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GV无线充电装置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2176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4: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AGV无线充电装置和系统,由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一励磁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组成的发射端谐振网络和由第四电感、第五电感、第六电感、第二励磁电感、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组成的接收端谐振网络,由于采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辐射和电磁干扰较小,输出电流经过滤波网络,并且接收端负载与发射线圈的电流独立,电流变化过程平滑,避免了谐振网络副边电流突变,充电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较高,解决了现有的AGV无线充电系统采用的全桥LC无线充电系统,谐振网络部分副边电流突变比较明显,突变的电流容易缩短蓄电池寿命的技术问题。

An AGV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an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GV无线充电装置和系统
本申请涉及无线电能传输
,特别涉及一种AGV无线充电装置和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智能化发展,AGV(AutomatedGuidedVehicle)小车成为智能工厂、智能车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已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化工、医药、物流等多个行业,替代人工进行装载、搬运、卸载等工作,实现了车间物流的自动化。AGV小车按充电器的连接方法,可分为接触式充电和无线充电,接触式充电即所有充电回路需要用电缆和充电触头将车辆与供电系统连接,以便可以直接对其进行充电。接触式充电可提供较大的充电电流,以实现快速充电,但其不适用于频繁的随机充电,且存在充电触头磨损,需要定期更换,并且可能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火花,存在安全隐患。而无线充电即非接触充电装置,不需要用电缆将车辆与供电系统连接,无需充电触头,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能够从根本上消除接触式充电方法带来的弊端,更加安全,适用性更广。现有的AGV无线充电系统采用全桥LC无线充电系统,其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发射端逆变电路采用LC谐振网络,接收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GV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发射端整流滤波电路、功率全桥逆变电路、发射端谐振电路、接收端谐振电路、全桥整流电路、蓄电池电路、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n所述发射端谐振电路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一励磁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n所述接收端谐振电路包括第四电感、第五电感、第六电感、第二励磁电感、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n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一电阻串联后与所述第一电容形成第一串联回路;/n所述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二电感串联成第一串联支路;/n所述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GV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发射端整流滤波电路、功率全桥逆变电路、发射端谐振电路、接收端谐振电路、全桥整流电路、蓄电池电路、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
所述发射端谐振电路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一励磁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
所述接收端谐振电路包括第四电感、第五电感、第六电感、第二励磁电感、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
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一电阻串联后与所述第一电容形成第一串联回路;
所述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二电感串联成第一串联支路;
所述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第三电感串联成第二串联支路;
所述第一串联支路、所述第二串联支路和所述第一串联回路并联;
所述第四电感与所述第四电阻串联后与所述第四电容形成第二串联回路;
所述第五电容、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五电感串联成第三串联支路;
所述第六电容、所述第六电阻和所述第三电感串联成第四串联支路;
所述第三串联支路、所述第四串联支路和所述第一串联回路并联;
所述第一励磁电感与所述第二励磁电感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GV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桥整流电路为由第一同步整流管、第二同步整流管、第三同步整流管和第四同步整流管构成的功率全桥同步整流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GV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射端控制电路、接收端控制电路和无线通信电路;
所述发射端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主控芯片、第一辅助供电电源和第一光耦隔离驱动电路;
所述第一辅助供电电源和所述第一光耦隔离驱动电路均与所述第一主控芯片电连接;
所述接收端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主控芯片、第二辅助供电电源和第二光耦隔离驱动电路;
所述第二辅助供电电源和所述第二光耦隔离驱动电路均与所述第二主控芯片电连接;
所述第一主控芯片和所述第二主控芯片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电路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光耦隔离驱动电路与所述功率全桥逆变电路电连接;
所述第二光耦隔离驱动电路与所述功率全桥同步整流电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GV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RS485/CAN通信模块;
所述接收端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RS485/CAN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RS485/CAN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一主控芯片电连接;
所述第二RS485/CAN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主控芯片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忠林佳庆李优新张俊李勉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