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春朝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制冷器换热连接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1156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制冷器换热连接管,包括由外管和位于外管内的内管形成的换热管组件,连接在换热管组件一侧的换热管接头;内管和外管套接在一起,且中心线相互平行,内管作为气体管道,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作为液体通道,用作为液体管道的外管包裹住作为气体管道的内管上,内管中的气体能够与外管和内管之间的液体进行有效的换热,使制冷过程在经过管道的时候能够更好的较少制冷效果的流失,避免了能量的浪费,设在管道端部的管道接头将内管和外管进行分开,保证内管和外管能够分别与压缩机和蒸发器进行连接,使管道在使用的过程中方便连接。

A new type of heat exchange connecting tube for coo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制冷器换热连接管
本技术涉及管道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制冷器换热连接管。
技术介绍
在制冷空调领域,电制冷机组的能耗主要集中在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上,其冷凝器的效率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能耗,冷凝器的形式应用最多的是壳管式换热器,制冷剂在管外冷凝换热,管内为冷却水的对流换热。在制冷器工作时,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由气态制冷剂变为液态并放出热量,同时液态制冷剂进入冷凝器(散热器),使制冷剂变为温度较低的液态,因为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后的容积“突然”变大,所以制冷剂的“高压状态”也“突然消失”,此时由于压力的减小,所以制冷剂就迅速地汽化,并且大量地吸收蒸发器周围的热量(汽化吸热原理),传统的连接压缩机与蒸发器的管道都是双排管道,外部由保温层包裹,过程中,制冷效果多多少少都会在管道的过程中有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管和内管套设在一起,内管通过气体,外管通过液体,在气体和液体通过的过程中通过气体和液体的热量进行交换,较少能量流逝的新型制冷器换热连接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制冷器换热连接管,包括由外管和位于外管内的内管形成的换热管组件,连接在换热管组件一侧的换热管接头;所述换热管接头至少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一侧设有换热管组件插入的管件插入凹槽,所述连接本体的另一侧与该管件插入凹槽连通的分流孔,且所述管件插入凹槽与连接分流孔连通的接头本体上设有台阶,所述分流孔上设有对该分流孔进行密封的封盖,所述的密封盖的中部穿设有主分流管,所述的主分流管的一端位于分流孔中且与管件插入凹槽的底部保持相平,主分流管的另一端位于接头本体外;所述接头本体的一侧固定设有次分流管,所述的次分流管与分流孔连通;所述换热管组件插入到管件插入凹槽中并通过设在接头本体端部设的固定组件将换热管组件和换热管接头固定连接起来,且换热管组件中的内管与主分流管对接密封连通,外管与内管之间形成的环形腔体与分流孔密封连通。所述管件插入凹槽内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管件插入凹槽外的接头本体的周向面上设有多个压紧块安装槽,该多个压紧块安装槽分别与环形凹槽之间通过连接通孔连通;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在环形凹槽中且内侧面与外管的外周面匹配的弧形压紧块,所述压紧块安装槽中设有楔形压紧块,所述楔形压紧块与弧形压紧块之间通过位于连接通孔设有的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接头本体上端套设有锁紧螺母,所述楔形压紧块的倾斜面上设有与该锁紧螺母配合的螺纹,且当锁紧螺母向楔形压紧块的倾斜面上推进时,所述锁紧螺母下压楔形压紧块将所述弧形压紧块压在所述外管外。所述弧形压紧块与压紧块安装槽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所述的换热管组件中的外管和内管通过聚氯乙烯材料制成,且所述的外管和内管通过设在外管和内管之间的多个通气连接组件固定连接,且所述的外管和内管的中心线重合。所述通气连接组件包括与外管内壁压紧接触的外环,套设在内管上且与内管外壁压紧接触的内环,所述内环和外环之间通过多个连接圆环固定连接。所述内管的材料为铜,所述外管的截面为梅花状,且该梅花状的外管的内侧面与内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接头本体内部设有的台阶的台阶面上设有外管端面插入的环形插槽,所述环形插槽内设有环形密封圈,所述主分流管与内管对接的端部设有环形密封橡胶体,所述环形密封橡胶体的端部设有内管端部插入的环形密封插孔,且该环形密封插孔的孔口设有向外翻的翻边。所述外管外包裹有保温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内管和外管套接在一起,且中心线相互平行,内管作为气体管道,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作为液体通道,用作为液体管道的外管包裹住作为气体管道的内管上,内管中的气体能够与外管和内管之间的液体进行有效的换热,使制冷过程在经过管道的时候能够更好的较少制冷效果的流失,避免了能量的浪费,设在管道端部的管道接头将内管和外管进行分开,保证内管和外管能够分别与压缩机和蒸发器进行连接,使管道在使用的过程中方便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换热管组件与换热管接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实施例一的换热管组件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实施例二的换热管组件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内管和主分流管对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制冷器换热连接管,包括由外管1和位于外管1内的内管2形成的换热管组件,连接在换热管组件一侧的换热管接头;所述内管2和外管1的中心线重合,保证所述内管2能够用于气体通过,所述内管和外管形成的环形通道用于液体通过,换热管接头将内管和外管分别与压缩机和蒸发器连通,内管中气体的方向与外管和内管之间的环形通道通过的液体方向相反,保证经过的气体和液体的能量能够进行交换,较少制冷效果的流失,避免能量的浪费;本实施例中的换热管组件采用如图4所示换热管组件中的外管1和内管2通过聚氯乙烯材料制成,且所述的外管1和内管2通过设在外管1和内管2之间的多个通气连接组件固定连接,且所述的外管1和内管2的中心线重合。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的管道,能够保证在使用时,所述的换热管组件能够进行环绕,不会出现弯折的情况,所述通孔连接组件能够将外管和内管连接起来,同时还能够保证所述内管和外管形成的环形空腔能够顺利的通过环形腔体中液体的通过,在所述通气连接组件包括与外管1内壁压紧接触的外环11,套设在内管2上且与内管2外壁压紧接触的内环12,所述内环12和外环11之间通过多个连接圆环13固定连接。所述外环、内环和连接圆环13形成的制成骨架,能够将外管和内管连接起来,并且保证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的环形空腔能够保证液体顺利通过;所述换热管接头至少包括接头本体3,所述接头本体3一侧设有换热管组件插入的管件插入凹槽4,所述连接本体3的另一侧与该管件插入凹槽4连通的分流孔10,且所述管件插入凹槽4与连接分流孔10连通的接头本体3上设有台阶,所述分流孔10上设有对该分流孔10进行密封的封盖9,所述的密封盖9的中部穿设有主分流管5,所述的主分流管5的一端位于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制冷器换热连接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管(1)和位于外管(1)内的内管(2)形成的换热管组件,连接在换热管组件一侧的换热管接头;/n所述换热管接头至少包括接头本体(3),所述接头本体(3)一侧设有换热管组件插入的管件插入凹槽(4),所述接头本体(3)的另一侧与该管件插入凹槽(4)连通的分流孔(10),且所述管件插入凹槽(4)与连接分流孔(10)连通的接头本体(3)上设有台阶,所述分流孔(10)上设有对该分流孔(10)进行密封的封盖(9),所述的封盖(9)的中部穿设有主分流管(5),所述的主分流管(5)的一端位于分流孔(10)中且与管件插入凹槽(4)的底部保持相平,主分流管(5)的另一端位于接头本体(3)外;所述接头本体(3)的一侧固定设有次分流管(8),所述的次分流管(8)与分流孔(10)连通;/n所述换热管组件插入到管件插入凹槽(4)中并通过设在接头本体(3)端部设的固定组件(6)将换热管组件和换热管接头固定连接起来,且换热管组件中的内管(2)与主分流管(5)对接密封连通,外管(1)与内管(2)之间形成的环形腔体与分流孔(10)密封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制冷器换热连接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管(1)和位于外管(1)内的内管(2)形成的换热管组件,连接在换热管组件一侧的换热管接头;
所述换热管接头至少包括接头本体(3),所述接头本体(3)一侧设有换热管组件插入的管件插入凹槽(4),所述接头本体(3)的另一侧与该管件插入凹槽(4)连通的分流孔(10),且所述管件插入凹槽(4)与连接分流孔(10)连通的接头本体(3)上设有台阶,所述分流孔(10)上设有对该分流孔(10)进行密封的封盖(9),所述的封盖(9)的中部穿设有主分流管(5),所述的主分流管(5)的一端位于分流孔(10)中且与管件插入凹槽(4)的底部保持相平,主分流管(5)的另一端位于接头本体(3)外;所述接头本体(3)的一侧固定设有次分流管(8),所述的次分流管(8)与分流孔(10)连通;
所述换热管组件插入到管件插入凹槽(4)中并通过设在接头本体(3)端部设的固定组件(6)将换热管组件和换热管接头固定连接起来,且换热管组件中的内管(2)与主分流管(5)对接密封连通,外管(1)与内管(2)之间形成的环形腔体与分流孔(10)密封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制冷器换热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插入凹槽(4)内设有环形凹槽(302),所述管件插入凹槽(4)外的接头本体(3)的周向面上设有多个压紧块安装槽(301),该多个压紧块安装槽(301)分别与环形凹槽(302)之间通过连接通孔(303)连通;
所述固定组件(6)包括设在环形凹槽(302)中且内侧面与外管(1)的外周面匹配的弧形压紧块(603),所述压紧块安装槽(301)中设有楔形压紧块(601),所述楔形压紧块(601)与弧形压紧块(603)之间通过位于连接通孔(303)设有的连接杆(602)固定连接,所述接头本体(3)上端套设有锁紧螺母(7),所述楔形压紧块(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春朝
申请(专利权)人:付春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