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块的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287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块的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包括磁性支座、支撑板和升降杆,升降杆设置在磁性支座上且在磁性支座上设置有可对升降杆进行升降的装置,支撑板设置在两个磁性支座之间,在升降杆上外套有可沿升降杆滑动的压板且压板通过一种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固定在升降杆上,压板可以与支撑板配合对保护层的厚度进行调整,通过以上设置,能对支撑板的高度进行调节,满足多种类型混凝土预制块的制作,适用性较广。

A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thickness of protective layer used in precast concrete b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块的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保护层的控制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块的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混凝土结构构件中,最外层钢筋的外缘至混凝土表面之间的混凝土层,简称保护层。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959727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构件可重复使用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包括磁性支座、压板、支撑板和固定机构,所述的支撑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磁性支座相固定,压板位于支撑板的上部且其一端与其中一个磁性支座相铰接,另一端通过固定机构与另一个磁性支座相固定,支撑板与压板之间的距离与水平钢筋的直径相吻合,所述的支撑板的高度与保护层厚度相一致。但是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和压板的高度是固定的,只能针对一种类型的混凝土预制块进行保护层的制作,需要制作其他的类型的混凝土预制块的保护层时则需要更换该装置,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块的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能对支撑板的高度进行调节,满足多种类型混凝土预制块的制作,适用性较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块的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包括磁性支座、支撑板和升降杆,所述磁性支座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磁性支座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撑板的两端,所述磁性支座内开设有升降槽且所述升降槽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升降杆穿插设置于所述升降槽内,所述升降杆的下方局部开设有齿槽,所述磁性支座上穿设有与所述磁性支座呈转动配合的旋杆且所述旋杆穿透于所述放置槽,所述旋杆上外套固定有齿轮且所述齿轮布置于所述放置槽内,所述齿轮与齿槽相啮合,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卡槽一且所述支撑板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卡槽一相连通的弧形槽一,所述卡槽一内设置有与所述卡槽一呈滑动配合的封闭块一,所述卡槽一内设置有多个弹簧一且所述弹簧一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卡槽一的底部和封闭块一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升降杆之间设置有多个压板,所述压板外套于两个所述升降杆上且所述压板与所述升降杆呈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杆上开设有多个插口一,所述压板上对称开设有插孔二,所述插孔二内穿插设置有与所述插孔一和插孔二呈穿插配合的插销,所述压板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开设有卡槽二且所述压板上对称开设有弧形槽二,所述弧形槽一与所述弧形槽二相连通,所述卡槽二内设置有与所述卡槽二呈滑动配合的封闭块二,所述卡槽二内设置有多个弹簧二且所述弹簧二的两端分别所述卡槽二的底部和封闭块二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根据混凝土预支块的规格确定保护层的厚度,根据保护层的厚度,对支撑板上方压板的数量进行控制,由于压板与升降杆滑动配合且升降杆穿插于磁性支座上开设的升降槽内,与升降槽相连通的放置槽内设置有齿轮且穿设在磁性支座上的旋杆穿过齿轮,旋杆与齿轮固定且齿轮与升降杆上开设的齿槽相啮合,只需要将插销插入插口一和插口二内,这样就会将压板固定在升降杆上,随后转动旋杆,旋杆转动就会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槽啮合,升降杆就会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根据保护层的厚度要求,取下穿插在下方压板上的插销,下方的压板就会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当最下方的压板抵触到支撑板的上端面时,由于开设在支撑板上的弧形槽一与开设在支撑板内的卡槽一相连通且设置在卡槽一内的封闭块一通过弹簧一与卡槽一的底部进行连接,钢筋未放入弧形槽一时,封闭块一的上端面与支撑板的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而开设在压板上的弧形槽二与开设在压板上的卡槽二相连通且设置在卡槽二内的封闭块二通过弹簧二与卡槽二的底部连接,封闭块二未受到钢筋挤压时,封闭块二远离弹簧二的端面与压板的两侧端面处于同一平面内,通过封闭块一和封闭块二可以对弧形槽一和弧形槽二进行封闭,避免在进行保护层浇灌时,混凝土从弧形槽一和弧形槽二漏出,保证保护层浇灌的效果,由于封闭块一和封闭块二分别与支撑板的上端面和压板的侧面处于同一平面内,从而压板抵触到支撑板时,封闭块一和封闭块二可以对支撑板和压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填补,避免出现漏浆的现象,当支撑板上放置的压板数量确定后,正向转动旋杆,升降杆竖直向上移动,与升降杆通过插销固定连接的压板也会竖直向上移动,当升降杆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停止旋杆的转动,将混凝土预支块上的钢筋放置在未与升降杆固定连接且位于支撑板最上方的压板上的上方弧形槽二内,钢筋放入时,钢筋会给该压板上方的封闭块二一个向下的压力,该封闭块二就会向卡槽二内移动,弹簧二处于压缩状态,反向转动旋杆,从而升降杆向下移动,升降杆向下移动就会带动与升降杆固定连接的压板一起向下移动,与升降杆固定连接且位于最下方的压板上的下方弧形槽二就会卡在钢筋上,此时与升降杆固定连接且位于最下方的压板上的下方封闭块就像该压板的卡槽二内移动,该压板内的弹簧二就会收缩,此时未与升降杆固定连接且位于支撑板最上方的压板上的上方弧形槽二和与升降杆固定连接且位于最下方的压板上的下方弧形槽二会将钢筋压紧,通过以上设置,可以对不同厚度的保护层进行浇灌,适用范围广且可重复利用。作为优选,所述旋杆远离所述齿轮的一端固定有旋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柄方便工作人员转动旋杆,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升降杆进行调整。作为优选,所述封闭块二远离所述弹簧二的端面上固定有密封垫。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垫可以对封闭块二与封闭块一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也可以对两个相邻封闭块二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避免混凝土浆水从缝隙中流出。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杆上设置有刻度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刻度条可以对保护层的厚度进行把控。作为优选,所述磁性支座上开设有多个连接槽且所述连接槽内穿插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为工字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个磁性支座相互贴合,此时两个连接槽相对应,随后将工字型的连接块穿插进两个连接槽内,从而实现对两个磁性支座的连接和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用于展示连接块和连接槽位置关系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用于展示插销所在位置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用于展示压板和支撑板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磁性支座;2、支撑板;3、升降杆;4、升降槽;5、放置槽;6、齿槽;7、旋杆;8、齿轮;9、卡槽一;10、弧形槽一;11、封闭块一;12、弹簧一;13、压板;14、插口一;15、插孔二;16、插销;17、卡槽二;18、弧形槽二;19、封闭块二;20、弹簧二;21、旋柄;22、密封垫;23、刻度条;24、连接槽;25、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见图1至4,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块的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包括磁性支座1、支撑板2和升降杆3,磁性支座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磁性支座1分别固定于支撑板2的两端,磁性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块的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性支座(1)、支撑板(2)和升降杆(3),所述磁性支座(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磁性支座(1)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撑板(2)的两端,所述磁性支座(1)内开设有升降槽(4)且所述升降槽(4)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放置槽(5),所述升降杆(3)穿插设置于所述升降槽(4)内,所述升降杆(3)的下方局部开设有齿槽(6),所述磁性支座(1)上穿设有与所述磁性支座(1)呈转动配合的旋杆(7)且所述旋杆(7)穿透于所述放置槽(5),所述旋杆(7)上外套固定有齿轮(8)且所述齿轮(8)布置于所述放置槽(5)内,所述齿轮(8)与齿槽(6)相啮合,所述支撑板(2)上开设有卡槽一(9)且所述支撑板(2)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卡槽一(9)相连通的弧形槽一(10),所述卡槽一(9)内设置有与所述卡槽一(9)呈滑动配合的封闭块一(11),所述卡槽一(9)内设置有多个弹簧一(12)且所述弹簧一(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卡槽一(9)的底部和封闭块一(1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升降杆(3)之间设置有多个压板(13),所述压板(13)外套于两个所述升降杆(3)上且所述压板(13)与所述升降杆(3)呈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杆(3)上开设有多个插口一(14),所述压板(13)上对称开设有插孔二(15),所述插孔二(15)内穿插设置有与所述插孔一和插孔二(15)呈穿插配合的插销(16),所述压板(13)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开设有卡槽二(17)且所述压板(13)上对称开设有弧形槽二(18),所述弧形槽一(10)与所述弧形槽二(18)相连通,所述卡槽二(17)内设置有与所述卡槽二(17)呈滑动配合的封闭块二(19),所述卡槽二(17)内设置有多个弹簧二(20)且所述弹簧二(20)的两端分别所述卡槽二(17)的底部和封闭块二(19)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块的保护层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性支座(1)、支撑板(2)和升降杆(3),所述磁性支座(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磁性支座(1)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撑板(2)的两端,所述磁性支座(1)内开设有升降槽(4)且所述升降槽(4)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放置槽(5),所述升降杆(3)穿插设置于所述升降槽(4)内,所述升降杆(3)的下方局部开设有齿槽(6),所述磁性支座(1)上穿设有与所述磁性支座(1)呈转动配合的旋杆(7)且所述旋杆(7)穿透于所述放置槽(5),所述旋杆(7)上外套固定有齿轮(8)且所述齿轮(8)布置于所述放置槽(5)内,所述齿轮(8)与齿槽(6)相啮合,所述支撑板(2)上开设有卡槽一(9)且所述支撑板(2)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卡槽一(9)相连通的弧形槽一(10),所述卡槽一(9)内设置有与所述卡槽一(9)呈滑动配合的封闭块一(11),所述卡槽一(9)内设置有多个弹簧一(12)且所述弹簧一(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卡槽一(9)的底部和封闭块一(1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升降杆(3)之间设置有多个压板(13),所述压板(13)外套于两个所述升降杆(3)上且所述压板(13)与所述升降杆(3)呈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杆(3)上开设有多个插口一(14),所述压板(13)上对称开设有插孔二(15),所述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周跃影徐华良金乔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歌山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