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304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构件,涉及建筑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支撑构建其拼装构建操作复杂,大部分为一次性用品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内芯构件、外包约束构件以及连接板;内芯构件包括定位约束筒和受力钢筋,定位约束筒穿设有多个定位孔,受力钢筋与定位孔插接;外包约束构件包括外包约束筒和盖体,盖体穿设有通孔;外包约束筒与定位约束筒之间填充有混凝土层;连接板穿设有第一连接孔以及第二连接孔,受力钢筋突伸出通孔的端部与第一连接孔连接,第二连接孔连接有外连接件,外连接件与受力钢筋位于连接板两侧,具有使得支撑构件的拼装与拆卸操作方便,能够重复使用外包约束构件,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

An assembled buckling restrained br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构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器械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构件。
技术介绍
屈曲约束支撑是一种钢结构支撑,也是一种耗能支撑。普通支撑受压会产生屈曲现象,当支撑受压屈曲后,刚度和承载力急剧降低,在地震或强风的作用下,支撑的内力在受压和受拉两种状态下往复变化,当支撑由压曲状态逐渐变至受拉状态时,支撑的内力以及刚度接近为零,滞回性能差。现有的屈曲约束支撑构造主要包括纯钢型屈曲约束支撑和以钢管混凝土为约束单元的屈曲约束支撑。前者可直接使用成熟的钢结构加工方式进行加工,质量能严格控制到机械产品的精度,内部为空心结构,且其自重和体积较以钢管混凝土为约束单元的屈曲约束支撑轻,因而在实际中的应用更为广泛;而后者由于使用混凝土作为填充材料,其拼装构建操作复杂,大部分为一次性用品。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构件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构件,具有使得支撑构件的拼装与拆卸操作方便,能够重复使用外包约束构件,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构件,包括内芯构件、包裹内芯构件的外包约束构件以及连接板;所述内芯构件包括定位约束筒和受力钢筋,定位约束筒沿自身轴线方向穿设有多个定位孔,受力钢筋与定位孔插接;所述外包约束构件包括外包约束筒和与外包约束筒端部盖合的盖体,盖体表面穿设有供受力钢筋伸出的通孔;所述外包约束筒与定位约束筒之间填充有混凝土层;所述连接板穿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以及多个第二连接孔,受力钢筋突伸出通孔的端部与第一连接孔连接,第二连接孔连接有外连接件,外连接件与受力钢筋位于连接板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定位约束筒置于外包约束筒内,然后将受力钢筋插入通孔,并在突伸出通孔的受力钢筋两端套设盖体;接着将一端盖体与外包约束筒固定,并在定位约束筒与外包约束筒之间的缝隙处填充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再接着将另一盖体与外包约束筒固定;最后将受力钢筋与连接板连接,使得支撑构件的拼装与拆卸操作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定位孔布设为由内而外直径增大的多个定位圈,每一个定位圈中的定位孔均匀间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内芯构件受力较为均匀分布。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交叉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支撑构建与外连接件之间的受力较为均匀分布。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包约束筒端部侧面穿设有第一固定孔,盖体侧面穿设有与第一固定孔配合的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通过螺栓螺纹配合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外包约束筒内的混凝土层填充操作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包约束筒包括第一半圆体和第二半圆体,第一半圆体和第二半圆体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第一半圆体上的固定板与第二半圆体上的固定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内芯构件取出,使得外包约束构件能够重复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定位约束筒置于外包约束筒内,然后将受力钢筋插入通孔,并在突伸出通孔的受力钢筋两端套设盖体;接着将一端盖体与外包约束筒固定,并在定位约束筒与外包约束筒之间的缝隙处填充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再接着将另一盖体与外包约束筒固定;最后将受力钢筋与连接板连接,使得支撑构件的拼装与拆卸操作方便;便于将内芯构件取出,使得外包约束构件能够重复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包约束筒;11、第一半圆体;12、第二半圆体;13、固定板;14、第一固定孔;15、盖体;16、第二固定孔;17、通孔;2、定位约束筒;21、定位孔;22、连接板;23、第一连接孔;24、第二连接孔;3、受力钢筋;31、外连接件;4、混凝土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构件,如图1与图2所示,包括内芯构件、包裹内芯构件的外包约束构件以及连接板22。内芯构件包括定位约束筒2和受力钢筋3,定位约束筒2沿自身轴线方向穿设有多个定位孔21,受力钢筋3与定位孔21插接。外包约束构件包括外包约束筒1和与外包约束筒1端部盖合的盖体15,盖体15表面穿设有供受力钢筋3伸出的通孔17;外包约束筒1与定位约束筒2之间填充有混凝土层4。连接板22穿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23以及多个第二连接孔24,受力钢筋3突伸出通孔17的端部与第一连接孔23连接,第二连接孔24连接有外连接件31,外连接件31与受力钢筋3位于连接板22两侧。将定位约束筒2置于外包约束筒1内,然后将受力钢筋3插入通孔17,并在突伸出通孔17的受力钢筋3两端套设盖体15;接着将一端盖体15与外包约束筒1固定,并在定位约束筒2与外包约束筒1之间的缝隙处填充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4;再接着将另一盖体15与外包约束筒1固定;最后将受力钢筋3与连接板22连接,使得支撑构件的拼装与拆卸操作方便。如图1所示,多个定位孔21布设为由内而外直径增大的多个定位圈,每一个定位圈中的定位孔21均匀间隔设置,使得内芯构件受力较为均匀分布。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孔23与第二连接孔24交叉设置,使得支撑构建与外连接件31之间的受力较为均匀分布。如图1与图2所示,外包约束筒1端部侧面穿设有第一固定孔14,盖体15侧面穿设有与第一固定孔14配合的第二固定孔16,第一固定孔14、第二固定孔16通过螺栓螺纹配合固定连接,使得外包约束筒1内的混凝土层4填充操作方便。如图1所示,外包约束筒1包括第一半圆体11和第二半圆体12,第一半圆体11和第二半圆体12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第一半圆体11上的固定板13与第二半圆体12上的固定板1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便于将内芯构件取出,使得外包约束构件能够重复使用。工作过程:将定位约束筒2置于外包约束筒1内,然后将受力钢筋3插入通孔17,并在突伸出通孔17的受力钢筋3两端套设盖体15。接着将一端盖体15与外包约束筒1固定,并在定位约束筒2与外包约束筒1之间的缝隙处填充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4。再接着将另一盖体15与外包约束筒1固定。最后将受力钢筋3与连接板22连接,使得支撑构件的拼装与拆卸操作方便。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构件,其特征是:包括内芯构件、包裹内芯构件的外包约束构件以及连接板(22);/n所述内芯构件包括定位约束筒(2)和受力钢筋(3),定位约束筒(2)沿自身轴线方向穿设有多个定位孔(21),受力钢筋(3)与定位孔(21)插接;/n所述外包约束构件包括外包约束筒(1)和与外包约束筒(1)端部盖合的盖体(15),盖体(15)表面穿设有供受力钢筋(3)伸出的通孔(17);所述外包约束筒(1)与定位约束筒(2)之间填充有混凝土层(4);/n所述连接板(22)穿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23)以及多个第二连接孔(24),受力钢筋(3)突伸出通孔(17)的端部与第一连接孔(23)连接,第二连接孔(24)连接有外连接件(31),外连接件(31)与受力钢筋(3)位于连接板(22)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构件,其特征是:包括内芯构件、包裹内芯构件的外包约束构件以及连接板(22);
所述内芯构件包括定位约束筒(2)和受力钢筋(3),定位约束筒(2)沿自身轴线方向穿设有多个定位孔(21),受力钢筋(3)与定位孔(21)插接;
所述外包约束构件包括外包约束筒(1)和与外包约束筒(1)端部盖合的盖体(15),盖体(15)表面穿设有供受力钢筋(3)伸出的通孔(17);所述外包约束筒(1)与定位约束筒(2)之间填充有混凝土层(4);
所述连接板(22)穿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23)以及多个第二连接孔(24),受力钢筋(3)突伸出通孔(17)的端部与第一连接孔(23)连接,第二连接孔(24)连接有外连接件(31),外连接件(31)与受力钢筋(3)位于连接板(22)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构件,其特征是:多个所述定位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小冬刘夕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