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及采用其的智能门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275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锁具领域,提供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包括壳体,电路板,多个解锁部,壳体上槽孔,通过槽孔设置有操作件,该操作件有第一位置及移动后的第二位置;电路板上设置检测部,该检测部检测到操作部固定连接的拨片位于在第二位置,解锁部从正常工作的第一状态变成至少一解锁部无法实现解锁功能的第二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及采用其的智能门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锁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及采用其的智能门锁。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门锁有朝向房间外的一侧,当用户居家不希望被打搅时,会希望门外的开锁感应机构处于不工作的状态,在上班外出的时候,又需要很快切换成开锁感应机构处于工作的状态。而现在有采用远程控制的方式,一方面无法实际掌控是否达到控制目标,另一方面,当多人使用门锁时,容易出现混乱。所以如何实现这种设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申请内容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锁控制装置及采用其的门锁,目的在于可以方便的控制门锁处于门外的开锁感应机构不工作的状态,并已于识别和切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包括壳体,电路板,多个解锁部,所述壳体上槽孔,通过所述槽孔设置有操作件,该操作件有第一位置及移动后的第二位置;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检测部,该检测部检测到所述操作部固定连接的拨片位于在第二位置,所述解锁部从正常工作的第一状态变成至少一解锁部无法实现解锁功能的第二状态。可选地,所述壳体为朝向房间内侧的壳体,所述操作件为凸出所述壳体的拨柱,该拨柱与所述拨片本体一体成型,当所述拨柱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拨片也从其第一位置的对应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对应位置;所述壳体具有长卵形的槽孔,所述拨柱在该槽孔中移动。可选地,所述检测部为与所述电路板的PCB板电连接的光电检测,霍尔检测或微动开关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多个解锁部是朝向门外侧,且与PCB板电连接的读卡器,指纹录入器,按键,人脸识别,语音识别,二维码读取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所述PCB板安装在电器支架上,所述电器支架有向下延伸的压板,所述拨柱穿过所述压板对应位置的通孔,并从所述壳体的对应槽孔伸出;所述拨片位于所述压板与安装盖之间,且在安装盖形成定向槽面,限定所述拨片的移动方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智能门锁,包括朝向门体外侧的如上述中任一智能门锁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智能门锁控制装置一体控制的开锁结构。可选地,所述操作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带动阻挡件位于对应的阻挡位,使得所述开锁结构从可以开锁的第一状态成为无法开锁的第二状态;所述操作件为凸出所述壳体的所述拨柱,该拨柱的柱体有圆柱形凹腔,所述拨柱可拆卸的连接推动件,从而驱动阻挡件移动。可选地,所述开锁结构包括安装座,其设置有滑槽,所述操作件连接所述推动件,该推动件对应所述滑槽的位置设置有伸入所述滑槽,并在其中滑动的凸柱;还包括有安装盖,设置有长卵形槽,所述凸柱穿过所述长卵形槽,并可以延长卵形槽滑动,所述凸柱装配入所述拨柱的圆柱形凹腔,当所述拨柱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带动所述凸柱做对应的移动。可选地,所述推动件对应所述第一位置设置有第一限位凹;该推动件对应第二位置设置有第二限位凹;在推动件的第一限位凹与第二限位凹之间设置有坡面;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座和安装盖之间的阻挡件,其本体朝向推动件设有凸起,所述短柄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所述短柄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所述坡面推动所述阻挡件向所述转动件移动,直到所述短柄达到第二位置,所述阻挡件凸起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凹。可选地,所述阻挡件对于转动件的转动达到限定;所述阻挡件至少与一弹簧件弹性抵接,当所述坡面推动所述阻挡件运动时,所述弹簧件被压缩,而抵压在所述阻挡件的力增大;在所述弹簧件两侧设置有设置槽,该设置槽与安装座一体成型。可选地,所述安装座上可转动的设置有转动件,其包括齿部及一体成型的异形台,在第一状态下,所述阻挡件远离所述异形台,所述转动件可以转动到第一角度,从而开启门锁;在第二状态下,所述阻挡件贴近所述异形台,所述异形台侧面与所述阻挡件的阻挡面抵接,从初始位置到抵接位只能转动第二角度,且第二角度小于第一角度,从而无法开启门锁;其中转动件连接至开锁的锁芯,所述转动件使所述锁芯转动到第一角度,从而开启门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可以方便的解决用户通过设定第二状态,限制老人家,儿童以及认知障碍人士的误操作,开启门锁使家庭处于风险状态,提高安全性。同时,实现的结构简单实用,安装方便,实现效果可靠,纯机械结构,方便用户确认当前状态,避免电子部件失效,停电等异常对于产品用户体验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智能门锁的爆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智能门锁控制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在A-A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2在B-B方向在可解锁状态的剖视图;图5是图2在B-B方向在不可解锁状态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室内侧开锁结构的爆炸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开锁结构在第一状态下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开锁结构在第二状态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壳体100,槽孔101,凸柱106,阻挡件200,推动件203,第一限位凹204,第二限位凹205,坡面206,转动件207,阻挡件凸起208,异形台210,齿部211,设置槽212,弹簧件213,安装座300,安装盖301,把手302,复位弹簧303,施力齿轮304,转动圆形凹槽305,滑槽306,长卵形槽307,轴心柱308,定轴孔309,金属支架310,游离件312,电器支架组件311,过柄通孔318,压板319,定向槽320,电路板401,微动开关402,拨柱403,拨片404,圆柱形凹腔406,定向筋40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提及的门锁用于设置在门体上,可选择的与门框体固定连接,或者使门体相对于门框可以打开的连接。本专利技术未必能面面俱到的描述所有实现以上功能的所有结构,由于很多结构都是现有技术中公知的内容,在描述过程中,只是凸出描述本专利技术对于现有技术形成贡献的部分。由于门锁适用于封闭一个空间,使得特定人才能够开启门锁,但是该特定人在一些情况下处于封闭空间内,有一些情况,该特定人处于封闭空间外,都不影响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为特定人通过触控而使用。本专利技术中的锁体结构用于房间内,通过扳动把手就可以开启门锁,把房门打开,但是,对于儿童或障碍人士来说,易于开门也存在风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设置门锁不易于开启从而避免误操作,给家庭和家人造成风险。本专利技术披露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如图1至图8所示,包括壳体100,电路板401,多个解锁部,其特征在于,壳体100上设置有槽孔101,通过槽孔101设置有操作件,该操作件有第一位置及移动后的第二位置;电路板401上设置检测部,该检测部检测到操作件固定连接的拨片404位于在第二位置,解锁部从正常工作的第一状态变成至少一解锁部无法实现解锁功能的第二状态。解锁部可以为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包括壳体,电路板,多个解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槽孔,通过所述槽孔设置有操作件,该操作件有第一位置及移动后的第二位置;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检测部,该检测部检测到所述操作部固定连接的拨片位于在第二位置,所述解锁部从正常工作的第一状态变成至少一解锁部无法实现解锁功能的第二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316 CN 20201018375361.一种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包括壳体,电路板,多个解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槽孔,通过所述槽孔设置有操作件,该操作件有第一位置及移动后的第二位置;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检测部,该检测部检测到所述操作部固定连接的拨片位于在第二位置,所述解锁部从正常工作的第一状态变成至少一解锁部无法实现解锁功能的第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朝向房间内侧的壳体,所述操作件为凸出所述壳体的拨柱,该拨柱与所述拨片本体一体成型,当所述拨柱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拨片也从其第一位置的对应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对应位置;所述壳体具有长卵形的槽孔,所述拨柱在该槽孔中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为与所述电路板的PCB板电连接的光电检测,霍尔检测或微动开关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多个解锁部是朝向门外侧,且与PCB板电连接的读卡器,指纹录入器,按键,人脸识别,语音识别,二维码读取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安装在电器支架上,所述电器支架有向下延伸的压板,所述拨柱穿过所述压板对应位置的通孔,并从所述壳体的对应槽孔伸出;所述拨片位于所述压板与安装盖之间,且在安装盖形成定向槽面,限定所述拨片的移动方向。


5.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的如权1至权4中任一智能门锁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智能门锁控制装置一体控制的开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带动阻挡件位于对应的阻挡位,使得所述开锁结构从可以开锁的第一状态成为无法开锁的第二状态;所述操作件为凸出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沃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