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钻获取井底岩屑的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489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钻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随钻获取井底岩屑的钻头。一种随钻获取井底岩屑的钻头,包括钻头冠部以及位于钻头冠部内的钻头本体;所述钻头本体内设有钻头腔体;钻头本体上还设有与钻头腔体连通的上喷嘴流道、中喷嘴流道及下喷嘴流道;所述钻头腔体内从中心至腔体内壁依次设有取岩屑结构及用于卡设取岩屑结构的定位套;定位套中部与腔体内壁形成内部流道;取岩屑结构、定位套底部及腔体内壁形成沉砂腔;所述取岩屑结构下行时,下喷嘴流道、腔体内壁底端、取岩屑结构侧壁、定位套及上喷嘴流道形成贯穿的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在钻井过程中随钻获得井底岩屑。

A bit for obtaining bottom cuttings while dri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随钻获取井底岩屑的钻头
本技术属于钻井
,特别涉及一种随钻获取井底岩屑的钻头。
技术介绍
钻井过程中,钻头在井底钻碎的岩石碎屑称为岩屑。岩屑是及时认识地层岩性和油气层的直观材料,它随着钻井液的循环,不断地返至地面。现场岩屑录井实际操作中按一定深度间隔取样,并按岩屑迟到时间作深度校正。由于钻到某一深度时所破碎的岩屑,由钻井液带到地面的时间,已不是钻头钻达这一深度的时间,而有一段滞后。井钻得越深,滞后时间越长。岩屑迟到时间受井深、洗井液密度与黏度、岩屑的密度与大小、泥浆泵的压力与排量等许多因素影响,所以依靠在地面进行岩屑录井往往不能准确恢复井下地层的剖面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随钻获取井底岩屑的钻头及其使用方法,可在钻井过程中随钻获得井底岩屑,精确确定地层剖面。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随钻获取井底岩屑的钻头,包括钻头冠部以及位于钻头冠部内的钻头本体;所述钻头本体内设有钻头腔体;钻头本体上还设有与钻头腔体连通的上喷嘴流道、中喷嘴流道及下喷嘴流道;所述钻头腔体内从中心至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随钻获取井底岩屑的钻头,包括钻头冠部(8)以及位于钻头冠部(8)内的钻头本体(4);所述钻头本体(4)上端设有连接接头(1),钻头本体(4)内设有钻头腔体(6);其特征在于:钻头本体(4)上还设有与钻头腔体(6)连通的上喷嘴流道(9)、中喷嘴流道(5)及下喷嘴流道(7);所述钻头腔体(6)内从中心至腔体内壁依次设有取岩屑结构(3)及用于卡设取岩屑结构(3)的定位套(2);定位套(2)中部与腔体内壁形成内部流道(201);取岩屑结构(3)、定位套(2)底部及腔体内壁形成沉砂腔(204);所述取岩屑结构(3)下行时,下喷嘴流道(7)、腔体内壁底端、取岩屑结构(3)侧壁、定位套(2)及上喷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钻获取井底岩屑的钻头,包括钻头冠部(8)以及位于钻头冠部(8)内的钻头本体(4);所述钻头本体(4)上端设有连接接头(1),钻头本体(4)内设有钻头腔体(6);其特征在于:钻头本体(4)上还设有与钻头腔体(6)连通的上喷嘴流道(9)、中喷嘴流道(5)及下喷嘴流道(7);所述钻头腔体(6)内从中心至腔体内壁依次设有取岩屑结构(3)及用于卡设取岩屑结构(3)的定位套(2);定位套(2)中部与腔体内壁形成内部流道(201);取岩屑结构(3)、定位套(2)底部及腔体内壁形成沉砂腔(204);所述取岩屑结构(3)下行时,下喷嘴流道(7)、腔体内壁底端、取岩屑结构(3)侧壁、定位套(2)及上喷嘴流道(9)形成贯穿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随钻获取井底岩屑的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2)为环状定位套(2),所述环状定位套(2)的外侧壁包括小壁厚及大壁厚;小壁厚与大壁厚交替设置;环状定位套(2)的大壁厚处与腔体内壁接触,定位套(2)的长度小于取岩屑结构(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仙仙张晓斌王红娟洪千里杨全枝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