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式升降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09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感应式升降窗,涉及电动门窗,旨在解决现有的电动门窗在家长不在家中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窗框、设置于窗框内的固定窗扇以及竖直滑移连接于窗框的活动窗扇,所述窗框还连接有用于驱使活动窗扇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耦接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包括用于探测驱动装置的开关附近是否有人的运动感应器、耦接于运动感应器的控制件以及耦接于控制件的执行件,所述执行件耦接于驱动装置并通断其电源回路,所述感应装置还包括童锁开关,所述童锁开关串联于执行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感应式升降窗,其可减小儿童误操作导致的安全隐患,从而使用效果更佳。

Induction wind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感应式升降窗
本技术涉及电动门窗,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感应式升降窗。
技术介绍
窗户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通风和采光。升降窗是其中的一种,其相对平开窗在开启时因为往往占用的窗户上部空间,所以适用性和使用效果相对较佳。公告号为CN201705104U的专利-组合式电动玻璃升降窗,由固定窗、定位窗、滑动窗、玻璃和驱动装置构成,固定窗、定位窗和滑动窗的中部皆设有玻璃,驱动装置与滑动窗活动连接,所述定位窗与滑动窗之间设有驱动机构固定框,驱动装置设在驱动机构固定框内,驱动装置通过驱动齿轮与滑动窗上的齿条啮合。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升降窗,其由于增加了驱动装置,可以根据环境情况,自动开启和关闭窗户,操作相对简单,但是其使用时存在这样的问题:当大人不在家中,而家中又仅有儿童时,则自动升降窗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应式升降窗,其可减小儿童误操作导致的安全隐患,从而使用效果更佳。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感应式升降窗,包括窗框、设置于窗框内的固定窗扇以及竖直滑移连接于窗框的活动窗扇,所述窗框还连接有用于驱使活动窗扇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耦接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包括用于探测驱动装置的开关附近是否有人的运动感应器、耦接于运动感应器的控制件以及耦接于控制件的执行件,所述执行件耦接于驱动装置并通断其电源回路,所述感应装置还包括童锁开关,所述童锁开关串联于执行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家长离开家时,其可以操作童锁开关导通执行件的电路,即启用感应装置;后续当家中的儿童靠近驱动装置的开关时,其被运动感应器感应到并输出感应信号到控制件,此时控制件控制执行件断开驱动装置的电路,使其停止工作,以有效减小儿童误操作带来的危险,从而本技术具有更佳的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运动感应器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耦接于控制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来检测是否有人接近驱动装置的开关,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结构相对简单,成本相对较低,从而可以降低本技术的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件包括,比较器L,其正端耦接于运动感应器的输出端,其负端耦接有基准电压Vref;NPN型三极管,其基电极耦接于比较器L的输出端,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耦接电源Vcc;执行件串联于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运动感应器检测到有人靠近,其输出高电平,此时比较器L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导通NPN型三极管,使得执行件得电动作断开驱动装置的电路,从而防止儿童误操作驱动装置带来危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运动感应器和比较器L的正端之间正向串联有第一二极管D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第一二极管D1对运动感应器的输出信号做整流,保证比较器L的正端顺利接收高电平,保证其判定控制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执行件包括继电器KM,继电器KM的线圈串联于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常闭触点串联于驱动装置的电源回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继电器KM来对在驱动装置的电源回路通断做控制;当继电器KM的线圈得电,其常闭触点打开,从而断开驱动装置的电源回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童锁开关为手动回复开关K且串联于继电器KM的线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窗框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导向槽,两个导向槽的相向侧呈开口结构且均位于固定窗扇的前侧或后侧,所述活动窗扇的侧面固定有适配并卡入导向槽的导向滑块,至少一个所述导向槽内竖向设置有丝杆,所述导向滑块上开设有适配丝杆的螺纹孔,所述丝杆螺纹连接于螺纹孔,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于窗框且其输出轴联动丝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电机驱动丝杆,丝杆带动导向滑块沿导向槽滑动的方式来驱使活动窗扇移动,以实现窗子的启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窗框的内框沿固定有弹性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位于窗框远离固定窗扇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缓冲垫对活动窗扇和窗框做保护,减小活动窗扇和窗框直接撞击造成的损伤,并减小驱动装置驱动过度造成的损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窗框上于活动窗扇的上下方分别设置有限位报警装置,所述限位报警装置包括发声器和串联于发声器的自回复开关,所述自回复开关的触头伸过活动窗扇移动的始末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活动窗扇移动至靠近始末位置时,其抵接自回复开关的触头,开启发声器,利用发声器发出警示信号提醒用户,以减小活动窗扇移动过度的问题。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置有感应装置,感应装置包括用于探测驱动装置的开关附近是否有人的运动感应器、耦接于运动感应器的控制件以及耦接于控制件的执行件,执行件用于通断驱动装置的电源回路;当家长在离开家时,其可以启用感应装置,后续感应装置在检测到有人接近驱动装置的开关时自动切断驱动装置的电路,以减小儿童误操作带来危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局部切除示意图,主要用以展示导向槽内的结构;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的局部爆炸示意图,主要用以展示丝杆和螺纹孔的结构;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感应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以展示自回复开关的安装结构;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限位报警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系统框图。图中:1、窗框;11、导向槽;2、固定窗扇;3、活动窗扇;31、导向滑块;4、驱动装置;41、电机;42、单片机控制器;5、运动感应器;61、丝杆;62、螺纹孔;7、缓冲垫;8、限位报警装置;81、发声器;82、自回复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感应式升降窗,参照图1和图2,包括正视图呈竖向长方形的窗框1,在窗框1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窗扇2,而下部竖向滑移连接有活动窗扇3,活动窗扇3通过安装在窗框1上的驱动装置4驱动。参照图2和图3,在窗框1的两侧框边分别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11,两个导向槽11横向对称且相向侧呈开口结构;导向槽11还位于固定窗扇2朝向室内的一侧。在活动窗扇3的两端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导向滑块31,导向滑块31适配并滑移连接于导向槽11。导向槽11的长度大于两倍活动窗扇3的高度,以保证活动窗扇3可以正常开启。在其中一个导向槽11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丝杆61;在导向滑块31上开设有适配丝杆61的螺纹孔62,丝杆61穿过螺纹孔62且端部转动连接于导向槽11的端部。驱动装置4包括电机41,电机41固定于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应式升降窗,包括窗框(1)、设置于窗框(1)内的固定窗扇(2)以及竖直滑移连接于窗框(1)的活动窗扇(3),所述窗框(1)还连接有用于驱使活动窗扇(3)移动的驱动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耦接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包括用于探测驱动装置(4)的开关附近是否有人的运动感应器(5)、耦接于运动感应器(5)的控制件以及耦接于控制件的执行件,所述执行件耦接于驱动装置(4)并通断其电源回路,所述感应装置还包括童锁开关,所述童锁开关串联于执行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式升降窗,包括窗框(1)、设置于窗框(1)内的固定窗扇(2)以及竖直滑移连接于窗框(1)的活动窗扇(3),所述窗框(1)还连接有用于驱使活动窗扇(3)移动的驱动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耦接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包括用于探测驱动装置(4)的开关附近是否有人的运动感应器(5)、耦接于运动感应器(5)的控制件以及耦接于控制件的执行件,所述执行件耦接于驱动装置(4)并通断其电源回路,所述感应装置还包括童锁开关,所述童锁开关串联于执行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式升降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感应器(5)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耦接于控制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式升降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包括,
比较器L,其正端耦接于运动感应器(5)的输出端,其负端耦接有基准电压Vref;
NPN型三极管,其基电极耦接于比较器L的输出端,发射极接地,集电极耦接电源Vcc;
执行件串联于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式升降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感应器(5)和比较器L的正端之间正向串联有第一二极管D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式升降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件包括继电器KM,继电器KM的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峨克门窗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