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动机的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259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动机的防护结构,起动机包括通过螺钉设置在机壳上的后盖和设置在机壳上的多个接线柱以及多个接线柱之间的导线,防护结构包括绝缘防护套、第一防护帽以及第二防护帽。绝缘防护套套设在导线的外部;第一防护帽设置在部分的多个接线柱上;第二防护帽设置在另一部分的多个接线柱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起动机的防护结构未设置防护罩,从而使起动机具有布置空间小,布局紧凑,适用性强的优点。

Protective structure of star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起动机的防护结构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发动机制造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适用于农用发动机的起动机。
技术介绍
农用发动机的应用日益广泛,农机市场凸显对能适用于旱地、又能满足水田的发动机的需求现象。这一需求,对布置在发动机低位的起动机的防护等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起动机的起动性能好不好,直接影响客户的使用。因此,急需设计一种防护等级高的起动机,以适应广大农用市场的客户需求。当前使用的大部分的起动机200的防水等级都在6级及以下,而在水田里工作的拖拉机等设备,它们的发动机会有涉水、泡水的工况,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期工作,布置在低位的、防护只能达到防水溅的起动机必将深受其害,会出现进水锈蚀、电器元件失效等故障模式,这就直接影响到农民的耕作作业。而在旱地里工作,如小麦机用的发动机,放置在非密封的机舱里,细小、干燥的麦秆会被吸到发动机表面上来,起动机布置在发动机的外围,容易堆积水稻、玉米或小麦等叶子,以及一些粉尘。而起动机的防护罩(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是跨接在继电器、开关和机壳之间,需要避让一些接线柱和引线,存在一定的缝隙,叶子和粉尘会沿着缝隙进入防护罩内,遇到高温易燃烧,造成火烧车的故障现象。同时,用户也不容易清理防护罩内部的物品。针对以上防水的需求,目前,市场上有全密封结构的起动机:在各部连接处和导线接头处都加有密封圈的方案结构。该技术方案,没有对起动机定子引出线的防护做出有效措施,导线接头连接处存在有渗水的隐患。对于起动机接线柱的防护,目前最常见的是带可拆卸的防护冒,在起动机装配过程、主机厂接线后,都有可能把接线柱上的防护冒弄丢或者漏装回去,导致接线柱处于无防护状态。为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的一种防护等级高的起动机。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动机的防护结构,其未设置防护罩,使起动机具有布置空间小,布局紧凑,适用性强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起动机的防护结构,起动机包括通过螺钉设置在机壳后端的后盖和设置在机壳上的多个接线柱以及多个接线柱之间的导线,防护结构包括绝缘防护套、第一防护帽以及第二防护帽。绝缘防护套套设在导线的外部;第一防护帽设置在部分的多个接线柱上;第二防护帽设置在另一部分的多个接线柱上。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防护帽具有燕尾槽结构,燕尾槽结构仅预留有用于接线端子需要的空间。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起动机的防护结构还包括密封垫以及密封圈。密封垫设置在用于后盖与机壳的后端连接的螺钉处;密封圈设置在后盖与机壳的后端的衔接处。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起动机的防护结构还包括O型圈以及滚铆磁极。O型圈设置在起动机的开关处;以及滚铆磁极设置在机壳上。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起动机的防护结构还包括出线护套以及引出线。出线护套,其与机壳过盈配合地设置在机壳上;引出线采用硬线和软线点焊的连接方式,硬线部分直接注塑在出线护套上。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出线护套采用U型橡胶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起动机的防护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防护结构取消了防护罩,使其需要的布置空间小,布局紧凑,适用性强。并采用绝缘防护套、第一防护帽、第二防护帽以及出线护套来满足防护罩的功能,以及增加密封垫、密封圈、O型圈、滚铆磁极等装置加强密封作用,提高起动机整体密封性,解决锈蚀难起动问题,提升使用寿命。同时优化设计起动机的防护结构,降低火烧车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起动机的一视角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起动机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起动机的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第二防护帽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出线护套和引出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00-起动机,1-后盖,2-螺钉,3-密封垫,4-机壳,5-密封圈,6-滚铆磁极,7-出线护套,8-引出线,9-O型圈,10-绝缘防护套,11-第一防护帽,12-第二防护帽,200-现有技术的起动机,201-防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起动机的防护结构,起动机100包括通过螺钉2设置在机壳4后端的后盖1和设置在机壳4上的多个接线端子及设置在接线柱以及多个接线端子及接线柱之间的导线,防护结构包括密封垫3、密封圈5、滚铆磁极6、出线护套7、引出线8、O型圈9、绝缘防护套10、第一防护帽11以及第二防护帽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缘防护套10套设在导线的外部用以给导线进行绝缘保护;第一防护帽11设置在部分的多个接线柱上;本实施例的第一防护帽11外形类似烟斗状,其烟斗部紧紧地扣在接线柱上,其烟嘴部紧紧包裹在绝缘防护套10的接线端子上,使接线端子不至于暴露在外面,从而可以很好地保证接线柱和接线端子处的放水及密闭性。第二防护帽12设置在另一部分的多个接线柱上。第二防护帽12具有燕尾槽结构。本实施例的燕尾槽结构设置在第二防护帽12的形状与烟斗状也比较类似,只是在烟斗的侧部开了一道燕尾槽,安装时可以沿着燕尾槽将第二防护帽12打开,燕尾槽结构仅预留有用于接线端子需要的空间,待接线端子安装完成后再盖回来,利用橡胶本身的弹性同样可以保证接线柱以及接线端子处防水效果。密封垫3设置在用于后盖1与机壳4的后端连接的螺钉2处;密封圈5设置在后盖1与机壳4的后端的衔接处。O型圈9设置在起动机的开关处;以及滚铆磁极6设置在机壳4上。出线护套7,其与机壳4过盈配合地设置在机壳4上;引出线8采用硬线和软线点焊的连接方式,硬线部分直接注塑在出线护套7上。出线护套采用U型橡胶材料。请参阅图1至图3,图1是现有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起动机的一视角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起动机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起动机的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的起动机的防护结构取消了起动机的后盖1上的排水管,以防止倒吸进水。且在起动机的后盖1螺钉2增加了密封垫3;而后盖1与机壳4连接处,增加了密封圈5,以防止接口进水。起动机的机壳4上原来是由内六角螺钉2紧固磁极,改成现在的滚铆磁极6,预防进水。如图4至图5所示,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第二防护帽12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出线护套7和引出线8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起动机继电器和开关之间的导线增加了绝缘防护。同时导线之间的接线端子上,由起动机供方接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动机的防护结构,所述起动机包括设置在机壳上的多个接线柱以及所述多个接线柱之间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包括:/n绝缘防护套,其套设在所述导线的外部;/n第一防护帽,其设置在部分的所述多个接线柱上;以及/n第二防护帽,其设置在另一部分的所述多个接线柱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动机的防护结构,所述起动机包括设置在机壳上的多个接线柱以及所述多个接线柱之间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包括:
绝缘防护套,其套设在所述导线的外部;
第一防护帽,其设置在部分的所述多个接线柱上;以及
第二防护帽,其设置在另一部分的所述多个接线柱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机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帽具有燕尾槽结构,所述燕尾槽结构仅预留有用于接线端子需要的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机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密封垫,其设置在用于所述后盖与所述机壳的后端连接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东东蒋毅清易祥众黄坚卫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