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品质通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194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3:16
一种空气品质通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1.提供一随身空气监测装置监测空气品质,随身空气监测装置以一监测时间监测处理一定位点的空气品质,以获得一监测信息,而随身空气监测装置具有一全球定位系统元件,以定位出定位点的一定位信息,且随身空气监测装置将监测信息及定位信息形成一通报信息,并向外传输;a2.提供一云端数据处理装置,接收随身空气监测装置的通报信息,以处理运算形成一推播信息,并以一推播时间进行推播传输;以及a3.提供一通报接收装置,接收云端数据处理装置所传输的推播信息,以即时显示告知推播信息。

Air quality notifi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品质通报方法
本案关于一种空气品质通报方法,尤指一种利用随身空气监测装置监测空气品质的空气品质通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人类在生活上对环境空气品质的监测愈来愈重视,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VOC)、PM2.5等等环境空气品质的监测,环境中这些气体暴露会对人体造成不良的健康影响,严重的甚至危害到生命。因此环境空气品质监测纷纷引起各国重视,要如何去实施环境空气品质监测是目前急需要去重视的课题。利用传感器来监测周围环境气体是可行的做法,若又能即时提供监测信息,警示处在危险环境中的人,能够即时预防或逃离,避免遭受环境中的气体暴露造成人体健康影响及伤害,则透过传感器来监测周围环境可说是非常好的应用。另外,环境空气品质监测虽有大型环境监测基站作监测,但监测结果只能针对大区域性的环境空气品质作监测,对于人类处于的近身环境空气品质无法有效精确作监测,例如,室内空气品质、身旁周围的空气品质就无法有效快速作监测,因此,若能将传感器结合到可携式的电子装置上应用,就可达到随时随地的即时监测,并能即时传送监测数据到一云端数据库进行数据建构及统整,提供更精准及时的空气品质监测信息,以即时显示告知通报信息,提供即时空气品质地图,以提醒使用者是否应进行回避远离的措施,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利用随身空气监测装置监测空气品质,并提供一种空气品质通报方法,以供需求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案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品质通报方法,提供一随身空气监测装置监测空气品质,随身空气监测装置以每8秒监测处理一定位点的空气品质,以获得一监测信息,而随身空气监测装置具有全球定位系统元件,以定位出定位点的一定位信息,且随身空气监测装置将监测信息及定位信息形成一通报信息,通报信息向外传输透过一云端数据处理装置接收通报信息处理运算形成一推播信息,以一推播时间进行推播传输给通报接收装置,如此通报接收装置得以接收在8小时内,以3600次在定位点所在位置的门牌地址信息的空气品质,推播给使用者获得到即时信息,以作警示告知处在环境中的人,能够即时预防或逃离,避免遭受环境中的气体暴露造成人体健康影响及伤害。本案的一广义实施态样为一种空气品质通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1.提供一随身空气监测装置监测空气品质,随身空气监测装置以一监测时间监测处理一定位点的空气品质,以获得一监测信息,而随身空气监测装置具有一全球定位系统元件,以定位出定位点的一定位信息,且随身空气监测装置将监测信息及定位信息形成一通报信息,并向外传输;a2.提供一云端数据处理装置,接收随身空气监测装置的通报信息,以处理运算形成一推播信息,并以一推播时间进行推播传输;以及a3.提供一通报接收装置,接收云端数据处理装置所传输的推播信息,以即时显示并告知推播信息。本案的另一广义实施态样为一种空气品质通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b1.提供一随身空气监测装置监测空气品质,随身空气监测装置以一监测时间监测处理一定位点的空气品质,以获得一监测信息,而随身空气监测装置具有一全球定位系统元件,以定位出定位点的一定位信息,且随身空气监测装置将监测信息及定位信息形成一通报信息,并向外传输;b2.提供一通报接收装置,接收随身空气监测装置的通报信息;b3.通报接收装置传输通报信息至一云端数据处理装置;b4.云端数据处理装置接收通报信息,以处理运算形成一推播信息,并以一推播时间进行推播传输;以及b5.通报接收装置接收云端数据处理装置所传输的推播信息,以即时显示并告知推播信息。附图说明图1A为本案空气品质通报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1B为本案空气品质通报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案空气品质通报方法的通报处理示意图。图3A为本案空气品质通报方法的随身空气监测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3B为本案空气品质通报方法的随身空气监测装置的背面外观示意图。图3C为本案空气品质通报方法的随身空气监测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3D为本案空气品质通报方法的随身空气监测装置的相关构件的组配位置示意图。图4A为本案空气品质通报方法的随身空气监测装置的气体监测模块的正面外观示意图。图4B为本案空气品质通报方法的随身空气监测装置的气体监测模块的背面外观示意图。图4C为本案空气品质通报方法的随身空气监测装置的气体监测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D为本案空气品质通报方法的随身空气监测装置的气体监测模块的气体流动方向示意图。图4E为本案空气品质通报方法的随身空气监测装置的气体监测模块气体流动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5A为本案空气品质通报方法的随身空气监测装置的气体监测模块的微型泵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B为本案空气品质通报方法的随身空气监测装置的气体监测模块的微型泵于另一角度视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A为本案空气品质通报方法的随身空气监测装置的微型泵的剖面示意图。图6B为本案空气品质通报方法的随身空气监测装置的微型泵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6C至图6E为图6A所示微型泵的致动器的作动示意图。图7为本案空气品质通报方法的随身空气监测装置的微粒监测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案空气品质通报方法的随身空气监测装置的鼓风箱微型泵的相关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9A至图9C为图8所示的鼓风箱微型泵的作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随身空气监测装置11:本体11a:腔室11b:第一进气口11c:第二进气口11d:出气口12:气体监测模块121:隔腔本体121a:隔片121b:第一隔室121c:第二隔室121d:缺口121e:开口121f:出气孔121g:容置槽122:载板122a:通气口123:气体传感器124:气体致动器13:微粒监测模块131:通气入口132:通气出口133:微粒监测基座133a:承置槽133b:监测通道133c:光束通道133d:容置室134:承载隔板134a:连通口135:激光发射器136:微粒致动器137:微粒传感器138:微粒第一隔室139:微粒第二隔室14:全球定位系统元件15:控制模块15a:微处理器15b:通信器151b:物联网通信元件152b:数据通信元件16:供电模块20:微型泵201:进流板201a:进流孔201b:汇流排槽201c:汇流腔室202:共振片202a:中空孔202b:可动部202c:固定部203:压电致动器203a:悬浮板203b:外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品质通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na1.提供一随身空气监测装置监测空气品质,该随身空气监测装置以一监测时间监测处理一定位点的空气品质,以获得一监测信息,而该随身空气监测装置具有一全球定位系统元件,以定位出该定位点的一定位信息,且该随身空气监测装置将该监测信息及该定位信息形成一通报信息,并向外传输;/na2.提供一云端数据处理装置,接收该随身空气监测装置的该通报信息,以处理运算形成一推播信息,并以一推播时间进行推播传输;以及/na3.提供一通报接收装置,接收该云端数据处理装置所传输的该推播信息,以即时显示并告知该推播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品质通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a1.提供一随身空气监测装置监测空气品质,该随身空气监测装置以一监测时间监测处理一定位点的空气品质,以获得一监测信息,而该随身空气监测装置具有一全球定位系统元件,以定位出该定位点的一定位信息,且该随身空气监测装置将该监测信息及该定位信息形成一通报信息,并向外传输;
a2.提供一云端数据处理装置,接收该随身空气监测装置的该通报信息,以处理运算形成一推播信息,并以一推播时间进行推播传输;以及
a3.提供一通报接收装置,接收该云端数据处理装置所传输的该推播信息,以即时显示并告知该推播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品质通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监测时间为每5秒至2分钟之间隔时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品质通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信息为包含该定位点所在位置的一门牌地址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品质通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门牌地址信息为该门牌城市、该门牌路、该门牌段、该门牌号码的显示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品质通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推播时间为以每5秒至10分钟间隔推播的推播传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品质通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推播时间为以每8秒间隔推播的推播传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品质通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推播时间为以每5分钟间隔推播的推播传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品质通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随身空气监测装置包含一气体监测模块及一微粒监测模块,以监测提供空气品质的该监测信息,该监测信息包含一挥发性污染物信息及一PM2.5微粒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品质通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气体监测模块包含一气体传感器及一气体致动器,该气体致动器控制气体导入该气体监测模块内部,并经过该气体传感器监测该挥发性污染物信息,而该微粒监测模块包含一微粒致动器及一微粒传感器,该微粒致动器控制气体导入该微粒监测模块内部,受该微粒传感器检测气体中所含该PM2.5微粒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品质通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气体致动器及该微粒致动器分别为一微型泵,该微型泵包含:
一进流板,具有至少一进流孔、至少一汇流排槽及一汇流腔室,其中该进流孔供以导入气体,该进流孔对应贯通该汇流排槽,且该汇流排槽连通到该汇流腔室,使该进流孔所导入气体得以汇流至该汇流腔室中;
一共振片,接合于该进流板上,具有一中空孔、一可动部及一固定部,该中空孔位于该共振片中心处,并与该进流板的该汇流腔室对应,而该可动部设置于该中空孔周围且与该汇流腔室相对的区域,而该固定部设置于该共振片的外周缘部分而贴固于该进流板上;以及
一压电致动器,接合于该共振片上相对应设置;
其中,该共振片与该压电致动器之间具有一腔室空间,以在当该压电致动器受驱动时,使气体由该进流板的该进流孔导入,经该汇流排槽汇集至该汇流腔室中,再流经该共振片的该中空孔,由该压电致动器与该共振片的该可动部产生共振以传输气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品质通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压电致动器包含:
一悬浮板,具有一正方形型态,可弯曲振动;
一外框,环绕设置于该悬浮板之外侧;
至少一支架,连接于该悬浮板与该外框之间,以提供该悬浮板弹性支撑;以及一压电元件,具有一边长,该边长小于或等于该悬浮板的一边长,且该压电元件贴附于该悬浮板的一表面上,用以施加电压以驱动该悬浮板弯曲振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品质通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微型泵进一步包含一第一绝缘片、一导电片及一第二绝缘片,其中该进流板、该共振片、该压电致动器、该第一绝缘片、该导电片及该第二绝缘片依序堆叠组合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品质通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压电致动器包含:
一悬浮板,具有一正方形型态,可弯曲振动;
一外框,环绕设置于该悬浮板之外侧;
至少一支架,连接成形于该悬浮板与该外框之间,以提供该悬浮板弹性支撑,并使该悬浮板的一表面与该外框的一表面形成为非共平面结构,且使该悬浮板的一表面与该共振板保持一腔室空间;以及
一压电元件,具有一边长,该边长小于或等于该悬浮板的一边长,且该压电元件贴附于该悬浮板的一表面上,用以施加电压以驱动该悬浮板弯曲振动。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品质通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气体致动器及该微粒致动器分别为一鼓风箱微型泵,该鼓风箱微型泵包含:
一喷气孔片,包含多个连接件、一悬浮片及一中空孔洞,该悬浮片可弯曲振动,该多个连接件邻接于该悬浮片周缘,并提供该悬浮片弹性支撑,而该中空孔洞形成于悬浮片的中心位置,该鼓风箱微型泵透过多个连接件固定设置,且该喷气孔片底部间形成一气流腔室,且该多个连接件及该悬浮片之间形成至少一空隙;
一腔体框架,承载叠置于该悬浮片上;
一致动体,承载叠置于该腔体框架上,以接受电压而产生往复式地弯曲振动;
一绝缘框架,承载叠置于该致动体上;
一导电框架,承载叠置于该绝缘框架上;
其中,该致动体、该腔体框架及该悬浮片之间形成一共振腔室,透过驱动该致动体以带动该喷气孔片产生共振,使该喷气孔片的该悬浮片产生往复式地振动位移,以造成气体通过该至少一空隙进入该气流腔室再排出,实现气体的传输流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气品质通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致动体包含:
一压电载板,承载叠置于该腔体框架上;
一调整共振板,承载叠置于该压电载板上;以及
一压电板,承载叠置于该调整共振板上,以接受电压而驱动该压电载板及该调整共振板产生往复式地弯曲振动。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品质通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气体致动器及该微粒致动器分别为一微机电系统的泵。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品质通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随身空气监测装置包含一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包含一微处理器及一通信器,其中该通信器包括一物联网通信元件。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气品质通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物联网通信元件接收该随身空气监测装置的该通报信息,并传输发送该通报信息至该云端数据处理装置,以接收、储存、纪录并运算形成该推播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气品质通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物联网通信元件为以窄频无线电通信技术所传输发送信号的窄带物联网装置。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品质通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通报接收装置为一行动通信连结装置。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气品质通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行动通信连结装置包含行动电话装置、笔记型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的至少其中之一。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品质通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通报信息为一新闻报导。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品质通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通报信息为一网络新闻报导。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空气品质通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网络新闻报导为由一播放串流平台或社群网站平台所传播报导。


25.一种空气品质通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b1.提供一随身空气监测装置监测空气品质,该随身空气监测装置以监测时间监测处理一定位点的空气品质,以获得一监测信息,而该随身空气监测装置具有一全球定位系统元件,以定位出该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皓然韩永隆黄启峰蔡长谚李伟铭陈宣恺郭俊毅
申请(专利权)人: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