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件化的充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176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柜本体以及布置在充电柜本体内的交流组件、整流组件、直流组件和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和整流组件布置在充电柜本体的上部,且整流组件位于控制组件的后方;直流组件和交流组件布置在充电柜本体的下部,且交流组件位于直流组件下方;交流组件和直流组件所包含的电器元件采用铜排连接;控制组件所包含的第三电器元件组通过对插端子和电缆连接交流组件和直流组件;充电柜本体设有进风窗口和出风窗口,并具有道用于带走整流组件和控制组件产生的热量的第一导向风道和用于带走直流组件和交流组件产生的热量的第二导向风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大大提高充电设备在生产、测试和维护等过程的使用效率。

A component charg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件化的充电设备
本技术属于直流充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组件化的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充电设备内部结构除整流组件功能相对独立外,其它电气设备并没有在功能上明显划分开,因此,存在以下缺陷:装配时不能并行作业,交叉作业导致工艺编制复杂,工艺性差;电器元件之间配线复杂,失误率高;生产中需要在最后装配完后才能进行测试,测试效率低,且问题查找及追踪困难;后期维护人员多采用更换器件的简单方式,不利于深入分析故障原因;内部电器元件种类繁多,接口多样,导致备用零件管理和使用困难,进而对后续的设备运营带来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组件化和高防护特点的充电设备,以提高充电设备在生产、测试和维护等过程的使用效率。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柜本体以及布置在充电柜本体内的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包括交流组件、整流组件、直流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和整流组件布置在充电柜本体的上部,且整流组件位于控制组件的后方;所述直流组件和交流组件布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柜本体以及布置在充电柜本体内的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包括交流组件、整流组件、直流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和整流组件布置在充电柜本体的上部,且整流组件位于控制组件的后方;所述直流组件和交流组件布置在充电柜本体的下部,且交流组件位于直流组件下方;/n所述交流组件包括第一壳体以及布置在第一壳体内的第一电器元件组;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通风结构;所述第一电器元件组所包含的电器元件采用铜排连接;所述交流组件通过进线铜排组和电缆连接三相交流电源,通过出线铜排组和电缆连接整流组件;/n所述直流组件包括第二壳体以及布置在第二壳体内的第二电器元件组;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柜本体以及布置在充电柜本体内的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包括交流组件、整流组件、直流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和整流组件布置在充电柜本体的上部,且整流组件位于控制组件的后方;所述直流组件和交流组件布置在充电柜本体的下部,且交流组件位于直流组件下方;
所述交流组件包括第一壳体以及布置在第一壳体内的第一电器元件组;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通风结构;所述第一电器元件组所包含的电器元件采用铜排连接;所述交流组件通过进线铜排组和电缆连接三相交流电源,通过出线铜排组和电缆连接整流组件;
所述直流组件包括第二壳体以及布置在第二壳体内的第二电器元件组;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通风结构;所述第二电器元件组按功能分区布置,包括直流输出电路区、直流泄放回路区、控制和测量回路区;直流输出电路区所包含的电器元件采用铜排连接;所述直流组件通过进线铜排组和电缆连接整流组件,通过出线铜排组和电缆连接直流负载;
所述整流组件包括进风罩、整流模块、支撑导轨和出风罩,所述进风罩和出风罩分别与充电柜本体的两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整流模块配置有多个并联的整流子模块,并通过支撑导轨固定于进风罩和出风罩之间;所述整流模块通过对插端子和电缆连接交流组件和直流组件;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三壳体以及布置于第三壳体内的第三电器元件组;所述第三壳体上设有第三通风结构;所述第三电器元件组内的电器元件通过对插端子和电缆连接交流组件和直流组件;
所述充电柜本体的一侧壁设有进风窗口,与其相对的另一侧壁设有出风窗口;所述充电柜本体内具有两类导向风道:第一导向风道用于供低温风从进风窗口上部进入,经整流组件和控制组件后,从出风窗口排出,以带走整流组件和控制组件产生的热量;第二导向风道用于供低温风从进风窗口下部进入,经直流组件和交流组件后,从出风窗口排出,以带走直流组件和交流组件产生的热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组件、整流组件、直流组件和控制组件均采用抽屉式安装方式,通过支撑导轨固定在充电柜本体相应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窗口布置在充电柜本体的侧壁上部;所述进风窗口和出风窗口均为百叶结构;所述整流组件的出风罩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刘国鹏周一心顾进飞窦胜余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能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