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磨管道流量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0746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磨管道流量调节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立磨管道流量调节装置,包括管道壳体,管道壳体插设有连接管,管道壳体内设置有导风锥管,导风锥管与管道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有供空气或粉末流通的空隙,管道壳体内的空气或粉末通过导风锥管与管道壳体之间空隙后进入连接管,导风锥管与管道壳体内壁之间设有若干个调节叶片,调节叶片位于导风管底面于连接管端部之间,调节叶片转动连接于导风锥管底面,且调节叶片转动轴向沿管道壳体轴向,若干个调节叶片环绕导风锥管均匀分布,若干调节叶片与管道壳体之间设有调节调节叶片转动角度的调节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调节叶片以管道圆周进行分布,各个位置的流量均匀阻力更小。

A flow regulating device of vertical mill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磨管道流量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粉尘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立磨管道流量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在炼钢完成后需要对矿渣进行进行炼钢后的渣处理工作。生产过程中矿渣被磨成粉后形成粉尘,再通过气流带动粉尘运输至集尘设备进行收集。在生产中,产量的变动和各设备参数的变化,作为运输用的气流流量要随同进行改变调节。但由于气流中大量粉尘,百叶窗力量调节装置,气流在通过的过程中不仅降低了流速,而且振动较大。内部的叶片连杆容易断裂,造成无法正常调节气流流量。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样一种结构进行改善,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磨管道流量调节装置,将调节叶片以管道圆周进行分布,各个位置的流量均匀阻力更小。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用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立磨管道流量调节装置,包括管道壳体,所述管道壳体插设有连接管,所述管道壳体内设置有导风锥管,所述导风锥管与所述管道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有供空气或粉末流通的空隙,所述管道壳体内的空气或粉末通过导风锥管与管道壳体之间空隙后进入连接管,所述导风锥管与所述管道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调节叶片,所述调节叶片位于导风管底面于连接管端部之间,所述调节叶片转动连接于所述导风锥管底面,且所述调节叶片转动轴向沿管道壳体轴向,若干个所述调节叶片环绕所述导风锥管均匀分布,若干所述调节叶片与管道壳体之间设置有调节所述调节叶片转动角度并控制管道壳体流量的调节器,所述调节器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管道壳体端面的连接环、若干设置于所述连接环并与所述调节叶片一一对应的第一连杆、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与调节叶片之间的第二连杆、设置于所述管道壳体并控制所述连接环转动的控制组件,所述第二连杆固定于调节叶片并与第一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轴向沿管道壳体轴向设置,且第二连杆和调节叶片与导风锥管转动连接端呈错位设置。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管道壳体的调节螺杆、设置于所述连接环并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杆轴向垂直于所述管道壳体轴向,所述调节螺杆转动后带动所述连接环相对于管道壳体轴向转动一定角度。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连接环之间设置有连接销,且所述第一连杆通过连接销相对于连接环转动,所述连接销轴向平行于管道壳体轴向。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道壳体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定位连接环的限位滑轮,所述限位滑轮侧壁抵接于所述连接环外侧壁。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滑轮内设置有方便限位滑轮相对于管道壳体转动的轴承。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风锥管与所述管道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固定导风锥管的固定支撑架。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控制组件驱动连接环相对于管道壳体转动一定角度后,连接环通过连接销带动第一连杆移动,并且由于第二连杆和调节叶片与导风锥管转动连接端呈错位设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相对移动后达到带动调节叶片相对于导风锥管转动一定角度,进而可以使调节叶片由沿连接管径向变为倾斜,调节叶片起到遮挡导风锥管底面与连接管端部之间的空隙,有效调节管道壳体的流速;当需要驱动调节叶片转动并调节管道壳体流速时,通过拧动调节螺杆,调节螺母带动连接环相对于调节螺杆移动一定位置,并且由于调节螺杆与管道壳体之间、调节螺母与调节螺杆之间存有一定间隙,从而达到方便连接环跟随调节螺母移动而发生转动一定角度;通过限位滑轮有效定位连接环位置,防止连接环移动,同时通过轴承方便限位滑轮转动,便于连接环转动;本申请与百叶窗式流量调节形式不同,将调节叶片以管道圆周进行分布,各个位置的流量均匀。输送介质在通过本申请时,阻力更小。产生的振动也同步降低,导风锥管的形式可以降低气流运动过程中的阻力,形成局部紊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2是本技术管道壳体端部视图;图3是图2的A-A部剖视图。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管道壳体;2、连接管;3、导风锥管;4、固定支撑架;5、调节叶片;6、连接环;7、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连接销;10、调节螺杆;11、调节螺母;12、限位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立磨管道流量调节装置,包括管道壳体1,管道壳体1插设有连接管2,管道壳体1内设置有导风锥管3,导风锥管3与管道壳体1内壁之间安装有固定导风锥管3的固定支撑架4,并且导风锥管3与管道壳体1内壁之间形成有供空气或粉末流通的空隙,管道壳体1内的空气或粉末通过导风锥管3与管道壳体1之间空隙后进入连接管2。导风锥管3与管道壳体1内壁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调节叶片5,调节叶片5转动连接于导风锥管3底面,调节叶片5位于导风管底面于连接管2端部之间,且调节叶片5转动轴向沿管道壳体1轴向,若干个调节叶片5环绕导风锥管3均匀分布,若干调节叶片5与管道壳体1之间设置有调节调节叶片5转动角度并控制管道壳体1流量的调节器。调节器包括转动连接于管道壳体1端面的连接环6、若干设置于连接环6并与调节叶片5一一对应的第一连杆7、设置于第一连杆7与调节叶片5之间的第二连杆8、设置于管道壳体1并控制连接环6转动的控制组件,第二连杆8固定于调节叶片5并与第一连杆7转动连接,第二连杆8转动轴向沿管道壳体1轴向设置,且第二连杆8和调节叶片5与导风锥管3转动连接端呈错位设置,并且第一连杆7与连接环6之间设置有连接销9,且第一连杆7通过连接销9相对于连接环6转动,连接销9轴向平行于管道壳体1轴向。当控制组件驱动连接环6相对于管道壳体1转动一定角度后,连接环6通过连接销9带动第一连杆7移动,并且由于第二连杆8和调节叶片5与导风锥管3转动连接端呈错位设置,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8相对移动后达到带动调节叶片5相对于导风锥管3转动一定角度,进而可以使调节叶片5由沿连接管2径向变为倾斜,调节叶片5起到遮挡导风锥管3底面与连接管2端部之间的空隙,有效调节管道壳体1的流速;本申请与百叶窗式流量调节形式不同,将调节叶片5以管道圆周进行分布,各个位置的流量均匀。输送介质在通过本申请时,阻力更小。产生的振动也同步降低。导风锥管3的形式可以降低气流运动过程中的阻力,形成局部紊流。控制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管道壳体1的调节螺杆10、设置于连接环6并与调节螺杆10螺纹连接的调节螺母11,调节螺杆10轴向垂直于管道壳体1轴向,调节螺杆10转动后带动连接环6相对于管道壳体1轴向转动一定角度。当需要驱动调节叶片5转动并调节管道壳体1流速时,通过拧动调节螺杆10,调节螺母11带动连接环6相对于调节螺杆10移动一定位置,并且由于调节螺杆10与管道壳体1之间、调节螺母11与调节螺杆10之间存有一定间隙,从而达到方便连接环6跟随调节螺母11移动而发生转动一定角度。管道壳体1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定位连接环6的限位滑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磨管道流量调节装置,包括管道壳体(1),所述管道壳体(1)插设有连接管(2),所述管道壳体(1)内设置有导风锥管(3),所述导风锥管(3)与所述管道壳体(1)内壁之间形成有供空气或粉末流通的空隙,所述管道壳体(1)内的空气或粉末通过导风锥管(3)与管道壳体(1)之间空隙后进入连接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锥管(3)与所述管道壳体(1)内壁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调节叶片(5),所述调节叶片(5)位于导风管底面于连接管(2)端部之间,所述调节叶片(5)转动连接于所述导风锥管(3)底面,且所述调节叶片(5)转动轴向沿管道壳体(1)轴向,若干个所述调节叶片(5)环绕所述导风锥管(3)均匀分布,若干所述调节叶片(5)与管道壳体(1)之间设置有调节所述调节叶片(5)转动角度并控制管道壳体(1)流量的调节器,所述调节器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管道壳体(1)端面的连接环(6)、若干设置于所述连接环(6)并与所述调节叶片(5)一一对应的第一连杆(7)、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7)与调节叶片(5)之间的第二连杆(8)、设置于所述管道壳体(1)并控制所述连接环(6)转动的控制组件,所述第二连杆(8)固定于调节叶片(5)并与第一连杆(7)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8)转动轴向沿管道壳体(1)轴向设置,且第二连杆(8)和调节叶片(5)与导风锥管(3)转动连接端呈错位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磨管道流量调节装置,包括管道壳体(1),所述管道壳体(1)插设有连接管(2),所述管道壳体(1)内设置有导风锥管(3),所述导风锥管(3)与所述管道壳体(1)内壁之间形成有供空气或粉末流通的空隙,所述管道壳体(1)内的空气或粉末通过导风锥管(3)与管道壳体(1)之间空隙后进入连接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锥管(3)与所述管道壳体(1)内壁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调节叶片(5),所述调节叶片(5)位于导风管底面于连接管(2)端部之间,所述调节叶片(5)转动连接于所述导风锥管(3)底面,且所述调节叶片(5)转动轴向沿管道壳体(1)轴向,若干个所述调节叶片(5)环绕所述导风锥管(3)均匀分布,若干所述调节叶片(5)与管道壳体(1)之间设置有调节所述调节叶片(5)转动角度并控制管道壳体(1)流量的调节器,所述调节器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管道壳体(1)端面的连接环(6)、若干设置于所述连接环(6)并与所述调节叶片(5)一一对应的第一连杆(7)、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7)与调节叶片(5)之间的第二连杆(8)、设置于所述管道壳体(1)并控制所述连接环(6)转动的控制组件,所述第二连杆(8)固定于调节叶片(5)并与第一连杆(7)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8)转动轴向沿管道壳体(1)轴向设置,且第二连杆(8)和调节叶片(5)与导风锥管(3)转动连接端呈错位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玥珉陆利敏秦欢曾粤须晓华李海顾军明盛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