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晶合金着色方法、其非晶合金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非晶合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晶合金着色方法、其非晶合金和应用。
技术介绍
非晶合金,即非晶态金属材料,因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弹性和高耐磨性等优异性能而广受关注,可用作小型结构材料件如体育器材、电子产品、声学材料、耐磨镀层等,正逐渐受到市场的欢迎和关注。带颜色的金属表面正成为消费者新的审美需求,所以开发非晶合金的表面着色技术成为了目前的研发热点。现有的金属表面着色技术可分为以下几种:掺杂、涂层、氧化和光刻纳米结构。但现有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掺杂降低材料性能、涂层容易开裂、氧化工艺复杂普适性差、纳米结构光刻耗时耗费,所以难以满足大规模工业生产。表面等离激元是一种新型的颜色发生机制。在光波(电磁波)的作用下,使具有纳米结构的金属表面产生表面等离激元,当入射光的频率与金属表面等离激元的震荡频率相同时,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与入射光波共振,从而产生颜色。表面等离激元法产生的颜色色泽稳定不褪色,颜色分辨高、不会产生其他着色机制中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晶合金着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空气中或在保护气氛下利用纳秒或皮秒激光处理非晶合金,所述处理后的非晶合金表面具有可见光范围内的颜色;/n优选地,所述保护气氛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氮气、氦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晶合金着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空气中或在保护气氛下利用纳秒或皮秒激光处理非晶合金,所述处理后的非晶合金表面具有可见光范围内的颜色;
优选地,所述保护气氛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氮气、氦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晶合金着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利用纳秒或皮秒激光处理在非晶合金表面产生纳米多孔结构;
优选地,所述激光功率为100W以下,优选为50W以下,最优选为20W。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合金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非晶薄膜、非晶条带、非晶块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合金的成分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Zr、Cu、Al、Ni、Y、Co、La、、Ti、Mg、Ag。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对非晶合金表面进行一次或多次激光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表面处理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凤,孙永昊,白海洋,汪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