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煤粉燃烧全过程烟气成分监测配风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站锅炉节能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煤粉燃烧全过程烟气成分监测配风系统。
技术介绍
通过将原煤磨制成煤粉在炉膛内燃烧是大部分燃煤电站锅炉的燃烧形式。煤粉在炉膛内的燃烧涉及复杂的化学反应,是一个多相流、多形式放热传热过程,煤粉燃烧行程较短,燃烧时间短,其燃烧过程的特性复杂而多变。现有的监测参数都是基于在锅炉出口的尾部烟道(通常是省煤器出口烟道)上监测烟气成分和排烟温度等用于评价锅炉的效率和环保效果。这些参数不能反应燃烧过程的配风情况,不能用于煤粉燃烧过程的监测。因此,根据这些参数进行一次、二次、燃尽风等手段进行的配风,显得有些盲目和滞后。煤粉在锅炉内燃烧过程未见有效的监测方法和根据燃烧过程分步、分目的控制配风的方法。随着环保压力的增加,燃煤锅炉为了满足排放要求,通过燃料分级、空气分级等手段降低炉膛出口的NOx和SO2浓度,一般的手段是在燃烧区形成还原气氛以降低燃料型NOx的生成,在炉膛上部补充燃尽风保证煤粉的燃尽。在以上“两段式”的煤粉燃烧过程中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煤粉燃烧全过程烟气成分监测配风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系统包括:监测单元(A)、控制模块单元(B)和执行机构单元(C);所述监测单元(A)与控制模块单元通信连通,所述控制模块单元(B)与执行机构单元(C)通信连通;所述监测单元(A)发出监测参数的数据至控制模块单元(B);所述控制模块单元根据监测单元发出的参数、位置等信号,加入燃烧预测模型、燃烧寻优数据、锅炉负荷、调峰指令、各受热面汽温、汽压和壁温情况数据,输出控制信号至执行机构单元(C);执行机构单元(C)输出的信号返回控制模块单元;控制模块单元根据执行机构单元返回的信号和监测单元下一步的监测数据,判定是否达到控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煤粉燃烧全过程烟气成分监测配风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系统包括:监测单元(A)、控制模块单元(B)和执行机构单元(C);所述监测单元(A)与控制模块单元通信连通,所述控制模块单元(B)与执行机构单元(C)通信连通;所述监测单元(A)发出监测参数的数据至控制模块单元(B);所述控制模块单元根据监测单元发出的参数、位置等信号,加入燃烧预测模型、燃烧寻优数据、锅炉负荷、调峰指令、各受热面汽温、汽压和壁温情况数据,输出控制信号至执行机构单元(C);执行机构单元(C)输出的信号返回控制模块单元;控制模块单元根据执行机构单元返回的信号和监测单元下一步的监测数据,判定是否达到控制目标,发出执行机构操作指令和监测单元的停启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煤粉燃烧全过程烟气成分监测配风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监测单元(A)包括燃烧区监测模块(A1)、贴壁风监测模块(A2)、燃尽风区监测模块(A3)和尾部烟道区监测模块(A4),所述燃烧区监测模块、贴壁风监测模块、燃尽风区监测模块和尾部烟道区监测模块集分别与控制模块单元(B)连通;所述执行机构单元(C)根据控制模块发出的指令进行动作,并及时反馈动作信号和位置信号;所述执行机构单元(C)包括燃烧区执行机构(C1),贴壁风区执行机构(C2),燃尽风区执行机构(C3)和尾部烟道区执行机构(C4),所述燃烧区执行机构,贴壁风区执行机构,燃尽风区执行机构和尾部烟道区执行机构单元分别与控制模块单元(B)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煤粉燃烧全过程烟气成分监测配风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燃烧区监测模块(A1)中沿燃烧器气流方向深入炉膛布置采样管,采样管深入的距离为炉膛温度1100℃左右时终止;所述采样管材选用耐高温的刚玉管;所述刚玉管连接烟气采集分析仪器,所述燃烧区监测模块(A1)监测的参数为CO、NO和CO2浓度;燃烧区附有防堵吹扫系统,且可定期维护烟气采集分析仪器的传感器,当该燃烧器停用时由控制单元发出指令退出采样管,停止烟气采集分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煤粉燃烧全过程烟气成分监测配风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贴壁风监测模块(A2),在燃烧区每个墙面均匀布置4个采样管;所述采样管深入炉膛0.3±0.1m,采样管材选用耐高温的刚玉管;刚玉管连接烟气采集分析仪器,所述贴壁风监测模块(A2)监测的参数为CO浓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煤粉燃烧全过程烟气成分监测配风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燃尽风监测模块(A3)在燃尽风喷口层标高上部1m、下部1m的四个墙面上各均匀布置4个采样管;所述采样管炉膛插入深度在炉膛温度1100℃左右的位置,采样管管材选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永会,闫慧博,杜建桥,张勇胜,李欣,张保瑞,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