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及采用其的智能门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0195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锁具领域,提供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包括壳体,电路板,多个解锁部,壳体上槽孔,通过槽孔设置有操作件,该操作件有第一位置及移动后的第二位置;电路板上设置检测部,该检测部检测到操作部固定连接的拨片位于在第二位置,解锁部从正常工作的第一状态变成至少一解锁部无法实现解锁功能的第二状态。

An intelligent door lock control device and its intelligent door 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及采用其的智能门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锁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及采用其的智能门锁。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门锁有朝向房间外的一侧,当用户居家不希望被打搅时,会希望门外的开锁感应机构处于不工作的状态,在上班外出的时候,又需要很快切换成开锁感应机构处于工作的状态。而现在有采用远程控制的方式,一方面无法实际掌控是否达到控制目标,另一方面,当多人使用门锁时,容易出现混乱。所以如何实现这种设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申请内容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锁控制装置及采用其的门锁,目的在于可以方便的控制门锁处于门外的开锁感应机构不工作的状态,并已于识别和切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包括壳体,电路板,多个解锁部,所述壳体上槽孔,通过所述槽孔设置有操作件,该操作件有第一位置及移动后的第二位置;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检测部,该检测部检测到所述操作部固定连接的拨片位于在第二位置,所述解锁部从正常工作的第一状态变成至少一解锁部无法实现解锁功能的第二状态。可选地,所述壳体为朝向房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包括壳体,电路板,多个解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槽孔,通过所述槽孔设置有操作件,该操作件有第一位置及移动后的第二位置;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检测部,该检测部检测到所述操作部固定连接的拨片位于在第二位置,所述解锁部从正常工作的第一状态变成至少一解锁部无法实现解锁功能的第二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包括壳体,电路板,多个解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槽孔,通过所述槽孔设置有操作件,该操作件有第一位置及移动后的第二位置;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检测部,该检测部检测到所述操作部固定连接的拨片位于在第二位置,所述解锁部从正常工作的第一状态变成至少一解锁部无法实现解锁功能的第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朝向房间内侧的壳体,所述操作件为凸出所述壳体的拨柱,该拨柱与所述拨片本体一体成型,当所述拨柱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拨片也从其第一位置的对应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对应位置;所述壳体具有长卵形的槽孔,所述拨柱在该槽孔中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为与所述电路板的PCB板电连接的光电检测,霍尔检测或微动开关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多个解锁部是朝向门外侧,且与PCB板电连接的读卡器,指纹录入器,按键,人脸识别,语音识别,二维码读取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安装在电器支架上,所述电器支架有向下延伸的压板,所述拨柱穿过所述压板对应位置的通孔,并从所述壳体的对应槽孔伸出;所述拨片位于所述压板与安装盖之间,且在安装盖形成定向槽面,限定所述拨片的移动方向。


5.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的如权1至权4中任一智能门锁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智能门锁控制装置一体控制的开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带动阻挡件位于对应的阻挡位,使得所述开锁结构从可以开锁的第一状态成为无法开锁的第二状态;所述操作件为凸出所述壳体的所述拨柱,该拨柱的柱体有圆柱形凹腔,所述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沃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