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脱离的同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2050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止脱离的同轴连接器,包括同轴连接器主体、第一移动套筒、限位珠、第二通孔和第二移动套筒,所述同轴连接器主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移动套筒和限位珠均设置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通孔开设在第二连接轴上,所述第一连接轴右端面和第二连接轴左端面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二移动套筒内侧左右端均设置在第二滑槽内,所述同轴连接器主体外侧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连接框贯穿同轴连接器主体侧面,所述限位块设置在第一通孔内。该可防止脱离的同轴连接器,将主从动轴插入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上,向内侧按压连接框,使限位块卡在连接槽上,随后通过第二移动套筒套住连接框,起到方便安装的目的。

A coaxial connector that can prevent s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止脱离的同轴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同轴连接器
,具体为一种可防止脱离的同轴连接器。
技术介绍
同轴连接器指连接两个轴的端部所用到的零件,以保证两个轴的中心线在同一轴线上,一般用来连接主动轴与从动轴,将主动轴的旋转运动传递给从动轴。现在市场采用传统的同轴连接器,在工作中主从动轴可能从同轴连接器上脱落,且不方便将同轴连接器安装在主从动轴上。因此,需要一种可防止脱离的同轴连接器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脱离的同轴连接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同轴连接器,在工作中主从动轴可能从同轴连接器上脱落,且不方便将同轴连接器安装在主从动轴上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防止脱离的同轴连接器,包括同轴连接器主体、第一移动套筒、限位珠、第二通孔和第二移动套筒,所述同轴连接器主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同时第一连接轴设置在第二连接轴左侧,所述第一连接轴左端面和第二连接轴右端面均开设有连接孔和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设置在连接孔外侧,同时第一连接轴右端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一移动套筒和限位珠均设置在第一滑槽内,且限位珠设置在第一移动套筒内侧,同时第一移动套筒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同轴连接器主体上,所述第二通孔开设在第二连接轴上,且第二通孔设置在第二连接轴上连接孔左端,同时第二通孔内设置有固定杆,所述第一连接轴右端面和第二连接轴左端面均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设置在固定杆外侧,所述第二移动套筒设置在同轴连接器主体外侧面,且第二移动套筒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二移动套筒内侧左右端均设置在第二滑槽内,且第二滑槽开设在同轴连接器主体外侧面上,所述同轴连接器主体外侧面开设有收纳槽,且收纳槽设置在第二移动套筒右侧,同时收纳槽内设置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贯穿同轴连接器主体侧面,且连接框内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在第一通孔内,且限位块设置在连接槽外侧。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与同轴连接器主体均构成伸缩结构,且第一连接轴右端和第二连接轴左端均呈矩形。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套筒与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均构成伸缩结构,且第一移动套筒设置有两个。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呈“[”形,且固定杆与第二连接轴构成伸缩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移动套筒与同轴连接器主体构成滑动机构,且第二移动套筒内径等于同轴连接器主体外径。优选的,所述限位块长度等于连接槽长度,且限位块关于同轴连接器主体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防止脱离的同轴连接器,(1)设置有限位珠,在限位珠的作用下,使限位珠卡住转轴上的卡槽,在工作中,主从动轴不会从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上取下;(2)设置有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第一移动套筒和限位块,将主从动轴插入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上,随后通过螺丝将第一移动套筒固定在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上,以固定住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随后向内侧按压连接框,使限位块卡在连接槽上,已将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连接一起,随后通过第二移动套筒套住连接框,再通过螺丝穿过固定槽固定住第二移动套筒,起到方便安装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同轴连接器主体、第二连接轴、固定杆和限位块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同轴连接器主体,2、第一通孔,3、第一连接轴,4、第二连接轴,5、连接孔,6、第一滑槽,7、第一移动套筒,8、固定螺栓,9、限位珠,10、限位孔,11、第二通孔,12、固定杆,13、连接槽,14、第二移动套筒,15、第二滑槽,16、固定槽,17、收纳槽,18、连接框,19、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防止脱离的同轴连接器,根据图1、图4和图5,同轴连接器主体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且第一通孔2内设置有第一连接轴3和第二连接轴4,同时第一连接轴3设置在第二连接轴4左侧,第一连接轴3和第二连接轴4与同轴连接器主体1均构成伸缩结构,且第一连接轴3右端和第二连接轴4左端均呈矩形,安装时,可使第一连接轴3右端或者第二连接轴4缩回到同轴连接器主体1内,以方便安装主从动轴,第一连接轴3左端面和第二连接轴4右端面均开设有连接孔5和第一滑槽6,且第一滑槽6设置在连接孔5外侧,同时第一连接轴3右端面开设有限位孔10,第一移动套筒7和限位珠9均设置在第一滑槽6内,且限位珠9设置在第一移动套筒7内侧,限位珠9不会从第一滑槽6内脱离,同时第一移动套筒7通过固定螺栓8固定在同轴连接器主体1上,第一移动套筒7与第一连接轴3和第二连接轴4均构成伸缩结构,且第一移动套筒7设置有两个,第一移动套筒7顶着限位珠9,使限位珠9卡在主从动轴上的卡槽内。根据图1、图2和图3,第二通孔11开设在第二连接轴4上,且第二通孔11设置在第二连接轴4上连接孔5左端,同时第二通孔11内设置有固定杆12,固定杆12呈“[”形,且固定杆12与第二连接轴4构成伸缩结构,固定杆12插入限位孔10内,以加强第一连接轴3和第二连接轴4的连接,第一连接轴3右端面和第二连接轴4左端面均开设有连接槽13,且连接槽13设置在固定杆12外侧,第二移动套筒14设置在同轴连接器主体1外侧面,且第二移动套筒14上开设有固定槽16,第二移动套筒14与同轴连接器主体1构成滑动机构,且第二移动套筒14内径等于同轴连接器主体1外径,第二移动套筒14套住连接框18,对连接框18固定住,使限位块19能够卡在连接槽13内,以加强第一连接轴3和第二连接轴4之间的连接,第二移动套筒14内侧左右端均设置在第二滑槽15内,且第二滑槽15开设在同轴连接器主体1外侧面上,同轴连接器主体1外侧面开设有收纳槽17,且收纳槽17设置在第二移动套筒14右侧,同时收纳槽17内设置有连接框18,连接框18贯穿同轴连接器主体1侧面,且连接框18内端设置有限位块19,限位块19设置在第一通孔2内,且限位块19设置在连接槽13外侧,限位块19长度等于连接槽13长度,且限位块19关于同轴连接器主体1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在限位块19的作用下,以加强第一连接轴3和第二连接轴4之间的连接。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可防止脱离的同轴连接器时,将主从动轴分别插入第一连接轴3和第二连接轴4上,向内侧按压第一移动套筒7,使第一移动套筒7顶着限位珠9卡入主从动轴上的卡槽内,此时,第二连接轴4上的固定杆12插入第一连接轴3上的限位孔10内,以加强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防止脱离的同轴连接器,包括同轴连接器主体(1)、第一移动套筒(7)、限位珠(9)、第二通孔(11)和第二移动套筒(14),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连接器主体(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且第一通孔(2)内设置有第一连接轴(3)和第二连接轴(4),同时第一连接轴(3)设置在第二连接轴(4)左侧,所述第一连接轴(3)左端面和第二连接轴(4)右端面均开设有连接孔(5)和第一滑槽(6),且第一滑槽(6)设置在连接孔(5)外侧,同时第一连接轴(3)右端面开设有限位孔(10),所述第一移动套筒(7)和限位珠(9)均设置在第一滑槽(6)内,且限位珠(9)设置在第一移动套筒(7)内侧,同时第一移动套筒(7)通过固定螺栓(8)固定在同轴连接器主体(1)上,所述第二通孔(11)开设在第二连接轴(4)上,且第二通孔(11)设置在第二连接轴(4)上连接孔(5)左端,同时第二通孔(11)内设置有固定杆(12),所述第一连接轴(3)右端面和第二连接轴(4)左端面均开设有连接槽(13),且连接槽(13)设置在固定杆(12)外侧,所述第二移动套筒(14)设置在同轴连接器主体(1)外侧面,且第二移动套筒(14)上开设有固定槽(16),所述第二移动套筒(14)内侧左右端均设置在第二滑槽(15)内,且第二滑槽(15)开设在同轴连接器主体(1)外侧面上,所述同轴连接器主体(1)外侧面开设有收纳槽(17),且收纳槽(17)设置在第二移动套筒(14)右侧,同时收纳槽(17)内设置有连接框(18),所述连接框(18)贯穿同轴连接器主体(1)侧面,且连接框(18)内端设置有限位块(19),所述限位块(19)设置在第一通孔(2)内,且限位块(19)设置在连接槽(13)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止脱离的同轴连接器,包括同轴连接器主体(1)、第一移动套筒(7)、限位珠(9)、第二通孔(11)和第二移动套筒(14),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连接器主体(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且第一通孔(2)内设置有第一连接轴(3)和第二连接轴(4),同时第一连接轴(3)设置在第二连接轴(4)左侧,所述第一连接轴(3)左端面和第二连接轴(4)右端面均开设有连接孔(5)和第一滑槽(6),且第一滑槽(6)设置在连接孔(5)外侧,同时第一连接轴(3)右端面开设有限位孔(10),所述第一移动套筒(7)和限位珠(9)均设置在第一滑槽(6)内,且限位珠(9)设置在第一移动套筒(7)内侧,同时第一移动套筒(7)通过固定螺栓(8)固定在同轴连接器主体(1)上,所述第二通孔(11)开设在第二连接轴(4)上,且第二通孔(11)设置在第二连接轴(4)上连接孔(5)左端,同时第二通孔(11)内设置有固定杆(12),所述第一连接轴(3)右端面和第二连接轴(4)左端面均开设有连接槽(13),且连接槽(13)设置在固定杆(12)外侧,所述第二移动套筒(14)设置在同轴连接器主体(1)外侧面,且第二移动套筒(14)上开设有固定槽(16),所述第二移动套筒(14)内侧左右端均设置在第二滑槽(15)内,且第二滑槽(15)开设在同轴连接器主体(1)外侧面上,所述同轴连接器主体(1)外侧面开设有收纳槽(17),且收纳槽(17)设置在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益峰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沃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