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干扰的车用风扇,包括:一电机、一EMC增强模块、一风叶组件及一机壳支架,所述EMC增强模块与电机容设于机壳支架内,所述电机的转轴连动风叶组件转动,所述EMC增强模块电性连接电机及车内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EMC增强模块的结构设计,从而利用EMC增强模块防止电机产生的电磁波与车内其它电气设备的电磁波相互影响,可起到很好的抗干扰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散热降温,而且能防止电机与车内其它电气设备的工作相互干扰。
A kind of anti-interference vehicle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干扰的车用风扇
本技术属于风扇的
,尤其是指一种防干扰的车用风扇。
技术介绍
目前,一些车辆,为了增加车辆内部空气的流动性,会增设一台车载风扇,但现有的车载风扇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电磁波,干扰车内其它电气设备的工作,同样的,车内的其它电气设备工作,如收音机等也会产生大量的电磁波,干扰车载风扇的工作,故需要对车载风扇采取具有抗干扰的结构。鉴于此,本技术的设计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干扰的车用风扇,不仅可以散热降温,而且能防止电机与车内其它电气设备的工作相互干扰。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一种防干扰的车用风扇,包括:一电机、一EMC增强模块、一风叶组件及一机壳支架,所述EMC增强模块与电机容设于机壳支架内,所述电机的转轴连动风叶组件转动,所述EMC增强模块电性连接电机及车内电源。所述风叶组件的头部的中部设有一锥形通道,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套设有一侧壁设有开槽的轴套,随着轴套挤入锥形通道内,所述锥形通道的壁面逐渐抱紧轴套,使开槽逐渐封闭,所述风叶组件的头部与轴套通过一紧固螺钉固定。所述风叶组件的头部的中部设有一轴孔,所述电机的转轴上铆固有一轴套,所述轴套紧配合伸入轴孔内,所述风叶组件的头部与轴套通过一紧固螺钉固定。所述风叶组件的头部的前端设有供容置紧固螺钉的沉孔。所述轴套的前端设有与紧固螺钉连接的螺孔。所述机壳支架包括机壳和固定支架,所述电机通过一门型支架安装于机壳内,所述机壳通过万向接头与固定支架可转动连接,所述EMC增强模块固设于电机的后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通过EMC增强模块的结构设计,从而利用EMC增强模块防止电机产生的电磁波与车内其它电气设备的电磁波相互影响,可起到很好的抗干扰作用,因此本技术不仅可以散热降温,而且能防止电机与车内其它电气设备的工作相互干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的EMC增强模块的电路图。【符号说明】电机1EMC增强模块2电机的转轴11风叶组件3机壳支架4风叶组件的头部31轴孔311沉孔312机壳41固定支架42万向接头43轴套5开槽51螺孔52紧固螺钉6门型支架7螺钉8弹垫9。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防干扰的车用风扇,包括:一电机1、一EMC增强模块2、一风叶组件3及一机壳支架4,所述EMC增强模块2与电机1容设于机壳支架4内,所述电机的转轴11连动风叶组件3转动,所述EMC增强模块2电性连接电机1及车内电源,其中EMC增强模块2可以采用图5所示的电路。因此,本技术通过EMC增强模块2的结构设计,从而利用EMC增强模块2防止电机1产生的电磁波与车内其它电气设备的电磁波相互影响,可起到很好的抗干扰作用,因此本技术不仅可以散热降温,而且能防止电机1与车内其它电气设备的工作相互干扰。其中,所述电机1可以为无刷电机,无刷电机具有无碳刷、低干扰、噪音低、运转顺畅、寿命长及低维护成本的优点,但是并不以此为限,所述电机1也可以采用有刷电机。再者,为了便于安装,所述机壳支架4可以包括机壳41和固定支架42,所述电机1通过一门型支架7安装于机壳41内,所述机壳41通过万向接头43与固定支架42可转动连接,所述EMC增强模块2固设于电机1的后端,所述机壳41的背面由多个间隔设置的螺钉8穿过锁固于门型支架7,其中螺钉8的头部与机壳41的背面间设有弹垫9,所述弹垫9起防松作用,万向接头43的设置可以便于风扇的转动至所需角度,所述电机1可以通过螺钉8锁固于门型支架7,且通过固定支架42的设置,可以便于本技术装配至车内所需使用位置。于实施例一中,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风叶组件的头部31的中部设有一轴孔311,所述电机的转轴11上铆固有一轴套5,所述轴套5紧配合伸入轴孔311内,所述风叶组件的头部31与轴套5通过一紧固螺钉6固定,从而实现所述电机的转轴11连动风叶组件3转动,让风扇运行更平稳,不易松脱,有效提升风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中,所述风叶组件的头部31的前端可以设有供容置紧固螺钉6的沉孔312,所述轴套5的前端可以设有与紧固螺钉6连接的螺孔52,从而便于紧固螺钉6的装配。于实施例二中,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风叶组件的头部31的中部设有一锥形通道,所述电机的转轴11上套设有一侧壁设有开槽51的轴套5,随着轴套5挤入锥形通道内,所述锥形通道的壁面逐渐抱紧轴套5,使开槽51逐渐封闭,从而利用设有开槽51的轴套5的设置,不仅可以让风扇运行更平稳,不易松脱,有效提升风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便于轴套5与电机的转轴11、风叶组件的头部31的装配,且装配较灵活,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如所述风叶组件的头部31与轴套5通过一紧固螺钉6固定,在此不赘述。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本技术的组成部件的数量并不以上述为限,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技术的揭示而作各种不背离本技术创作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技术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权利要求书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干扰的车用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电机、一EMC增强模块、一风叶组件及一机壳支架,所述EMC增强模块与电机容设于机壳支架内,所述电机的转轴连动风叶组件转动,所述EMC增强模块电性连接电机及车内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干扰的车用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电机、一EMC增强模块、一风叶组件及一机壳支架,所述EMC增强模块与电机容设于机壳支架内,所述电机的转轴连动风叶组件转动,所述EMC增强模块电性连接电机及车内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干扰的车用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组件的头部的中部设有一锥形通道,所述电机的转轴上套设有一侧壁设有开槽的轴套,随着轴套挤入锥形通道内,所述锥形通道的壁面逐渐抱紧轴套,使开槽逐渐封闭,所述风叶组件的头部与轴套通过一紧固螺钉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干扰的车用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组件的头部的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佑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泰谷远东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