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厂主厂房,所述电厂主厂房包括距离地面的高度为60‑70m用于支撑汽轮发电机组(10)的汽轮发电机转运层(1)以及位于所述汽轮发电机转运层(1)上方的厂房顶,所述厂房顶朝向所述汽轮发电机转运层(1)的内侧设置有行车轨道以及能够在所述行车轨道上行走并用于共同吊装所述汽轮发电机组的发电机定子的两台吊装机(2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高位布置的汽轮发电机转运层上方的厂房顶上设置两台吊装机以共同吊装发电机定子,可以解决高位布置的汽轮发电机组大部件吊装的问题,节省了土建结构的投资。
Main power 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厂主厂房
本技术涉及火力电厂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厂主厂房。
技术介绍
汽轮发电机组是火力发电厂的重要设备,包括汽轮机、发电机。汽轮机可以接收来自锅炉的高温高压蒸汽而输出扭矩到发电机,以实现发电。为了减少汽轮机与锅炉之间的管道长度及拐弯数量,汽轮机支撑为大致与锅炉等高,即锅炉的蒸汽出口与汽轮机的蒸汽入口大致等高,相应地,电厂主厂房中,汽轮发电机组运转层的高度提升到更高位置。但是汽轮发电机组高位布置后,由于汽轮机发电机组的重量较重,为此,汽轮机的安装和运输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轮发电机组高位布置后汽轮机发电机组安装和运输困难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厂主厂房,所述电厂主厂房包括距离地面的高度为60-70m的汽轮发电机转运层以及位于所述汽轮发电机转运层上方的厂房顶,所述厂房顶朝向所述汽轮发电机转运层的一侧设置有行车轨道以及能够在所述行车轨道上行走并用于共同吊装所述汽轮发电机组的发电机定子的两台吊装机。优选地,所述厂房顶距离地面高度为80-90m。优选地,所述电厂主厂房包括主框架结构,所述主框架结构包括由多个间隔设置的横梁和多个间隔设置的纵梁垂直交叉形成的转运层框架结构及支撑在所述转运层框架结构下方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垂直交叉的位置;所述转运层框架结构为所述汽轮发电机转运层的框架。优选地,所述支撑柱设置有沿纵向排列的三排,三排所述支撑柱包括位于中间的一排中间支撑柱和位于两侧的两排外墙支撑柱;所述汽轮发电机转运层上设置有检修孔,所述检修孔位于所述汽轮机转运层沿纵向方向的一端且在所述中间支撑柱和一排所述外墙支撑柱之间。优选地,所述汽轮机转运层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支撑所述汽轮发电机组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为使得所述汽轮发电机组的轴线与所述中间框架柱的排列方向一致;所述吊装机的所述行车轨迹设置为,从所述检修孔沿横向延伸到所述汽轮发电机组的轴线,然后沿所述汽轮发电机组的轴线纵向延伸到所述汽轮发电机组的安装位置。优选地,所述检修孔为矩形口,所述检修孔的横向尺寸为12m-14m,纵向尺寸为18m-20m。优选地,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垂直交叉的位置;所述检修孔为矩形口,所述检修孔由沿纵向间隔的三个支撑柱限定的纵向边缘和由沿横向间隔的两个支撑柱所限定的横向边缘形成。优选地,所述横向边缘上设置有与所述横梁和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柱固定在一起的横向剪力墙。优选地,所述检修孔的纵向边缘上设置与所述纵梁和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柱连接在一起的纵向剪力墙。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横向剪力墙和至少一个所述纵向剪力墙一体连接形成为L型剪力墙。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高位布置的汽轮发电机转运层上方的厂房顶上设置两台吊装机以共同吊装发电机定子,可以解决高位布置的汽轮发电机组大部件吊装的问题,节省了土建结构的投资。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电厂主厂房在汽轮发电机转运层的平面布置图;图2为电厂主厂房的主框架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两台吊装机并联设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汽轮发电机转运层2横梁3纵梁4支撑柱41中间支撑柱42外墙支撑柱5检修孔6横向剪力墙7纵向剪力墙8楼梯间9安装座10汽轮发电机组20吊装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另外,“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厂主厂房,如图1所示,所述电厂主厂房包括距离地面高度为60-70m(最优选为65m)的汽轮发电机转运层1以及位于所述汽轮发电机转运层1上方的厂房顶(图中未显示),所述厂房顶距离地面高度为80-90m(最优选为87m)。该厂房顶朝向所述汽轮发电机转运层1的内侧设置有行车轨道以及能够在所述行车轨道上行走并用于共同吊装所述汽轮发电机组的发电机定子的两台吊装机20(如图3所示)。汽轮发电机组最重的部件是发电机定子,因此该两台吊装机20连接在一起主要是共同吊装发电机定子。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高位布置的汽轮发电机转运层上方的厂房顶上设置两台吊装机20以共同吊装发电机定子,可以解决高位布置的汽轮发电机组大部件吊装的问题,节省了土建结构的投资。为方便汽轮发电机组10的检修,该汽轮发电机转运层1上设置有检修孔5。借此汽轮发电机组10通过该检修孔5吊装到汽轮发电机转运层1上。优选地,所述检修孔5为矩形口,该检修孔5的横向尺寸为12m-14m,纵向尺寸为18m-20m。该检修孔5的尺寸设置可以使得检修孔满足需要吊装的汽轮机、发电机的尺寸要求,且便于汽轮发电机组的安装和检修。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电厂主厂房包括主框架结构,该主框架结构包括由多个间隔设置的横梁2和多个间隔设置的纵梁3垂直交叉形成的转运层框架结构及支撑在所述转运层框架结构下方的支撑柱4,优选地,支撑柱4连接于框架纵梁3和框架横梁2的垂直交叉处。其中所述转运层框架结构为所述汽轮发电机转运层1的框架。该主框架结构还包括位于转运层框架结构下方且与所述转运层框架结构平行且间隔的其它水平框架结构,以及支撑在其它水平框架结构下方的支撑柱,在转运层框架结构与其下方的水平框架结构之间,或者其它相邻的两个水平框架结构之间,两个纵梁3之间可以填充墙体,两个横梁2之间也可以填充墙体,从而将整个主框架结构分隔为多个空间单元。当然,如果需要较大的空间,则可以减少墙体的设置,以将一些空间单元连通成一体。还有本来可以设置横梁2或纵梁3的位置,并没有设置横梁2或纵梁3,例如,检修孔5中去除了横梁2(下面将进一步描述),相应地也不需要设置墙体,从而可以分隔形成更大的空间。另外,在每个水平框架结构中以及转运层框架结构中,可以设置地板结构,以形成楼层。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柱4设置有沿纵向(图2中厂房的长度方向)排列的三排,三排所述支撑柱4包括位于中间的一排中间支撑柱41和位于两侧的两排外墙支撑柱42;所述汽轮发电机转运层1上的检修孔5位于所述汽轮发电机转运层1沿纵向方向的一端且在所述中间支撑柱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厂主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厂主厂房包括距离地面的高度为60-70m的汽轮发电机转运层(1)以及位于所述汽轮发电机转运层(1)上方的厂房顶,所述厂房顶朝向所述汽轮发电机转运层(1)的一侧设置有行车轨道以及能够在所述行车轨道上行走并用于共同吊装汽轮发电机组的发电机定子的两台吊装机(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厂主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厂主厂房包括距离地面的高度为60-70m的汽轮发电机转运层(1)以及位于所述汽轮发电机转运层(1)上方的厂房顶,所述厂房顶朝向所述汽轮发电机转运层(1)的一侧设置有行车轨道以及能够在所述行车轨道上行走并用于共同吊装汽轮发电机组的发电机定子的两台吊装机(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主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厂房顶距离地面高度为80-9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主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厂主厂房包括主框架结构,所述主框架结构包括由多个间隔设置的横梁(2)和多个间隔设置的纵梁(3)垂直交叉形成的转运层框架结构及支撑在所述转运层框架结构下方的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设置在所述横梁(2)和所述纵梁(3)垂直交叉的位置;
所述转运层框架结构为所述汽轮发电机转运层(1)的框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厂主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4)设置有沿纵向排列的三排,三排所述支撑柱(4)包括位于中间的一排中间支撑柱(41)和位于两侧的两排外墙支撑柱(42);
所述汽轮发电机转运层(1)上设置有检修孔(5),所述检修孔(5)位于所述汽轮发电机转运层(1)沿纵向方向的一端且在所述中间支撑柱(41)和一排所述外墙支撑柱(4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厂主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李大为,李毅,王树民,宋畅,刘志江,陈寅彪,严志坚,温新宇,崔光岚,刘建海,崔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陕西国华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