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天座椅前支撑梁的焊接方法及定位工装技术

技术编号:244318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焊接类工艺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航天座椅前支撑梁的焊接方法及定位工装,焊接方法是将各产品零件组合定位在定位工装上,进行定位点焊;焊接时按左、右对称的方式进行焊接,对于无法在工装上完成的焊接部位待产品冷却至室温下架工装后再继续进行焊接;然后将焊接完成的产品重新定位在工装上,测量焊接变形量,并进行记录;最后针对变形部位进行人工校形,保证产品尺寸符合图纸技术要求。其中定位工装由支撑平台和设置在支撑平台上是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三支撑座、第四支撑座、第五支撑座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及焊接夹具,能保证产品焊缝质量,控制焊接变形,而且可以完成批量的焊接任务;大大提高了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

A welding method and positioning tool for the front support beam of space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天座椅前支撑梁的焊接方法及定位工装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焊接类工艺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航天座椅前支撑梁的焊接方法及定位工装,主要应用于某型航天座椅前支撑梁的工艺焊接。
技术介绍
前支撑梁是某型航天座椅的重要结构件,它的外形尺寸为537×475×94mm,结构如图1所示;是由前梁弯管、左右接头、左右支件及其他附属机加件焊接而成,是座椅的关键承力部位,结构尺寸要求高,前梁弯管、左右接头、左右支件之间的焊接质量要求很高,需要严格控制焊接变形及焊缝质量。由于前支撑梁零件材料为30CrMnSiA,是通过管件和机加件构成,采用氩弧焊焊接而成,零件焊缝集中,焊接变形难以控制在1mm以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套定位焊接方法,以解决在焊接过程中变形大的问题,同时保证焊缝强度及焊缝质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航天座椅前支撑梁的焊接方法,第一步将各产品零件组合定位在定位工装上,进行定位点焊;第二步按左、右对称的方式进行焊接,对于无法在工装上完成的焊接部位待产品冷却至室温下架工装后再继续进行焊接;第三步将焊接完成的产品重新定位在工装上,测量焊接变形量,并进行记录;第四步针对变形部位进行人工校形,保证产品尺寸符合图纸技术要求。实现上述焊接方法中的一种焊接定位工装由支撑平台和设置在支撑平台上是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三支撑座、第四支撑座、第五支撑座构成,第三支撑座、第四支撑座、第五支撑座依次设置在支撑平台的中心线位置上,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均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中心线两侧;两个第二支撑座配合,支撑前梁弯管,同时第三支撑座对其前后位置进行限定;两个第一支撑座分别支撑左右接头,第四支撑座与第五支撑座配合,支撑左右支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取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焊接夹具,能保证产品焊缝质量,控制焊接变形,而且可以完成批量的焊接任务;工装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零件定位、装夹合理可靠,降低了工人的操作难度,保证产品的焊接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前支撑梁结构示意图,图2为焊接定位工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前支撑梁与定位工装配合示意图,图4-8为定位工装的各支撑座结构示意图;编号说明:1-左右支件,2-左右盒形件,3-左右角盒,4-前梁弯管,5-左右加强片,6-左右接头,7-第一支撑座,8-第二支撑座,9-第三支撑座,10-第四支撑座,11-第五支撑座,12-支撑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航天座椅前支撑梁的焊接方法,第一步将各产品零件组合定位在定位工装上,进行定位点焊;第二步按左、右对称的方式进行焊接,对于无法在工装上完成的焊接部位待产品冷却至室温下架工装后再继续进行焊接;第三步将焊接完成的产品重新定位在工装上,测量焊接变形量,并进行记录;第四步针对变形部位进行人工校形,保证产品尺寸符合图纸技术要求。上述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的定位工装可以是多种形式。如图2所示为其中一种形式。一种应用与上述焊接方法的定位工装,该工装由支撑平台12和设置在支撑平台上支撑座组成,各支撑座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平台上,为了进一步保证连接的稳定形,各支撑底座上设置了4个安装孔,四个安装孔构成方形,其中,对角设置的一组安装孔作为螺钉安装孔,另一组作为销孔。为了更为稳定的支撑航天座椅前支撑梁,支撑座对应设计了五种具体形式,分别支撑前支撑梁的不同部位,具体的五种支撑座包括第一支撑座7、第二支撑座8、第三支撑座9、第四支撑座10、第五支撑座11构成,第三支撑座9、第四支撑座10、第五支撑座11依次设置在支撑平台12的中心线位置上,第一支撑座7、第二支撑座8均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中心线两侧;两个第二支撑座8配合,支撑前梁弯管4,同时第三支撑座9对其前后位置进行限定;两个第一支撑座7分别支撑左右接头6,第四支撑座10与第五支撑座11配合,支撑左右支件1。五种支撑座的具体结构如图4-8所示,其中,每个支撑座底部均设置有两个螺钉安装孔及两个定位销孔。每个支撑座均包括底板和竖板组成,竖板与底板之间还通过设置加强筋加强。具体的,两个第一支撑7的上支撑台面高度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左右接头6。支撑平台12底部设置有槽钢,用于支撑平台,槽钢的形式还便于安装调节各支撑座。所述槽钢的截面为U型,可显著增加平台的结构刚性。所述两个第二支撑座8上端设置为台阶状,台阶顶部还设置有平直段,平直段开有水平通槽,两者通过调节螺母配合,用于夹持前梁弯管4。上述定位工装在焊接实施过程中,大大减轻了焊接工人的体力,经实践证明简单实用,工人师傅操作方便,能将整体焊接件的变形控制较小范围内,大大提高了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未详尽部分为常规技术。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天座椅前支撑梁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第一步将各产品零件组合定位在定位工装上,进行定位点焊;第二步按左、右对称的方式进行焊接,对于无法在工装上完成的焊接部位待产品冷却至室温下架工装后再继续进行焊接;第三步将焊接完成的产品重新定位在工装上,测量焊接变形量,并进行记录;第四步针对变形部位进行人工校形,保证产品尺寸符合图纸技术要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天座椅前支撑梁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第一步将各产品零件组合定位在定位工装上,进行定位点焊;第二步按左、右对称的方式进行焊接,对于无法在工装上完成的焊接部位待产品冷却至室温下架工装后再继续进行焊接;第三步将焊接完成的产品重新定位在工装上,测量焊接变形量,并进行记录;第四步针对变形部位进行人工校形,保证产品尺寸符合图纸技术要求。


2.一种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航天座椅前支撑梁的焊接方法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工装由支撑平台和设置在支撑平台上是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三支撑座、第四支撑座、第五支撑座构成,第三支撑座、第四支撑座、第五支撑座依次设置在支撑平台的中心线位置上,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均为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中心线两侧;两个第二支撑座配合,支撑前梁弯管,同时第三支撑座对其前后位置进行限定;两个第一支撑座分别支撑左右接头,第四支撑座与第五支撑座配合,支撑左右支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小兵宋庆宏张利陈家清龚佑胜周梅生史吉勇朱志慧黄剑峰董乐彭建龙郑雪峰朱全明朱利强吴云熊建伟廖有彬谢志琳吴文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