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1410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0:37
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像素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子电路、分区驱动芯片和多个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子电路,分别与扫描线、数据线和第一节点连接,用于在扫描线的控制下,将数据线的数据电压信号写入第一节点;所述分区驱动芯片,分别与第一节点和多个发光元件连接,用于根据第一节点输入的数据电压信号判断各个发光元件对应的驱动时间,并在所述对应的驱动时间内,使用所述数据电压信号驱动所述发光元件发光。本申请通过第一开关子电路和分区驱动芯片实现有源选址驱动,有效地降低了玻璃基走线数量,大大地降低了侧边走线工艺难度,并且降低了整体显示模组的驱动功耗和驱动成本,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竞争优势。

A pixel circuit and its driv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LightEmittingDiode,MiniLED)作为新一代的显示技术,具备低功耗、高亮度、超高分辨率与色彩饱和度、反应速度快、超省电、寿命长、效率高等优点。MiniLED显示装置通常采用无源选址(PassiveMatrix,PM)的驱动方式驱动,行驱动芯片和列驱动芯片可以通过复用(MUX)方式连接各个子像素。如图1所示,以80*90的显示分辨率为例,若采用1:90MUX方式,每一列需要一个通道(CH)信号,每一行需要两个MUX信号(两个MUX信号分别用于R子像素和GB子像素),总计需要90*2=180个MUX信号和80*3=240个CH信号,假设一个行驱动芯片最大驱动16通道,一个列驱动芯片最大驱动48通道,总计需要12个行驱动芯片和5个列驱动芯片。若采用1:45MUX方式,尽管行驱动芯片减少一半,但通道数量需要增加一倍,即列驱动芯片数量需要增加一倍。因此,现有的无源选址驱动方式,使得外围电路芯片数量较多,占用面积较大,成本较高。此外,当采用高复用度方案时,发光二极管的电流较高,相应的模组整体功耗大大提升。且由于MUX信号走线和CH信号走线都需要走大电流,考虑走线压降的原因,不能直接实现大屏显示,只能采用拼接方式,例如,使用两个11.9存显示模组拼接成18寸显示模组,继而拼接成36寸、72寸或144寸等显示模组。为保证无缝拼接,需要采用侧边走线工艺将走线引至背面进行绑定,此时高分辨显示由于走线较多,侧边走线的间距(Pitch)较小,工艺相当难以实现,导致显示分辨率没有办法提升。另外,采用无源选址驱动方式,需要使用多组串行外设接口(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SPI)通信信号。当整机模组驱动时,需要更多的SPI信号,对系统驱动的压力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能够实现有源选址驱动,降低玻璃基走线数量,降低侧边走线工艺难度并降低整体显示模组的驱动功耗和驱动成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子电路、分区驱动芯片和多个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子电路,分别与扫描线、数据线和第一节点连接,用于在扫描线的控制下,将数据线的数据电压信号写入第一节点;所述分区驱动芯片,分别与第一节点和多个发光元件连接,用于根据第一节点输入的数据电压信号判断各个发光元件对应的驱动时间,并在所述对应的驱动时间内,使用所述数据电压信号驱动所述发光元件发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区驱动芯片包括:控制子电路、第二开关子电路和多个子像素电路,其中:所述控制子电路,分别与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输入的数据电压信号判断各个子像素电路对应的数据接收时间,并根据各个数据接收时间输出控制信号至第二节点;所述第二开关子电路分别与第一节点、第二节点以及所述多个子像素电路连接,用于在第二节点的控制下,控制所述多个子像素电路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所述多个子像素电路,分别与对应的发光元件连接,用于使用所述数据电压信号,驱动所述对应的发光元件发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子电路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输入的数据电压信号判断各个子像素电路对应的数据接收时间,包括:检测所述数据电压信号是否为N个预设频率的脉宽信号,N为所述分区驱动芯片连接的发光元件的个数;如果所述数据电压信号为N个预设频率的脉宽信号,则确定该数据电压信号为第一帧数据,并根据所述N个脉宽信号确定后续各个子像素电路对应的数据接收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子电路为1:N解复用电路,所述子像素电路为恒流保持电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区驱动芯片连接的多个发光元件包括以下任意一种:一个像素单元内的M个发光元件,M为一个像素单元内包含的子像素个数;多个像素单元内的N个发光元件,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位于同一行内;多个像素单元内的N个发光元件,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位于相邻的两行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子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其中: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扫描线连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数据线连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一节点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元件为次毫米发光二极管或微毫米发光二极管。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以及多个如前所述的像素电路,多条扫描线沿第一延伸方向延伸,多条数据线沿第二延伸方向延伸,第一延伸方向与第二延伸方向相交,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栅极驱动器和源极驱动器,所述栅极驱动器包括多个移位寄存器单元,其中: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用于产生扫描信号,并输出至所述扫描线;所述源极驱动器用于产生数据电压信号,并输出至所述数据线,所述数据电压信号在每条扫描线的一次扫描周期内,包括所述分区驱动芯片连接的多个发光元件的数据电压信号。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如前所述的像素电路,所述驱动方法包括:第一开关子电路在扫描线的控制下,将数据线的数据电压信号写入第一节点;分区驱动芯片根据第一节点输入的数据电压信号判断各个发光元件对应的驱动时间,并在所述对应的驱动时间内,使用所述数据电压信号驱动所述发光元件发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区驱动芯片根据第一节点输入的数据电压信号判断各个发光元件对应的驱动时间,并在所述对应的驱动时间内,使用所述数据电压信号驱动所述发光元件发光,包括:控制子电路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输入的数据电压信号,判断各个子像素电路对应的数据接收时间,并根据各个数据接收时间输出控制信号至第二节点;第二开关子电路在第二节点的控制下,控制所述多个子像素电路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多个子像素电路使用所述数据电压信号,驱动所述对应的发光元件发光。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通过第一开关子电路和分区驱动芯片实现有源选址驱动,有效地降低了玻璃基走线数量,大大地降低了侧边走线工艺难度,并且降低了整体显示模组的驱动功耗和驱动成本,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竞争优势。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MiniLED显示装置的驱动方式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分区驱动芯片连接的多个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分区驱动芯片连接的多个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分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子电路、分区驱动芯片和多个发光元件,其中:/n所述第一开关子电路,分别与扫描线、数据线和第一节点连接,用于在扫描线的控制下,将数据线的数据电压信号写入第一节点;/n所述分区驱动芯片,分别与第一节点和多个发光元件连接,用于根据第一节点输入的数据电压信号判断各个发光元件对应的驱动时间,并在所述对应的驱动时间内,使用所述数据电压信号驱动所述发光元件发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子电路、分区驱动芯片和多个发光元件,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子电路,分别与扫描线、数据线和第一节点连接,用于在扫描线的控制下,将数据线的数据电压信号写入第一节点;
所述分区驱动芯片,分别与第一节点和多个发光元件连接,用于根据第一节点输入的数据电压信号判断各个发光元件对应的驱动时间,并在所述对应的驱动时间内,使用所述数据电压信号驱动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驱动芯片包括:控制子电路、第二开关子电路和多个子像素电路,其中:
所述控制子电路,分别与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输入的数据电压信号判断各个子像素电路对应的数据接收时间,并根据各个数据接收时间输出控制信号至第二节点;
所述第二开关子电路分别与第一节点、第二节点以及所述多个子像素电路连接,用于在第二节点的控制下,控制所述多个子像素电路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
所述多个子像素电路,分别与对应的发光元件连接,用于使用所述数据电压信号,驱动所述对应的发光元件发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子电路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输入的数据电压信号判断各个子像素电路对应的数据接收时间,包括:
检测所述数据电压信号是否为N个预设频率的脉宽信号,N为所述分区驱动芯片连接的发光元件的个数;
如果所述数据电压信号为N个预设频率的脉宽信号,则确定该数据电压信号为第一帧数据,并根据所述N个脉宽信号确定后续各个子像素电路对应的数据接收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子电路为1:N解复用电路,所述子像素电路为恒流保持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驱动芯片连接的多个发光元件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一个像素单元内的M个发光元件,M为一个像素单元内包含的子像素个数;
多个像素单元内的N个发光元件,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位于同一行内;
多个像素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其兵胡国锋王秀荣郝卫薛静时凌云陈明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