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抛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2209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重型抛动装置,包括动力机构、传动机构以及框架;所述主传动机构包括抛动主传动轴以及设置在所述抛动主传动轴两端的第一凸轮;所述第一支座与第一关节轴承连接,第二支座与第二关节轴承连接,第三支座与第三关节轴承连接,第四支座与第四关节轴承连接;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关节轴承与所述第三关节轴承;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分别与所述框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连杆机构原理,将垂直负载的重物,进行上下抛动;其负载大,可载重1500KG;跨度可达1.9米;能够提高单次清洗的效率;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和调整。

A heavy throw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型抛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清洗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重型抛动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方便对工件进行反复的冲洗,在清洗设备中需要运用抛动装置。工件的运动方式主要包括滚动和直线的抛动,在直线抛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到抛动装置带动工件进行运动。但是现有的抛动装置无法承载1600KG且跨度2米的多工位抛动,且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安装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重型抛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抛动装置承载较低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重型抛动装置,包括动力机构、传动机构以及框架;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传动机构和从传动机构;所述主传动机构包括抛动主传动轴以及设置在所述抛动主传动轴两端的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设有孔、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孔、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形成三角形结构;所述从传动机构包括抛动从传动轴以及设置在所述抛动从传动轴两端的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设有孔、第三支座和第四支座,所述孔、第三支座和第四支座形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支座与第一关节轴承连接,第二支座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型抛动装置,包括动力机构、传动机构以及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传动机构和从传动机构;/n所述主传动机构包括抛动主传动轴以及设置在所述抛动主传动轴两端的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设有孔、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孔、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形成三角形结构;/n所述从传动机构包括抛动从传动轴以及设置在所述抛动从传动轴两端的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设有孔、第三支座和第四支座,所述孔、第三支座和第四支座形成三角形结构;/n所述第一支座与第一关节轴承连接,第二支座与第二关节轴承连接,第三支座与第三关节轴承连接,第四支座与第四关节轴承连接;/n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关节轴承与所述第三关节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型抛动装置,包括动力机构、传动机构以及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传动机构和从传动机构;
所述主传动机构包括抛动主传动轴以及设置在所述抛动主传动轴两端的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设有孔、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孔、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形成三角形结构;
所述从传动机构包括抛动从传动轴以及设置在所述抛动从传动轴两端的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设有孔、第三支座和第四支座,所述孔、第三支座和第四支座形成三角形结构;
所述第一支座与第一关节轴承连接,第二支座与第二关节轴承连接,第三支座与第三关节轴承连接,第四支座与第四关节轴承连接;
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关节轴承与所述第三关节轴承;第二关节轴承与第一顶升杆连接;第四关节轴承与第二顶升杆连接;所述第一顶升杆与第一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顶升杆与第二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分别与所述框架连接;
所述第一凸轮上连接有曲柄连杆,所述动力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华田晓波李建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台姆超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