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夹板阀,包括中空的阀体以及通过阀杆安装在阀体内的可上下移动的闸板,所述阀体的上端安装有阀盖,所述阀杆伸出所述阀盖外,所述阀杆的上端安装有用于升降所述闸板的传动机构,所述阀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闸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水口、出水口相对应的过水口,位于所述阀体内上下两端、且位于所述闸板两侧均安装有阀座,所述阀座与阀体的连接面呈阶梯面,位于所述阀座与阀体的连接面外套设有波形弹簧,阀座与阀体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填料以及固定填料的填料垫圈,所述阀座将所述闸板夹设在阀座中心,阀座、阀体上的进水口、出水口、闸板上的过水口之间相互联通时形成流体通道。
A new type of clamp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夹板阀
本技术涉及阀门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夹板阀。
技术介绍
夹板阀专为管路不停输开孔作业设计制造的一种三板式闸阀,它具有通径大、高度矮、密封性能好、结构紧凑等特点。现有技术中,如CN201811297140.4公开了一种大口径双板平板阀,包括阀体,阀体内具有阀腔和可沿阀腔上下移动来打开或封闭平板阀的双阀板,双阀板上不具有流道孔,双阀板和阀腔之间通过阀座密封,所述双阀板的下方设置有横截面呈弧形的限位块,限位块顶面与所述双阀板的底面相适配,保证阀板能够坐封在限位块上,限位块上设有位于双阀板之间的楔形环,楔形环的两侧面由上至下呈倾斜的环面,双阀板的内测设有由下向上的倾斜面;所述限位块为上小下大结构,所述阀座一端顶推在所述双阀板和限位块上部一侧,所述限位块上、下部之间设有凸台,凸台位于所述阀座底面的下方,通过该限位块和阀体配合对所述阀座定位;在阀体与双阀板配合的两侧面分别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装有密封圈。该技术方案公开了现有闸阀的基本结构。又如CN201711312883.X所示,公开了一种平板阀闸板材料及制作方法,闸板选用合金渗碳钢并采用加厚表面渗碳层的热处理工艺方法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渗碳钢的钢号为:20CrMnMo。该技术方案采用改进闸板材质以及生产工艺的形式,来增加抗拉强度和抗形变能力。但这种方案所能增加的性能有限,往往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夹板阀,解决了结构上的力学性能极限小,使用寿命低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夹板阀,包括中空的阀体以及通过阀杆安装在阀体内的可上下移动的闸板,所述阀体的上端安装有阀盖,所述阀杆伸出所述阀盖外,所述阀杆的上端安装有用于升降所述闸板的传动机构,所述阀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闸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水口、出水口相对应的过水口,位于所述阀体内上下两端、且位于所述闸板两侧均安装有阀座,所述阀座与阀体的连接面呈阶梯面,位于所述阀座与阀体的连接面外套设有波形弹簧,阀座与阀体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填料以及固定填料的填料垫圈,所述阀座将所述闸板夹设在阀座中心,所述阀座、阀体上的进水口、出水口、闸板上的过水口之间相互联通时形成流体通道。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连接在阀盖上端的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端的升降组件、连接在升降组件上的手轮。所述阀杆的上端连接在所述升降组件上进而实现上下升降。优选的,位于所述闸板上过水口靠近进水口的一侧设置有沿所述过水口环布的倾斜面。优选的,所述闸板下端端部的厚度尺寸向内收窄。优选的,位于所述过水口上方的所述闸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位于闸板两侧的缓冲板,两缓冲板的之间均布有若干缓冲弹簧,位于所述开口位置的所述闸板上嵌置有密封圈,两缓冲板的周侧经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开口密封连接。优选的,各所述缓冲板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台。优选的,所述密封圈的厚度大于各所述缓冲板的厚度。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阀座夹设闸板的结构,使阀座对闸板的两侧进行支撑,能够保证在闸板受流体作用时具有良好的支撑力,相较于单向支撑或双向均无支撑的闸板,所产生的形变较小,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阀座与阀体之间经波形弹簧支撑,配合填料的设置,在支撑闸板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弹性支撑力,进一步提高阀门的强度及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闸板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实施例一参考图1及图2,一种新型夹板阀,包括中空的阀体1以及通过阀杆2安装在阀体1内的可上下移动的闸板3,所述阀体1的上端安装有阀盖4,所述阀杆2伸出所述阀盖4外,所述阀杆2的上端安装有用于升降所述闸板3的传动机构5,具体的,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连接在阀盖上端的支架51、安装在支架51上端的升降组件52、连接在升降组件52上的手轮53。所述阀杆2的上端连接在所述升降组件52上进而实现上下升降;所述支架51与阀盖4、阀杆2这之间的空隙中也填充有填料,并用填料垫、压套以及压套螺母锁紧固定好,这样便多提供了一道密封,阀杆在上下升降过程中保持传动机构也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所述阀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进水口11以及出水口12,所述闸板3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水口11、出水口12相对应的过水口31,位于所述阀体1内上下两端、且位于所述闸板3两侧均安装有阀座6,所述阀座6与阀体1的连接面呈阶梯面,位于所述阀座6与阀体1的连接面外套设有波形弹簧61,阀座6与阀体1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填料以及固定填料的填料垫圈62,所述阀座6将所述闸板3夹设在阀座6中心,所述阀座6、阀体1上的进水口11、出水口12、闸板3上的过水口31之间相互联通时形成流体通道a。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闸板3上过水口31靠近进水口11的一侧设置有沿所述过水口环布的倾斜面311;这种倾斜面的结构,在进水口一侧能够使进水口一端略微大于出水口一端,提高流体的流动稳定性;同时由于设置倾斜面,闸板在打开以及关闭过程中,流体对闸板的过水口不会产生过大的冲力;本实施例中,所述闸板3下端端部的厚度尺寸向内收窄,如图2中b处所示;设置下端收窄的闸板,在安装时更便于闸板装入阀座内,也为生产提供便利性,降低生产精度要求,同时也减少了升降时的局部摩擦。本实施例未对升降组件进行具体描述,其可以具有多种机械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获知,在此不多做赘述。本技术采用阀座夹设闸板的结构,使阀座对闸板的两侧进行支撑,能够保证在闸板受流体作用时具有良好的支撑力,相较于单向支撑或双向均无支撑的闸板,所产生的形变较小,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阀座与阀体之间经波形弹簧支撑,配合填料的设置,在支撑闸板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弹性支撑力,进一步提高阀门的强度及稳定性。实施例二参考图3,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过水口31上方的所述闸板3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位于闸板两侧的缓冲板7,两缓冲板7的之间均布有若干缓冲弹簧71,位于所述开口位置的所述闸板上嵌置有密封圈72,两缓冲板7的周侧经所述密封圈72与所述开口密封连接;设置开口以及缓冲机构,能够在结构上避免了流体对于闸板(特别是启闭阀门时的主要受力部位)的直接冲击,从结构上提高了闸板的抗冲击、抗剪切能力;本实施例中,各所述缓冲板7的侧端均设置有限位台73;设置限位台的结构能够保证两个缓冲板不会因受力而出现过大的位移;同时,所述密封圈的厚度大于各所述缓冲板的厚度,在结构上,能够保证缓冲板与密封圈之间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夹板阀,包括中空的阀体以及通过阀杆安装在阀体内的可上下移动的闸板,所述阀体的上端安装有阀盖,所述阀杆伸出所述阀盖外,所述阀杆的上端安装有用于升降所述闸板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闸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水口、出水口相对应的过水口,位于所述阀体内上下两端、且位于所述闸板两侧均安装有阀座,所述阀座与阀体的连接面呈阶梯面,位于所述阀座与阀体的连接面外套设有波形弹簧,阀座与阀体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填料以及固定填料的填料垫圈,所述阀座将所述闸板夹设在阀座中心,所述阀座、阀体上的进水口、出水口、闸板上的过水口之间相互联通时形成流体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夹板阀,包括中空的阀体以及通过阀杆安装在阀体内的可上下移动的闸板,所述阀体的上端安装有阀盖,所述阀杆伸出所述阀盖外,所述阀杆的上端安装有用于升降所述闸板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闸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水口、出水口相对应的过水口,位于所述阀体内上下两端、且位于所述闸板两侧均安装有阀座,所述阀座与阀体的连接面呈阶梯面,位于所述阀座与阀体的连接面外套设有波形弹簧,阀座与阀体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填料以及固定填料的填料垫圈,所述阀座将所述闸板夹设在阀座中心,所述阀座、阀体上的进水口、出水口、闸板上的过水口之间相互联通时形成流体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夹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连接在阀盖上端的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端的升降组件、连接在升降组件上的手轮,所述阀杆的上端连接在所述升降组件上进而实现上下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良,谢洪文,张书恩,卢爱山,陈超群,
申请(专利权)人:沪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