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输入装置及采用其的智能门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1289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锁具领域,提供一种触控输入装置,用于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主控芯片的PCB电控板,该PCB电控板设置于支架主体背向面板的一侧;还包括触控板,该触控板至少包括一用于接收触控信号的金属触头,所述触控板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朝向面板的一侧;所述PCB电控板与触控板之间连接有线排,该线排至少有一端为可拆卸的连接结构,所述的支架主体上有供所述线排穿过的过线孔。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方便实现触控信号穿过锁体的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控输入装置及采用其的智能门锁
本技术涉及锁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输入装置及采用其的智能门锁。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存在智能门锁,一般通过触控按键来进行输入,由于涉及点亮,触控以及连接,使得多个部件的位置和连接难度较大,如何实现点亮图案清晰,实现结构简单,同时门锁结构强度大的智能门锁,成为本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申请内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输入装置及采用其的智能门锁,目的在于解决同时涉及点亮,触控以及连接,使得多个部件的位置和连接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触控输入装置,用于智能门锁,包括设置有主控芯片的PCB电控板,该PCB电控板设置于支架主体背向面板的一侧;还包括触控板,该触控板至少包括一用于接收触控信号的金属触头,所述触控板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朝向面板的一侧;所述PCB电控板与触控板之间连接有第一线排,该第一线排至少有一端为可拆卸的连接结构,所述的支架主体上有供所述第一线排穿过的第一过线孔。还包括过光板,该过光板的板体为不透光件,包含多个过光孔,该过光孔朝向所述支架主体一侧形成有柱筒,朝向所述面板一侧形成有柱台;所述支架主体对应所述过光板的过光孔处也形成有定位孔,所述柱筒穿过所述支架主体对应的定位孔;所述过光板对应所述第一线排处形成有过线缺口。还包括有面板,该面板的内壁面贴着所述触控板的金属触头,该金属触头形成有中心孔,该面板对应所述中心孔的位置形成有图案;所述过光板的柱台与所述金属触头的中心孔对应,且所述柱台贴近所述触控板体,且所述柱台中的过光孔对应所述中心孔。所述PCB电控板朝向所述面板一侧形成多个发光体,该多个发光体分别与所述过光板的多个柱筒对应设置,发光体发出的光穿过所述柱筒,且通过所述触控板的中心孔,点亮所述面板的图案。所述过光板朝向所述支架主体一侧凸设有至少一固定柱,该固定柱的中心有螺钉固定孔,所述PCB电控板上设置有穿螺钉孔,与所述固定柱对应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上对应位置也设置有螺钉定位孔,所述固定柱穿过该螺钉定位孔,通过螺钉穿过所述螺钉孔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所述过光板设置有卡接结构,该卡接结构与所述支架主体对应位置的扣位配合连接。所述过光板朝向所述面板一侧设置有定位凸起,该定位凸起与所述触控板对应的定位凹陷或定位孔相对应。所述面板与支架主体的连接形式为粘接连接或卡接连接。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公开一种智能门锁,其采用上述任一触控输入装置,所述的支架主体为一体成型的合金结构。所述支架主体还设置有第二触控装置,该触控装置通过第二线排连接至所述PCB电控板,所述支架主体形成有供所述第二线排布置的线槽,并形成有供所述第二线排穿过的第二过线孔,对应所述第二过线孔,所述过光板开设有对应的过线通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通过一体合金材料的支架主体解决了锁体的强度,以及众多结构件定位的问题,通过合理设置PCB板,触控板,过光板等部件,实现了在保证锁体强度的情况下,实现点亮与触控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触控输入装置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触控输入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图2的实施例中触控输入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触控输入装置的另一位置剖视图;图5为图4的实施例中触控输入装置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PCB电控板101,支架主体102,触控板103,第一过线孔104,过光板105,过光孔106,过线缺口107,面板108,发光体109,固定柱110,卡接结构111,扣位112,第二触控装置113,第二过线孔114,柱筒116,柱台117,定位孔118,穿螺钉孔119,定位凸起120,凸起定位孔121,螺钉定位孔122,中心孔1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提及的智能门锁用于设置在门体上,可选择的与门框体固定连接,或者使门体相对于门框可以打开的连接。本技术未必能面面俱到的描述所有实现以上功能的所有结构,由于很多结构都是现有技术中公知的内容,在描述过程中,只是凸出描述本技术对于现有技术形成贡献的部分。由于门锁适用于封闭一个空间,使得特定人才能够开启门锁,但是该特定人在一些情况下处于封闭空间内,有一些情况,该特定人处于封闭空间外,都不影响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为特定人通过触控而使用。其中智能门锁是指门锁设置有芯片,芯片中运行了接收信息和进行判断的程序,从而通过判断的结果对门锁进行开启的门锁。本技术首先披露一种触控输入装置,其用于智能门锁,如图1所示,触控输入装置设置有主控芯片的PCB电控板101,该PCB电控板101设置于支架主体102背向面板108的一侧;还包括触控板103,该触控板103至少包括一用于接收触控信号的金属触头,触控板103设置在支架主体102朝向面板108的一侧;PCB电控板101与触控板103之间连接有第一线排,该第一线排至少有一端为可拆卸的连接结构,支架主体102上有供第一线排穿过的第一过线孔104。其中,支架主体为一体成型的合金结构,可以选择铝合金或锌合金,由于门锁必须是坚固的,所以其核心部件通过一体成型设置,会使整体难以切割和拆卸,从而确保门锁主体的坚固性。另外,PCB电控板上设置有主控芯片,该主控芯片进行智能门锁输入信号的识别,判断,以及开锁信号的控制输出。有一些情况非特定人通过破坏和影响主控芯片从而实现恶意的开锁,所以本技术中通过把PCB板及主控芯片设置在金属支架主体内侧,从而形成对于该主控芯片和PCB电控板上电器原件的屏蔽保护。虽然会增加穿线和PCB上发光体照射面板的难度,但是从整体的安全性考虑,本实施例是优选的方案。面板108位于朝向用户的一侧,其上设置有供用户识别的图案,该图案可以是数字,字母,或者符号,如#,*等。其中触控板103贴紧面板108,触控板103上有金属触头该金属触头能够感应按键被触按,从而通过第一线排传输信号给主控芯片,实现触控功能。该第一线排一端连接至触控板103,另一端连接至PCB电控板101,且该第一线排至少有一端为可拆卸的连接结构,该可拆卸的安装结构是用于在安装过程中,当后安装触控板103时,则该侧位可拆卸的连接结构;当后安装PCB电控板时,则第一线排连接PCB电控板处位可拆卸连接结构。在支架主体102上还设置有供该第一线排及对应的可拆卸的接头穿过的第一过线孔104。这样在支架主体102一体铸造成型时,需要考虑在其上设置该第一过线孔104。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输入装置还包括过光板105,该过光板主体呈板状,该过光板105的板体包含多个过光孔106,该过光孔106朝向支架主体102一侧形成有柱筒116,朝向面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输入装置,用于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主控芯片的PCB电控板,该PCB电控板设置于支架主体背向面板的一侧;还包括触控板,该触控板至少包括一用于接收触控信号的金属触头,所述触控板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朝向所述面板的一侧;所述PCB电控板与所述触控板之间连接有第一线排,该第一线排至少有一端为可拆卸的连接结构,所述的支架主体上有供所述第一线排穿过的第一过线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输入装置,用于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主控芯片的PCB电控板,该PCB电控板设置于支架主体背向面板的一侧;还包括触控板,该触控板至少包括一用于接收触控信号的金属触头,所述触控板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朝向所述面板的一侧;所述PCB电控板与所述触控板之间连接有第一线排,该第一线排至少有一端为可拆卸的连接结构,所述的支架主体上有供所述第一线排穿过的第一过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光板,该过光板的板体为不透光件,包含多个过光孔,该过光孔朝向所述支架主体一侧形成有柱筒,朝向所述面板一侧形成有柱台;所述支架主体对应所述过光板的过光孔处也形成有定位孔,所述柱筒穿过所述支架主体对应的定位孔;所述过光板对应所述第一线排处形成有过线缺口;所述过光板通过卡扣卡接所述支架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面板,该面板的内壁面贴着所述触控板的金属触头,该金属触头形成有中心孔,所述面板对应该所述中心孔的位置形成有图案;所述过光板的柱台与所述金属触头的中心孔对应,且所述柱台贴近所述触控板体,且所述柱台中的过光孔对应所述中心孔;所述触控板与所述过光板的多个柱台之间设置有散光膜;所述金属触头形成环状金属结构,其向垂直于触控板的方向延申,从而在所述中心孔的周壁上形成有金属光泽的反光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CB电控板朝向所述面板一侧形成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红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沃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