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机器人舱体密封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1410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机器人舱体密封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管和舱体,所述检测管固定在舱体上侧,所述舱体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通过螺钉固定在检测台上,所述检测台下端固定有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定板、螺纹杆、夹板以及支撑座,方便对舱体进行支撑和定位,通过真空泵、真空管以及连接头,便于对舱体内部进行检测,当对舱体内部抽真空后,通过真空计观看,当其内部真空无变化时,说明密封正常,反之,进行检修更换,通过滑轮和防滑垫,便于将整体进行移动,使用灵活,通过缠绕杆、定位板一、定位板二、弹簧以及限位板,便于对真空管进行缠绕定位,避免混乱,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A kind of sealing detection device for the cabin of underwater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机器人舱体密封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水下机器人舱体密封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水下潜器和水下机器人的水下作业经常涉及采样、移动目标和固定等工作。由于水下环境复杂多变、压力较大、光线不足、视野受限、通讯不便等因素,水下许多作业并不适合人工操作,通过机器人进行作业已经成为了十分经济合理的方式。控制舱是水下机器人控制系统的重要部件,其内部装有水下计算机、电源、光纤多路复用器等,控制舱一般为一个圆柱形耐压密封舱体,由中间的圆柱舱体和两端的封盖以及密封圈组成,通过密封圈对舱体进行密封,而现有设备无法直接对密封圈的状态进行检查,容易存在泄漏的情况,容易造成设备损坏,所以,我们提出一种机器人舱体密封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舱体密封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设备无法直接对密封圈的状态进行检查,容易存在泄漏的情况,容易造成设备损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机器人舱体密封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管和舱体,所述检测管固定在舱体上侧,所述舱体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机器人舱体密封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管(1)和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管(1)固定在舱体(2)上侧,所述舱体(2)放置在支撑座(5)上,所述支撑座(5)通过螺钉固定在检测台(15)上,所述检测台(15)下端固定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下部套装有套筒(8),所述套筒(8)固定在底座(11)上,所述套筒(8)内侧的底座(11)上滑动连接有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上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真空泵(13),所述真空泵(13)后侧连接有真空管(7),所述真空管(7)另一侧连接有连接头(6),所述支撑座(5)左侧和右侧的检测台(15)上焊接固定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上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机器人舱体密封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管(1)和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管(1)固定在舱体(2)上侧,所述舱体(2)放置在支撑座(5)上,所述支撑座(5)通过螺钉固定在检测台(15)上,所述检测台(15)下端固定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下部套装有套筒(8),所述套筒(8)固定在底座(11)上,所述套筒(8)内侧的底座(11)上滑动连接有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上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真空泵(13),所述真空泵(13)后侧连接有真空管(7),所述真空管(7)另一侧连接有连接头(6),所述支撑座(5)左侧和右侧的检测台(15)上焊接固定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上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内侧通过轴承连接有夹板(16),所述夹板(16)位于舱体(2)左侧和右侧,所述底座(11)右侧固定有缠绕杆(17),所述缠绕杆(17)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有定位板一(18)和定位板二(19),所述定位板二(19)前侧的缠绕杆(17)上套装有弹簧(20),所述弹簧(20)前侧的缠绕杆(17)上套装有限位板(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舱体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丽雯曹翔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