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对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3187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焊接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板对缝装置,通过采用杠杆原理,利用磁力座为支点,并于该磁力座上设置一个一端通过调节螺栓调整高度、另一端设置有压紧块的杠杆,从而可以快速轻松的实现不同钢板对接焊缝间的对齐,且不会对原有钢板结构造成损伤;该钢板对缝装置由于采用了磁力座作为支点,从而可以实现该钢板对缝装置的快速移动;且该钢板对缝装置具有生产效率高,使用安全可靠,制作及组装简单,经济性好,可多次重复使用的优点,可广泛用于钢结构施工的钢板对接焊缝组对校平作业中。

A steel plate butt joi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板对缝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焊接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钢板对缝装置。
技术介绍
无论是在钢结构加工车间,或是在钢结构施工现场,均涉及到大量的钢结构对接焊缝,按照钢结构施工规范,不同钢板的对接焊缝位置,均要求钢板外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不同钢板外表面的错边不得超过2mm,才能保证对接焊缝的组装质量符合要求。传统的不同钢板外表面对齐方法是在一块钢板相邻焊缝处焊接一个L型的临时固定支撑,通过向L型固定支撑缺口处用铁锤打入一个四棱锥形的楔子,来强迫两块钢板外表面在焊缝处齐平,当两块钢板外表面齐平后,再在正式的对接焊缝位置进行点焊固定及正式焊接,上述采用焊接L型临时固定支撑及打入楔子来对齐钢板外表面的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钢板之间组装速度很慢,因为必须预先制作L型临时固定支撑,并将此固定支撑牢;固地焊接在对接焊缝旁边,还要打入楔子来校平钢板外表面,并且由于钢板呈波浪变形,每隔大约300mm的距离,又要焊接一个新的L型临时固定支撑,此方法费时费力且不经济。2)钢板之间对齐并点焊固定后,在正式对接焊接前,必须火焰切割掉L型临时固定支撑,以免影响焊工及焊接设备的操作空间,这也将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3)火焰切割掉L型临时固定支撑后,必须将临时支撑与钢板之间的焊缝磨平并补漆。4)在正式结构上焊接临时固定支撑,不可避免的将损伤原有钢板母材的性能,降低结构性能,在一些重要结构上设计是不允许焊接临时结构的;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不希望见到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板对缝装置,应用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之间的焊缝对接,且所述第一钢板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第二钢板的上表面;其中,所述对缝装置包括:磁力座、销轴、杠杆和调节螺栓;所述杠杆的一端底部固定有压紧块,所述杠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与所述调节螺栓相适配的螺母,且所述螺母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杠杆的长度方向,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螺母连接;所述压紧块设置于所述第二钢板之上,所述磁力座临近焊缝吸附在所述第一钢板上,所述杠杆设置于所述磁力座上,且所述杠杆通过所述销轴与所述磁力座可转动连接。上述的钢板对缝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钢板和所述调节螺栓之间设置有活动垫板。上述的钢板对缝装置,其中,所述杠杆为长方形框架结构。上述的钢板对缝装置,其中,所述压紧块的厚度为40~60mm。上述的钢板对缝装置,其中,所述压紧块为钢板。上述的钢板对缝装置,其中,所述销轴与所述螺母之间的距离是所述销轴与所述压紧块之间的距离的5~10倍。上述的钢板对缝装置,其中,所述磁力座与所述焊缝之间的距离为100~150mm。上述的钢板对缝装置,其中,所述磁力座为手动起重式永磁磁力座。上述的钢板对缝装置,其中,所述磁力座的磁力大于1000kg。上述的钢板对缝装置,其中,所述磁力座顶部固定有吊环,所述吊环套设在所述销轴上。上述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板对缝装置,通过采用杠杆原理,利用磁力座为支点,并于该磁力座上设置一个一端通过调节螺栓调整高度、另一端设置有压紧块的杠杆,从而可以快速轻松的实现不同钢板对接焊缝间的对齐,且不会对原有钢板结构造成损伤;该钢板对缝装置由于采用了磁力座作为支点,从而可以实现该钢板对缝装置的快速移动;且该钢板对缝装置具有生产效率高,使用安全可靠,制作及组装简单,经济性好,可多次重复使用的优点,可广泛用于钢结构施工的钢板对接焊缝组对校平作业中。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可以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钢板对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杠杆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杠杆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杠杆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磁力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磁力座,11是吊环,2是杠杆,21是压紧块,22是螺母,23是圆孔,3是调节螺栓,4是活动垫板,5是销轴,6是第一钢板,7是第二钢板,8焊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中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板对缝装置,应用于第一钢板6(即固定端钢板)和第二钢板7(即调节端钢板)之间的焊缝8对接,且第一钢板6的上表面低于第二钢板7的上表面;具体的,该钢板对缝装置包括:磁力座1、销轴5、杠杆2和调节螺栓3;该杠杆2的一端底部焊接固定有压紧块21,该杠杆2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与该调节螺栓3相适配的螺母22,且螺母22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杠杆2的长度方向,该调节螺栓3与螺母22连接;该压紧块21设置于第二钢板7之上,磁力座1临近焊缝8吸附在第一钢板6上,该杠杆2设置于磁力座1上,且该杠杆2通过销轴5与磁力座1可转动连接。使用时,只需要通过旋转调节螺栓3使得杠杆2设置有螺母22的一端向上移动,根据杠杆2原理,杠杆2设置有压紧块21的一端必然向下移动,使得压紧块21将第二钢板7向下压,直到第二钢板7与第一钢板6的上表面对齐时,在对接焊缝8位置处点焊固定两钢板,完成此处的钢板对缝,然后再打开磁力座1的开关,将钢板对缝装置移至下一位置,重复上述工作直至所有钢板对缝工作完成。具体的,上述杠杆2中间钻圆孔23作为杠杆2的转动支点,销轴5穿过圆孔23,采用磁力座1连接支点并固定在不需调整的固定端钢板(第一钢板6)位置,杠杆2的一端(也可以说是杠杆2的头部)底部焊接固定有压紧块21,另一端(也可以说是杠杆2的尾部)焊接一个大螺母22,其上安装一个调节螺栓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钢板6和调节螺栓3之间设置有活动垫板4,以增大调节螺栓3端部与第一钢板6的接触面积,避免第一钢板6因局部压力太大而变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杠杆2为长方形框架结构;具体的,该杠杆2由两块钢板平行放置,两端利用较短钢板焊接成中空结构,这两块钢板作为该杠杆2的腹板;该杠杆2的材质为Q235钢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磁力座1顶部固定有吊环11,该吊环11设置于杠杆2的两腹板圆孔23中间,上述销轴5穿过两腹板圆孔23和吊环11,以实现杠杆2与磁力座1的可转动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压紧块21为厚钢板,上述压紧块21的厚度为40~60mm(例如40mm、45mm、50mm或者60mm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销轴5与螺母22之间的距离是销轴5与压紧块21之间的距离的5~10倍(例如5倍、6倍、8倍或10倍等),以使得钢板对缝更加容易。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磁力座1与焊缝8之间的距离为100~150mm(例如100mm、120mm、130mm或150mm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磁力座1为手动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板对缝装置,应用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之间的焊缝对接,且所述第一钢板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第二钢板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对缝装置包括:磁力座、销轴、杠杆和调节螺栓;/n所述杠杆的一端底部固定有压紧块,所述杠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与所述调节螺栓相适配的螺母,且所述螺母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杠杆的长度方向,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螺母连接;/n所述压紧块设置于所述第二钢板之上,所述磁力座临近焊缝吸附在所述第一钢板上,所述杠杆设置于所述磁力座上,且所述杠杆通过所述销轴与所述磁力座可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对缝装置,应用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之间的焊缝对接,且所述第一钢板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第二钢板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对缝装置包括:磁力座、销轴、杠杆和调节螺栓;
所述杠杆的一端底部固定有压紧块,所述杠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与所述调节螺栓相适配的螺母,且所述螺母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杠杆的长度方向,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螺母连接;
所述压紧块设置于所述第二钢板之上,所述磁力座临近焊缝吸附在所述第一钢板上,所述杠杆设置于所述磁力座上,且所述杠杆通过所述销轴与所述磁力座可转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对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板和所述调节螺栓之间设置有活动垫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对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为长方形框架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