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燕尾槽型保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79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燕尾槽型保温板,包括基层、第一保温层、隔热阻燃层、第二保温层、饰面层;所述基层的下表面设有下端宽的梯形凸起,所述基层的上表面设有下端宽的梯形凹槽,所述第一保温层覆盖在基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保温层的下表面渗入基层上表面的梯形凹槽中,所述第一保温层的上表面设有梯形凹槽,所述隔热阻燃层覆盖在第一保温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二保温层覆盖在隔热阻燃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二保温层的下端渗入在隔热阻燃层的上表面的梯形凹槽中,所述第二保温层的上表面覆盖有饰面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强各层之间的连接力,防止各层之间分层,提高使用寿命。

A kind of dovetail type heat preservation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燕尾槽型保温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修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燕尾槽型保温板。
技术介绍
:建筑的保温系统可以分为外保温系统和内保温系统,外保温系统通过将保温材料敷设在整个建筑的外墙表面从而对内部环境进行保温,内保温系统通过将保温材料敷设在单个独立房间的墙体内侧表面从而对建筑内部环境进行保温。其在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保温板进行覆盖的墙体表面,从而对建筑进行隔热保温。保温板说的通俗易懂就是给楼房保温用的板子,现有的保温板它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加上其他的原辅料与聚含物,通过加热混合同时注入催化剂,然后挤塑压出成型而制造的硬质泡沫塑料板;此类板材结构功能单一,隔热保温效果差;为提高保温板的整体效果,现有做法是将多种材料通过多层复合,使得其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现有的复合保温板通常为采用多种材料直接粘接在一起,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分层,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的一种燕尾槽型保温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燕尾槽型保温板,包括基层、第一保温层、隔热阻燃层、第二保温层、饰面层;所述基层采用发泡水泥制成,所述基层的下表面设有下端宽的梯形凸起,所述基层的上表面设有下端宽的梯形凹槽,所述第一保温层覆盖在基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保温层采用聚氨酯发泡制成,所述第一保温层的下表面渗入基层上表面的梯形凹槽中,所述第一保温层的上表面设有梯形凹槽,所述隔热阻燃层覆盖在第一保温层的上表面,所述隔热阻燃层采用岩棉制成,所述隔热阻燃层的下端嵌入在第一保温层的上表面的梯形凹槽中,所述第二保温层覆盖在隔热阻燃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二保温层采用聚氨酯发泡制成,所述第二保温层的下端渗入在隔热阻燃层的上表面的梯形凹槽中,所述第二保温层的上表面覆盖有饰面层,所述饰面层采用石膏板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基层的一侧设有梯形突出部,所述基层的另一侧设有梯形凹陷部,所述梯形突出部与梯形凹陷部的位置对应且梯形突出部能够穿插在相邻保温板的梯形凹陷部实现拼装。进一步的,所述基层、第一保温层、隔热阻燃层、第二保温层、饰面层组合的总厚度为70-100mm。进一步的,所述饰面层的厚度为2-3mm。进一步的,所述梯形凸起的凸出高度为8-10mm,所述梯形凹槽的凹陷深度为8-10mm。进一步的,所述梯形突出部的凸出高度为8-10mm,所述梯形凹陷部的凹陷深度为8-10mm,所述梯形突出部及梯形凹陷部的最大宽度小于基层的厚度。进一步的,所述基层的厚度为15-20mm进一步的,所述梯形凸起与相邻的梯形凸起中心之间的间距大于梯形凸起的中心宽度,所述梯形凹槽与相邻的梯形凹槽之间的间距大于梯形凹槽的中心宽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各层之间组合,提高保温板的复合性能,不同材料层之间设有梯形凸起和梯形凹槽进行咬合配合,增强各层之间的连接力,防止各层之间分层,提高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燕尾槽型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基层,2-第一保温层,3-隔热阻燃层,4-第二保温层,5-饰面层,11-梯形凸起,12-梯形凹槽,13-梯形突出部,14-梯形凹陷部。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燕尾槽型保温板,包括基层1、第一保温层2、隔热阻燃层3、第二保温层4、饰面层5;所述基层1采用发泡水泥制成,所述基层1的下表面设有下端宽的梯形凸起11,所述基层1的上表面设有下端宽的梯形凹槽12,所述第一保温层2覆盖在基层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保温层2采用聚氨酯发泡制成,所述第一保温层2的下表面渗入基层1上表面的梯形凹槽12中,所述第一保温层2的上表面设有梯形凹槽12,所述隔热阻燃层3覆盖在第一保温层2的上表面,所述隔热阻燃层3采用岩棉制成,所述隔热阻燃层3的下端嵌入在第一保温层2的上表面的梯形凹槽12中,所述第二保温层4覆盖在隔热阻燃层3的上表面,所述第二保温层4采用聚氨酯发泡制成,所述第二保温层4的下端渗入在隔热阻燃层3的上表面的梯形凹槽12中,所述第二保温层4的上表面覆盖有饰面层5,所述饰面层5采用石膏板制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各层之间组合,提高保温板的复合性能,不同材料层之间设有梯形凸起11和梯形凹槽12进行咬合配合,增强各层之间的连接力,防止各层之间分层,提高使用寿命。具体的,所述基层1的一侧设有梯形突出部13,所述基层1的另一侧设有梯形凹陷部14,所述梯形突出部13与梯形凹陷部14的位置对应且梯形突出部13能够穿插在相邻保温板的梯形凹陷部14实现拼装。通过梯形突出部13与梯形凹陷部14相互穿插咬合,能够使得拼接安装的相邻保温板之间更加牢固,增加保温板拼接后的整体强度,防止保温板之间形成拼接缝及拼接台阶,减少后期修补量。具体的,所述基层1、第一保温层2、隔热阻燃层3、第二保温层4、饰面层5组合的总厚度为70-100mm。具体的,所述饰面层5的厚度为2-3mm。具体的,所述梯形凸起11的凸出高度为8-10mm,所述梯形凹槽12的凹陷深度为8-10mm。具体的,所述梯形突出部13的凸出高度为8-10mm,所述梯形凹陷部14的凹陷深度为8-10mm,所述梯形突出部13及梯形凹陷部14的最大宽度小于基层1的厚度。使得制作方便,降低制作工艺难度。具体的,所述基层1的厚度为15-20mm。具体的,所述梯形凸起11与相邻的梯形凸起11中心之间的间距大于梯形凸起11的中心宽度,所述梯形凹槽12与相邻的梯形凹槽12之间的间距大于梯形凹槽12的中心宽度。相邻梯形凸起11或者梯形凹槽12的间距大于梯形凸起11或者梯形凹槽12的宽度,能够方便制作过程中脱模,提高产品良品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特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燕尾槽型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第一保温层(2)、隔热阻燃层(3)、第二保温层(4)、饰面层(5);所述基层(1)采用发泡水泥制成,所述基层(1)的下表面设有下端宽的梯形凸起(11),所述基层(1)的上表面设有下端宽的梯形凹槽(12),所述第一保温层(2)覆盖在基层(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保温层(2)采用聚氨酯发泡制成,所述第一保温层(2)的下表面渗入基层(1)上表面的梯形凹槽(12)中,所述第一保温层(2)的上表面设有梯形凹槽(12),所述隔热阻燃层(3)覆盖在第一保温层(2)的上表面,所述隔热阻燃层(3)采用岩棉制成,所述隔热阻燃层(3)的下端嵌入在第一保温层(2)的上表面的梯形凹槽(12)中,所述第二保温层(4)覆盖在隔热阻燃层(3)的上表面,所述第二保温层(4)采用聚氨酯发泡制成,所述第二保温层(4)的下端渗入在隔热阻燃层(3)的上表面的梯形凹槽(12)中,所述第二保温层(4)的上表面覆盖有饰面层(5),所述饰面层(5)采用石膏板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燕尾槽型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第一保温层(2)、隔热阻燃层(3)、第二保温层(4)、饰面层(5);所述基层(1)采用发泡水泥制成,所述基层(1)的下表面设有下端宽的梯形凸起(11),所述基层(1)的上表面设有下端宽的梯形凹槽(12),所述第一保温层(2)覆盖在基层(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保温层(2)采用聚氨酯发泡制成,所述第一保温层(2)的下表面渗入基层(1)上表面的梯形凹槽(12)中,所述第一保温层(2)的上表面设有梯形凹槽(12),所述隔热阻燃层(3)覆盖在第一保温层(2)的上表面,所述隔热阻燃层(3)采用岩棉制成,所述隔热阻燃层(3)的下端嵌入在第一保温层(2)的上表面的梯形凹槽(12)中,所述第二保温层(4)覆盖在隔热阻燃层(3)的上表面,所述第二保温层(4)采用聚氨酯发泡制成,所述第二保温层(4)的下端渗入在隔热阻燃层(3)的上表面的梯形凹槽(12)中,所述第二保温层(4)的上表面覆盖有饰面层(5),所述饰面层(5)采用石膏板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燕尾槽型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的一侧设有梯形突出部(13),所述基层(1)的另一侧设有梯形凹陷部(14),所述梯形突出部(13)与梯形凹陷部(14)的位置对应且梯形突出部(13)能够穿插在相邻保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炳静陈光李宝宏魏晓蒙
申请(专利权)人:苍龙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