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阎建一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采集太阳能的吸热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184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采集太阳能的吸热板,其特征是:吸热板(1)为若干个反、正相间排列的蜂巢底状结构(2)的金属板,每个蜂巢底状结构(2)是由三个相等的菱形面(3)组成,每个菱形面(3)的内夹角中钝角为90°-120°之间的任意角,每相邻的两个菱形面(3)的一边相重合并相交于一点,三个菱形面(3)的另两条边共同组成了一个正六边形造型;吸热板(1)表面涂有防腐、黑色亚光、粗糙耐高温抗氧化涂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各种太阳能应用系统中的集热器,特别涉及集热器中的吸热板。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太阳能应用系统中的集热器吸热板大多采用平板或聚光型,为了得到最大的年日射量,集热器必须要面向赤道方向同时倾斜一个角度,而且这个角度随集热器所在地球纬度的不同和季节不同而不同,如低纬度要42°,高纬度要50°,因此其占据的空间和平面较大,太阳能热水系统一般要放置在屋顶或院内,与建筑物的融合性差,影响城市容貌。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采集太阳能的吸热板,它采用蜂巢底造型结构的观念,应用于吸热板表面形状以达到太阳能应用系统中的集热器的日照面和辐射面不再受入射角限制从而使集热器在形状、放置位置、放置角度发生革命性变化。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采集太阳能的吸热板,其特征是吸热板为若干个反、正相间排列的蜂巢底状结构的金属板,每个蜂巢底状结构是由三个相等的菱形面组成,每个菱形面的内夹角中钝角为90°-120°之间的任意角度,每相邻的两个菱形面的一边相重合并相交于一点,三个菱形面的另两条边共同组成了一个正六边形造型;吸热板表面涂有防腐、黑色亚光、粗糙耐高温抗氧化涂层。一种太阳能集热单元包括有吸热板和换热管,其特征是吸热板采用蜂巢底状结构的吸热板冲压或剪切成集热单元所需的形状,吸热板和换热管的装配结构按集热单元所需方式装配,如横百叶式、板式等。本专利技术特点是当集热器面向赤道垂直于地面时在上下左右60°范围内,不受入射角的影响都能充分的接受太阳的辐射,大大提高受热面积,在同样的投影面积下,此种造型各面集合大于投影面积20%,同时可平贴或嵌入建筑物表面上,增加了与建筑物的亲合力,可任意造型,美观大方,可应用于各种结构的太阳能集热器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并作为摘要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峰巢底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平板式集热单元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真空管式集热单元结构示意图。图中1.吸热板,2.蜂巢底状结构,3.菱形面,4.吸热板,5.传热管,6.吸热板,7.传热管。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2可知,采用冲压加工工艺,将0.5mm厚的铜板冲压成反、正相间排列的若干个蜂巢底结构吸热板(1),每个蜂巢底状结构(2)由三个相等的菱形面(3)组成,每个菱形面(3)的内夹角的钝角为109.68°,锐角为70.32°,每相邻的两个菱形面(3)的一边相重合并相交于一点,三个菱形面(3)的另两条边共同组成了一个正六边形造型的对角线长度为5.33mm。表面采用喷涂防腐、黑色亚光防腐粗糙耐高温抗氧化的氧化铜涂层。应用实施例一、如图3可知,应用于一个平板式集热单元,吸热板(4)采用蜂巢底状结构(2)的吸热板(1)冲压成相隔一定距离有一个光滑面的半圆形槽其它为蜂巢底状结构(2)的吸热板(4),半圆形槽直径与传热管(5)的外直径相同,吸热板(4)外形尺寸根据集热单元要求定,传热管(5)放入半圆形槽内并与吸热板(4)焊接在一起。应用实施例二、如图(4)可知应用于真空管式集热单元,吸热板(6)采用蜂巢底状结构(2)的吸热板(1)冲压成在其中心线上具有两圆形孔并与此中心线平行一定距离处折起90°角,其圆形孔尺寸略小于传热管的外形尺寸,吸热板(6)的直径尺寸与集热单元外管内径尺寸相同,将若干个吸热片挤压在传热管(7)上,并成横百叶式平行排列。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采集太阳能的吸热板,其特征是吸热板(1)为若干个反、正相间排列的蜂巢底状结构(2)的金属板,每个蜂巢底状结构(2)是由三个相等的菱形面(3)组成,每个菱形面(3)的内夹角中钝角为90°-120°之间的任意角,每相邻的两个菱形面(3)的一边相重合并相交于一点,三个菱形面(3)的另两条边共同组成了一个正六边形造型;吸热板(1)表面涂有防腐、黑色亚光、粗糙耐高温抗氧化涂层。2.一种太阳能集热单元包括有吸热板(4)和换热管(5),其特征是吸热板(4)采用蜂巢底状结构(2)的吸热板(1)冲压或剪切成集热单元所需的形状,吸热板(4)和换热管(5)的装配结构按集热单元所需方式装配,如横百叶式、板式等。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采集太阳能的吸热板,将蜂巢底结构观念用于吸热板表面造型结构,以达到太阳能应用系统中集热器的日射面与辐射面不再受入射角的限制,不必再使集热器面对赤道倾斜一个角度,而可以平贴或镶嵌在建筑物的表面上使用,大大减小了空间和水平面的占用量,从而使集热器的形状、放置位置、放置角度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蜂巢底状吸热板较平面吸热板提高受热面积20%,因而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可应用于各种结构的太阳能采集器中的吸热板可用于全承压太阳能采集设备。文档编号F24J2/48GK1554914SQ20031012210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5日专利技术者阎建一 申请人:阎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建一
申请(专利权)人:阎建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