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765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7:48
本申请提供的光模块,包括:电路板;硅光芯片,设置在电路板上,硅光芯片的输入光口内设置偏振旋转分束器,通过偏振旋转分束器接收光模块外部传输至其的信号光,将信号光调制为电信号并通过硅光芯片的光电口输出;偏振旋转分束器包括:衬底;第一硅波导,设置在衬底上;第二硅波导,设置在第一硅波导第一端的上方,厚度大于第一硅波导的厚度;第三硅波导,设置在第一硅波导第一端的上方,厚度大于第一硅波导的厚度,第三硅波导与第二硅波导之间存在间距,间距内填充包层;氮化硅波导,设置在第一硅波导第二端的上方,与第一硅波导之间存在间距,间距内填充包层。通过包含氮化硅波导等的偏振旋转分束器,提升光到硅光芯片内部的耦合效率。

An optical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模块
本申请涉及光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光模块。
技术介绍
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视频等新型业务和应用模式,均会用到光通信技术。而在光通信中,光模块是实现光电信号相互转换的工具,是光通信设备中的关键器件之一。其中,由于硅光芯片具有尺寸小、集成密度高成本低的优点,因此采用硅光芯片实现电光-光电转换功能已经成为高速光模块采用的一种主流方案。但在采用硅光芯片实现光电转换的使用中发现,当信号光自硅光芯片的入光口耦合进入硅光芯片时,由于硅的折射率比较高造成信号光到硅光芯片的耦合效率比较低。同时,信号光在到达硅光芯片的入光口之前经过了一定距离的传输,信号光的偏振状态将不固定,而不同偏振态信号光的模场差别很大,进而造成信号光到硅光芯片的耦合效率更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模块,提高信号光到硅光芯片的耦合效率。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包括:电路板;硅光芯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硅光芯片的输入光口内设置偏振旋转分束器,通过所述偏振旋转分束器接收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路板;/n硅光芯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硅光芯片的输入光口内设置偏振旋转分束器,通过所述偏振旋转分束器接收光模块外部传输至其的信号光,将所述信号光调制为电信号并通过所述硅光芯片的光电口输出;/n所述偏振旋转分束器包括:/n衬底;/n第一硅波导,设置在所述衬底上;/n第二硅波导,设置在所述第一硅波导第一端的上方,厚度大于第一硅波导的厚度,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硅波导长度方向平行;/n第三硅波导,设置在所述第一硅波导第一端的上方,厚度大于第一硅波导的厚度,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硅波导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三硅波导与所述第二硅波导之间存在间距,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
硅光芯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硅光芯片的输入光口内设置偏振旋转分束器,通过所述偏振旋转分束器接收光模块外部传输至其的信号光,将所述信号光调制为电信号并通过所述硅光芯片的光电口输出;
所述偏振旋转分束器包括:
衬底;
第一硅波导,设置在所述衬底上;
第二硅波导,设置在所述第一硅波导第一端的上方,厚度大于第一硅波导的厚度,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硅波导长度方向平行;
第三硅波导,设置在所述第一硅波导第一端的上方,厚度大于第一硅波导的厚度,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硅波导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三硅波导与所述第二硅波导之间存在间距,间距内填充包层;
氮化硅波导,设置在所述第一硅波导第二端的上方,与所述第一硅波导之间存在间距,间距内填充包层,所述氮化硅波导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硅波导长度方向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旋转分束器沿其长度方向分为分束器第一区、分束器第二区、分束器第三区和分束器第四区;
所述氮化硅波导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一硅波导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
所述氮化硅波导的第一段位于所述分束器第一区,所述氮化硅波导的第一段用于耦合光模块外部传输的信号光;
所述氮化硅波导的第二段和所述第一硅波导的第一段位于所述分束器第二区,所述第一硅波导的第一段的宽度自其前端向其末端逐渐增大;
所述氮化硅波导的第三段和所述第一硅波导的第二段位于所述分束器第三区,所述第一硅波导的第二段的宽度自其前端向其末端逐渐增大;
所述氮化硅波导的第四段和所述第一硅波导的第三段位于所述分束器第四区,所述氮化硅波导的第四段的宽度自其前端向其末端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旋转分束器沿其长度方向还分为分束器第五区、分束器第六区、分束器第七区、分束器第八区和分束器第九区,所述分束器第五区连接所述分束器第四区;
所述第一硅波导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第七段和第八段;所述第二硅波导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三硅波导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
所述第一硅波导的第四段位于所述分束器第五区;
所述第一硅波导的第五段和所述第二硅波导的第一段位于所述分束器第六区,所述第二硅波导的第一段的宽度自其前端向其末端逐渐增大;
所述第一硅波导的第六段和所述第二硅波导的第二段位于所述分束器第七区,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延龙陈思涛隋少帅赵其圣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