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头及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94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插头及连接器组件。插头包括插头前壳体和插头后壳体,插头前壳体中设有插头接触件,插头后壳体用于套装在电缆上,插头后壳体上设有电缆固定结构,插头还包括间隙套装在插头前壳体外的插头外壳体,插头外壳体具有用于与插座壳体螺纹配合的前螺纹段以及用于与插头后壳体螺纹配合的后螺纹段,两螺纹段旋向相反,插头外壳体上设有朝前的前顶推面,插头前壳体上设有朝后的前挡止面,前顶推面在插头外壳体与插座壳体及插头后壳体螺纹配合时向前顶推前挡止面以实现插头与插座插接。当电缆受外力作用发生晃动时,晃动产生的力能够通过插头外壳体传递至插座壳体,由于插座壳体位置固定,因此插头壳体将不会发生晃动。

A plug and connecto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头及连接器组件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头及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航空插头作为一种连接元件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连接中。一般的航插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插头2和插座1,插座1包括插座壳体11,插座壳体11内设有插座接触件12,插头2包括插头壳体,插头壳体内设有插头接触件23,插头接触件23用于与插座接触件12导电连接,插头壳体外部设有锁紧套3,锁紧套3与插座壳体11螺纹连接而将插头壳体锁紧在插座壳体11上,使插头接触件23与插座接触件12实现了良好的导电连接。现有的航插组件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插头壳体和外部锁紧套通常为铸造或冲压成型的薄壁型零件,插头与插座插接连接后电缆伸出插头外的部分可能产生晃动,这种晃动会传递至插头壳体,由于插头壳体与外部锁紧套之间为间隙配合且配合长度较短,因此外部锁紧套不能抑制插头壳体的晃动,晃动较为严重时,还会影响插头接触件与插座接触件的导电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头,以解决现有航插组件在使用时电缆晃动容易引起插头壳体晃动的问题;同时,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插头的连接器组件,以解决现有航插组件在使用时电缆的晃动容易引起插头壳体晃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插头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插头前壳体;插头接触件,固设在插头前壳体中,用于导电连接电缆;插头后壳体,用于固定套装在所述电缆上;插头外壳体,间隙套装在所述插头前壳体外,所述插头外壳体包括旋向相反的前螺纹段和后螺纹段,所述前螺纹段用于与相应插座壳体螺纹配合,所述后螺纹段用于与所述插头后壳体螺纹配合;所述插头外壳体上设有朝前的前顶推面,所述插头前壳体上设有朝后的前挡止面,在正向转动插头外壳体时,前顶推面向前顶推前挡止面,以实现插头与插座插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插头与插座插接连接时,插头前壳体套装在插头外壳体内部,插头后壳体通过插头外壳体与插座壳体固定连接,利用插头外壳体与插座壳体、插头后壳体的螺旋装配,在正向转动插头外壳体时,不仅实现插头和插座插接,而且使插头后壳体与插头外壳体相向运动,增加重合尺寸,缩短插头整体尺寸,提高整个插头的强度。当电缆伸出插头后壳体外的部分在受外力作用发生晃动时,晃动产生的力将作用于插头后壳体上并能够通过插头外壳体传递至插座壳体,由于插座壳体位置固定,因此,电缆发生晃动时插头壳体将不会发生晃动。进一步地,所述前螺纹段、后螺纹段均为设置在插头外壳体的内壁面上的内螺纹段。插头外壳体旋装在插座壳体和插头后壳体的外部,能够更好的保护插座壳体和插头后壳体,同时,可以减小插头的整体尺寸。更进一步地,所述插头前壳体包括插头内壳体及螺纹连接在插头内壳体后端的压紧螺母,所述插头接触件固设在插头内壳体中,插头内壳体具有所述前挡止面,压紧螺母具有朝前的后防脱面,插头外壳体上设有朝后的用于与所述后防脱面防脱挡止配合的后挡止面。插头内壳体上的前挡止面与插头外壳体上的前顶推面顶推配合,压紧螺母上的后防脱面与插头外壳体上的后挡止面挡止配合,从而实现插头外壳体和插头前壳体的防脱装配。更进一步地,插头外壳体上具有向内凸出布置的环形内凸起,环形内凸起位于所述前挡止面和后防脱面之间,环形内凸起的前端面构成所述前顶推面,后端面构成所述后挡止面。在插头外壳体内设置环形内凸起,便于实现,且环形内凸起与插头内壳体以及压紧螺母的配合都很方便。在上述任意一种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前顶推面和前挡止面之间设有向两者施加相背弹性作用力的前弹性件。插头与插座插接连接时,插头外壳体与插座壳体之间螺纹配合,通过设置前弹性件对前顶推面和前挡止面施加向背的弹性作用力,能够使插头外壳体与插座壳体螺纹配合处的螺纹段互相挤压,增大摩擦力,从而防止受外力作用时插头外壳体相对插座壳体向后旋退而发生松动,使插头在振动环境中也能够使用可靠。进一步地,所述前弹性件为前弹性垫片。当插头外壳体上的后螺纹段为内螺纹段时,插头后壳体螺旋装配在插头外壳体的后端,在此基础上,在所述插头外壳体中预装有用于向插头后壳体施加向后弹性作用力的后弹性件。通过后弹性件对插头后壳体施加向后的弹性作用力,使插头后壳体与插头外壳体螺纹配合处的螺纹段互相挤压,增大摩擦力,从而防止受外力作用时插头后壳体相对插头外壳体向后旋退而发生松动,使插头后壳体与插头外壳体之间的锁紧连接更可靠。进一步地,所述后弹性件的前端与所述插头前壳体后端顶压配合。后弹性件对插头前壳体施加向前的作用力,使插头前壳体与插头外壳体之间连接更紧固。更进一步地,所述后弹性件为后弹性垫片,所述插头外壳体上于后弹性垫片后侧设有内凸环,所述内凸环用于与后弹性垫片的后端面顶压配合以将后弹性垫片预装在插头外壳体中。通过在插头外壳体内设置内凸环,使后弹性垫片的后端面顶压在内凸环上即可将后弹性垫片预装在插头外壳体内,安装十分方便。本技术连接器组件的技术方案是: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座和与插座插接连接的插头,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插座壳体内设有用于与插头接触件导电连接的插座接触件,插头包括:插头前壳体;插头接触件,固设在插头前壳体中,用于导电连接电缆;插头后壳体,用于固定套装在所述电缆上;插头外壳体,间隙套装在所述插头前壳体外,所述插头外壳体包括旋向相反的前螺纹段和后螺纹段,所述前螺纹段用于与相应插座壳体螺纹配合,所述后螺纹段用于与所述插头后壳体螺纹配合;所述插头外壳体上设有朝前的前顶推面,所述插头前壳体上设有朝后的前挡止面,在正向转动插头外壳体时,前顶推面向前顶推前挡止面,以实现插头与插座插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插头与插座插接连接时,插头前壳体套装在插头外壳体内部,插头后壳体通过插头外壳体与插座壳体固定连接,利用插头外壳体与插座壳体、插头后壳体的螺旋装配,在正向转动插头外壳体时,不仅实现插头和插座插接,而且使插头后壳体与插头外壳体相向运动,增加重合尺寸,缩短插头整体尺寸,提高整个插头的强度。当电缆伸出插头后壳体外的部分在受外力作用发生晃动时,晃动产生的力将作用于插头后壳体上并能够通过插头外壳体传递至插座壳体,由于插座壳体位置固定,因此,电缆发生晃动时插头壳体将不会发生晃动。进一步地,所述前螺纹段、后螺纹段均为设置在插头外壳体的内壁面上的内螺纹段。插头外壳体旋装在插座壳体和插头后壳体的外部,能够更好的保护插座壳体和插头后壳体,同时,可以减小插头的整体尺寸。更进一步地,所述插头前壳体包括插头内壳体及螺纹连接在插头内壳体后端的压紧螺母,所述插头接触件固设在插头内壳体中,插头内壳体具有所述前挡止面,压紧螺母具有朝前的后防脱面,插头外壳体上设有朝后的用于与所述后防脱面防脱挡止配合的后挡止面。插头内壳体上的前挡止面与插头外壳体上的前顶推面顶推配合,压紧螺母上的后防脱面与插头外壳体上的后挡止面挡止配合,从而实现插头外壳体和插头前壳体的防脱装配。更进一步地,插头外壳体上具有向内凸出布置的环形内凸起,环形内凸起位于所述前挡止面和后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插头,其特征是,包括:/n插头前壳体;/n插头接触件,固设在插头前壳体中,用于导电连接电缆;/n插头后壳体,用于固定套装在所述电缆上;/n插头外壳体,间隙套装在所述插头前壳体外,所述插头外壳体包括旋向相反的前螺纹段和后螺纹段,所述前螺纹段用于与相应插座壳体螺纹配合,所述后螺纹段用于与所述插头后壳体螺纹配合;/n所述插头外壳体上设有朝前的前顶推面,所述插头前壳体上设有朝后的前挡止面,在正向转动插头外壳体时,前顶推面向前顶推前挡止面,以实现插头与插座插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插头,其特征是,包括:
插头前壳体;
插头接触件,固设在插头前壳体中,用于导电连接电缆;
插头后壳体,用于固定套装在所述电缆上;
插头外壳体,间隙套装在所述插头前壳体外,所述插头外壳体包括旋向相反的前螺纹段和后螺纹段,所述前螺纹段用于与相应插座壳体螺纹配合,所述后螺纹段用于与所述插头后壳体螺纹配合;
所述插头外壳体上设有朝前的前顶推面,所述插头前壳体上设有朝后的前挡止面,在正向转动插头外壳体时,前顶推面向前顶推前挡止面,以实现插头与插座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是,所述前螺纹段、后螺纹段均为设置在插头外壳体的内壁面上的内螺纹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其特征是,所述插头前壳体包括插头内壳体及螺纹连接在插头内壳体后端的压紧螺母,所述插头接触件固设在插头内壳体中,插头内壳体具有所述前挡止面,压紧螺母具有朝前的后防脱面,插头外壳体上设有朝后的用于与所述后防脱面防脱挡止配合的后挡止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头,其特征是,插头外壳体上具有向内凸出布置的环形内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延超赵志伟尚浩杰高华周纪光姜洪杰
申请(专利权)人: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