截面成蜂窝状结构,所述螺纹槽和竖直凹槽内均填充有发泡胶,所述承头段的内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间隔一体制有若干个定位插槽,所述插头段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间隔一体制有与承头段定位插槽数量相同、相适配的定位插块,所述定位插槽和定位插块中部均嵌装有螺母,所述相邻管体通过承头段和插头段的承插以及螺栓固定螺母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质量轻、抗压性能好、耐腐蚀、承接紧固性能好。

A kind of high strength escape pipe for easy hoi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吊装的高强度逃生管道
本技术属于隧道施工安全领域,涉及逃生管道技术,尤其是一种便于吊装的高强度逃生管道。
技术介绍
在围岩等级较高的软弱地层中进行隧道开挖作业,极有可能遇到塌方事故,尤其是“关门”塌方。根据行业内要求,在IV、V、VI级围岩中施工时,必须在隧道开挖作业现场配置专用逃生管道,并随掌子面的开挖向前推进。传统的隧道逃生管道材料为钢材,在推进过程中十分不便,尤其是台阶法施工中,台阶处的管道连接方式一般为带有一定角度的接头直接焊接,或者利用带有一定角度的接头管进行连接,而连接方式一般采用抱箍,但是由于台阶之间的高度和长度会使得管道架空,直管与连接管(弯管)之间的采用抱箍极易滑落分离,而且组合和拆除过程一般会浪费很多时间,影响施工进度,而且这种台阶处的管道设置,使得管内的管线会由于弯头的增加而使得管内管线变暗,影响逃生速度。通过检索发现如下与本申请相关的专利文献,具体公开内容如下:1、FRP波纹管型隧道施工逃生管道(CN209053635U),所述FRP波纹管型隧道施工逃生管道由FRP波纹管节段经其管端FRP法兰盘螺栓连接组成;所述FRP波纹管节段的管壁为FRP梯形波纹管壁,所述FRP梯形波纹管壁由沿管轴向呈间断型圆柱面的波峰外管壁和波谷内管壁及连接二者的斜波管壁组成。2、一种逃生管道(CN208546187U),包含管头、管身、连接弯头,凹槽、凸边、密封装置、大头、小头,所述管头为管身的一端制作而成,管头的直径大于管身的直径;管头内圈设置有凹槽,凹槽突出至管头外表面形成凸边,密封装置镶嵌安装在凹槽内;所述的连接弯头一端为大头,连接弯头另一端为小头,大头为喇叭口结构,小头伸入管头中连接,并通过密封装置密封,管身另一端伸入大头连接。3、一种高强度隧道逃生管道结构(CN208934737U),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延伸形成承头段,管体的另一端延伸形成插头段;所述承头段的内径大于插头段的外径;所述的管体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表层、夹芯层、内表层,所述的外表层、内表层均为玻璃钢层,所述的夹芯层为树脂粘结陶粒层,所述的承头段、插头段均由玻璃钢制成;所述内表层的内壁设有若干环形凸肋,所述的环形凸肋与内表层为一体式结构。通过技术特征的对比,上述公开专利文献与本技术的技术结构不相同,不会影响本技术申请的创造性及新颖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隧道逃生管道重量大、抗压性能差、连接安装不稳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质量轻、耐高冲击性能好、抗推压性能好、耐腐蚀、承接紧固性能好的便于吊装的高强度逃生管道。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便于吊装的高强度逃生管道,包括若干首尾相连接的管体,各所述管体均为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各管体一端延伸形成承头段,各管体的另一端延伸形成插头段;所述承头段的内径大于插头段的外径;所述管体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间隔一体制有九条螺纹槽,所述管体的内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间隔轴向制有十二条竖直凹槽,管体的管壁截面成蜂窝状结构,所述螺纹槽和竖直凹槽内均填充有发泡胶,所述承头段的内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间隔一体制有若干个定位插槽,所述插头段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间隔一体制有与承头段定位插槽数量相同、相适配的定位插块,所述定位插槽和定位插块中部均嵌装有螺母,所述相邻管体通过承头段和插头段的承插以及螺栓固定螺母连接。而且,所述螺纹槽和竖直凹槽的横截面均为弧形。而且,所述管体为直管或弯管。而且,所述弯管的弯曲夹角为90°或135°。而且,所述插头段的内径和管体的内径相同。而且,所述定位插槽嵌装有M20螺母,所述定位插块嵌装有M12螺母。而且,所述螺栓包括螺帽、螺杆以及吊环,所述螺帽同轴制于螺杆的顶端,所述吊环固装在螺帽的顶端,所述螺杆的下端的螺纹与定位插块的螺母相适配,所述螺杆上部的螺纹与定位插槽的螺母相适配。而且,在台阶法施工的前方台阶上水平设置有直管,所述直管通过弯管与倾斜设置的直管相连接,台阶顶部还设置有直管,直管通过另一弯管与倾斜设置的直管相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逃生管道。而且,所述弯管的弯曲内壁上设置有镜片。而且,所述管体的内外表面均涂覆有一层发光材料。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在管体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分别交错设置有螺纹槽和竖直凹槽,将管体的管壁截面一体形成蜂窝状结构,不仅减轻了质量,而且大大提高了抗压性能,并且通过承头段和插头段的定位插槽和定位插块的设置,实现相邻管体之间的定位承插拼接,并且通过带有吊环的螺栓将定位插槽和定位插块上的螺母进行固定连接,并且在螺纹槽和竖直凹槽内还填充有发泡胶,从而快速实现两根逃生管道的稳定连接的同时保障了管道整体逃生速度。2、本技术的管体可以选用直管和弯管,所述弯管为连接头,用于高度差或者转弯连接,且所述弯头可按照施工要求确定其弯度,一般现有可以制成135°弯管和90°弯管。3、本技术的所述承头段的内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间隔一体制有若干个定位插槽,所述插头段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间隔一体制有与承头段定位插槽数量相同、相适配的定位插块,所述插头段的的内径和管体内径相同,其内表面与管体内表面为一体结构,均一体制有竖直凹槽,两根逃生管连接时,一根逃生管的插头段插入另一根逃生管的承头段内,定位插块与定位插槽配合后,所述插头段的螺母与承头段的螺母一一分别同轴对应,再通过螺栓进行拧紧连接,从而快速实现两根逃生管道的稳定连接,所述螺栓顶端设置的吊环,解决了管道拼接完之后整体吊装问题,同时方便人或机器拆装。4、本技术的逃生管道的内外表面通体涂覆有一层发光材料(可在黑暗中自发光)(图中为表示),从而解决了在隧道坍塌时无法寻找到逃生管道口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管体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承插螺栓固定螺母截面示意图;图4为图3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直管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135°弯管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90°弯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便于吊装的高强度逃生管道,包括若干首尾相连接的管体13,各所述管体均为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各管体一端延伸形成承头段8,各管体的另一端延伸形成插头段9;所述承头段的内径大于插头段的外径;所述管体的外表面均布间隔一体制有九条螺纹槽,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均布间隔轴向制有十二条竖直凹槽,所述螺纹槽和竖直凹槽的横截面均为弧形,弧形能减小应力集中,所述螺纹槽与竖直凹槽分别交错设置在管道的外侧和内侧,将管体的管壁截面形成蜂窝状结构,不仅减轻了管道整体重力的同时还大大提高了整体管壁的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各管体的内径均为0.65m-0.7m,因为人体的肩宽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吊装的高强度逃生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首尾相连接的管体,各所述管体均为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各管体一端延伸形成承头段,各管体的另一端延伸形成插头段;所述承头段的内径大于插头段的外径;所述管体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间隔一体制有九条螺纹槽,所述管体的内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间隔轴向制有十二条竖直凹槽,管体的管壁截面成蜂窝状结构,所述螺纹槽和竖直凹槽内均填充有发泡胶,所述承头段的内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间隔一体制有若干个定位插槽,所述插头段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间隔一体制有与承头段定位插槽数量相同、相适配的定位插块,所述定位插槽和定位插块中部均嵌装有螺母,所述相邻管体通过承头段和插头段的承插以及螺栓固定螺母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吊装的高强度逃生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首尾相连接的管体,各所述管体均为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各管体一端延伸形成承头段,各管体的另一端延伸形成插头段;所述承头段的内径大于插头段的外径;所述管体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间隔一体制有九条螺纹槽,所述管体的内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间隔轴向制有十二条竖直凹槽,管体的管壁截面成蜂窝状结构,所述螺纹槽和竖直凹槽内均填充有发泡胶,所述承头段的内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间隔一体制有若干个定位插槽,所述插头段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布间隔一体制有与承头段定位插槽数量相同、相适配的定位插块,所述定位插槽和定位插块中部均嵌装有螺母,所述相邻管体通过承头段和插头段的承插以及螺栓固定螺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吊装的高强度逃生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槽和竖直凹槽的横截面均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吊装的高强度逃生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为直管或弯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吊装的高强度逃生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的弯曲夹角为90°或13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温学付崇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润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