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挖桩的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100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挖桩的施工工艺,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测放控制点;S2:定位桩位;S3:安装对准机构;S4:护筒埋设;S5:钻进;S6:清孔检验;S7:下放钢筋笼;S8:下放导管;S9:混凝土灌注;S10:拔出导管、护筒;在护筒外壁上设置有四列检测孔,对准机构包括四个支架、四个滑移设置在支架上且转动安装在支架上的检测轮、安装在支架上的复位件、安装在支架上的编码器、与编码器电连接的计算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编码器检测检测轮的转动圈数,根据运动差距判断护筒的倾斜程度,以便在埋入过程中调整护筒被压一端的受力,提高了护筒埋设的精确度,降低后续重新埋设的可能性,提高了施工效率。

A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rotary digging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挖桩的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旋挖桩的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旋挖机作为一种新型桩基施工设备,具有功率大,钻孔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移动灵活方便,定位准确,节约劳动力,生产安全,工作方便,环保性能好,噪声小,工作效率高,节约工期和成本等优点,被广泛使用于建设工程中。公开号为CN109024572A的中国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挖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实施步骤:步骤一,现场施工前,使用卷板机加工钢板并焊接制成全钢护筒,所述全钢护筒的长度根据旋挖桩施工现场的的地勘报告确定;步骤二,全钢护筒加工完毕后进行测量放线对桩基进行定位;步骤三,通过吊车将全钢护筒吊起,全钢护筒中心与定位中心相重合;步骤四,埋入全钢护筒,依据地勘报告的深度数据,穿过淤泥层,并延伸至具有护壁功能,并能自稳的土层内部;步骤五,全钢护筒埋设完毕后,通过旋挖机在全钢护筒内开始挖掘作业,开挖到设计要求的土层全钢护筒;步骤六,成孔后移走旋挖机,并在孔内下设钢筋笼,作业时一边灌注砼一边上拔全钢护筒;步骤七,砼浇筑完成后,将表面浮浆挖出。上述中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步骤三中,全钢护筒中心与定位中心在刚开始埋入时,可以对准,但随着埋入的进行,全钢护筒中心会受到泥土的反作用力的影响,导致在埋入过程中极易出现偏离,若在完全埋入后再去检查是否对准,则较为麻烦,若有偏差则需要拔出再重新进行定位重埋,花费时间较长,效率低下,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挖桩的施工工艺,从而大大提高护筒埋设的精确度,降低后续重新埋设的可能性,且边埋入边调整,相较于重新调整花费的时间缩短,提高了施工效率。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旋挖桩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测放控制点,专业测量人员制作施工平面控制网,校准场地基准线、基准点、测量轴线、桩的位置以及桩的地面标高;S2:定位桩位,利用十字线放出四个控制桩位;S3:以四个控制桩位为基准点安装对准机构;S4:护筒埋设,以四个控制桩和对准机构为基准埋设护筒,护筒埋设时顶端高出地面0.3米,通过钻机旋挖斗将护筒静力压入土中并根据对准机构及时调整,护筒顶端高出地面20厘米,并保持水平,埋设深度1.8米,护筒中心竖直线与桩中心线重合;S5:钻进,使用旋挖钻机在护筒内进行钻孔,钻进成孔过程中,根据地层、孔深变化,及时调制泥浆,保证成孔质量,在进入沙层和卵石层时,减慢进尺速度,提高泥浆的稠度,减小每个钻进回次的进尺量,保证孔壁稳定;S6:清孔检验,将钻头放至空地后进行原位空转,之后提起钻杆卸落钻渣终孔,再对成孔的垂直度、钻深进行测量;S7:下放钢筋笼,现场制作钢筋笼,在主筋上且沿钢筋笼的长度方向每间隔2米放置一组钢筋耳,每组设置4个,沿周向均匀间隔安放;S8:下放导管,下放前检查密封性,利用吊车将导管放入,导管下端距离孔底0.3-0.5米;S9:混凝土灌注,向导管内灌注混凝土,不得中断,在灌注过程中需要提升导管,导管埋置在混凝土内的深度最小不得小于2米,最大不得大于6米;S10:当混凝土混凝土灌注到设计标高后,拔出导管,拔出护筒;在所述护筒外壁上且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四列检测孔,每列所述检测孔沿所述护筒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对准机构包括四个圆周设置在地面上且位于所述护筒外围的支架、沿以四个控制桩形成的圆的径向方向滑移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检测孔卡合的检测轮、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检测轮连接的复位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检测轮连接的编码器、与所述编码器电连接的计算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护筒被埋设的过程中,检测轮在护筒的检测孔的带动下转动,编码器检测检测轮的转动圈数,在计算机上形成每个检测轮的运动距离,从而根据运动距离的差距判断护筒的倾斜程度,以便在埋入过程中调整护筒被压一端的受力分布,从而大大提高护筒埋设的精确度,降低后续重新埋设的可能性,且边埋入边调整,相较于重新调整花费的时间缩短,提高了施工效率。且检测轮滑移在支架上,以满足护筒在倾斜时出现的水平偏移,避免检测轮被挤压而损坏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滑移架,所述滑移架的长度方向与四个控制桩形成的圆的径向重合,所述滑移架上沿其长度方向滑移设置有滑座,所述检测轮转动安装在所述滑座上,所述复位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滑移架上且与所述滑座连接的复位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架与滑座的配合则为检测轮的偏移提供支持,使得护筒在偏移时,检测轮不易损坏,且复位弹簧的设置可使检测轮始抵紧在护筒侧壁上,实现实时监测的目的,提高监测的精确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移架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滑座移动距离的距离感应器,所述距离感应器与所述计算机、所述编码器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检测轮监测的是运动路线的长度,若护筒竖直埋入,但水平位置有偏差,还是会影响埋入位置的精准性。通过距离感应器的设置,可同步监控到护筒在水平位置的偏移,从而进一步更为精确的检测护筒的位置,以便及时进行调整,提高精确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对准机构还包括一机架,所述机架呈正方形,所述机架开设有通道,四个所述支架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四个边的中部,所述机架的四个拐角设置有固定脚,所述机架通过所述固定脚悬空,所述固定脚通过定位组件固定在地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轮在检测时需要相对稳定的环境,通过机架和固定脚的设置,使得检测轮的整体性较高,在调整时较为方便,且固定脚的设置也大大提高了检测时的稳定性;同时机架悬空,使得护筒埋入附近的土壤的高低不平或者轻微的震动对机架的影响较小,从而提高检测的精确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放置所述机架时,四个固定脚与四个控制桩错开,再将相对的所述支架用线连接起来,将两根线的交界点与十字线的中心点对比,以确定机架的摆放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定机架的位置,对准十字线的中心点,保证后续埋入过程中基准位置的正确性,降低误差,提高精确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脚远离所述机架一端开设有插接孔,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呈丁字状的插杆,所述插杆顶端开设有贯通至其竖边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深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插杆竖边的长度方向;所述容纳槽的槽底设置有回弹弹簧,所述容纳槽滑移设置有推块,所述推块外壁设置有磁环,所述推块设有两个阶梯段,且两个阶梯段的连接处通过斜面过度;所述插杆的竖边沿垂直其长度方向的方向滑移设置有穿至所述容纳槽内的加固刺,所述加固刺可被所述磁环吸住,且所述加固刺可在所述推块的推动下穿出所述插杆的竖边外壁;所述插杆在所述容纳槽螺纹安装有呈T形的操作杆,所述推块被夹紧在所述操作杆与所述回弹弹簧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固定固定脚时,将插杆穿过插接孔插入到土壤中,并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挖桩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测放控制点,专业测量人员制作施工平面控制网,校准场地基准线、基准点、测量轴线、桩的位置以及桩的地面标高;/nS2:定位桩位,利用十字线放出四个控制桩位;/nS3:以四个控制桩位为基准点安装对准机构;/nS4:护筒(1)埋设,以四个控制桩和对准机构为基准埋设护筒(1),护筒(1)埋设时顶端高出地面0.3米,通过钻机旋挖斗将护筒(1)静力压入土中并根据对准机构及时调整,护筒(1)顶端高出地面20厘米,并保持水平,埋设深度1.8米,护筒(1)中心竖直线与桩中心线重合;/nS5:钻进,使用旋挖钻机在护筒(1)内进行钻孔,钻进成孔过程中,根据地层、孔深变化,及时调制泥浆,保证成孔质量,在进入沙层和卵石层时,减慢进尺速度,提高泥浆的稠度,减小每个钻进回次的进尺量,保证孔壁稳定;/nS6:清孔检验,将钻头放至空地后进行原位空转,之后提起钻杆卸落钻渣终孔,再对成孔的垂直度、钻深进行测量;/nS7:下放钢筋笼,现场制作钢筋笼,在主筋上且沿钢筋笼的长度方向每间隔2米放置一组钢筋耳,每组设置4个,沿周向均匀间隔安放;/nS8:下放导管,下放前检查密封性,利用吊车将导管放入,导管下端距离孔底0.3-0.5米;/nS9:混凝土灌注,向导管内灌注混凝土,不得中断,在灌注过程中需要提升导管,导管埋置在混凝土内的深度最小不得小于2米,最大不得大于6米;/nS10:当混凝土混凝土灌注到设计标高后,拔出导管,拔出护筒(1);/n在所述护筒(1)外壁上且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四列检测孔(11),每列所述检测孔(11)沿所述护筒(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对准机构包括四个圆周设置在地面上且位于所述护筒(1)外围的支架(3)、沿以四个控制桩形成的圆的径向方向滑移设置在所述支架(3)上且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3)上并与所述检测孔(11)卡合的检测轮(33)、安装在所述支架(3)上且与所述检测轮(33)连接的复位件、安装在所述支架(3)上且与所述检测轮(33)连接的编码器(34)、与所述编码器(34)电连接的计算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挖桩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测放控制点,专业测量人员制作施工平面控制网,校准场地基准线、基准点、测量轴线、桩的位置以及桩的地面标高;
S2:定位桩位,利用十字线放出四个控制桩位;
S3:以四个控制桩位为基准点安装对准机构;
S4:护筒(1)埋设,以四个控制桩和对准机构为基准埋设护筒(1),护筒(1)埋设时顶端高出地面0.3米,通过钻机旋挖斗将护筒(1)静力压入土中并根据对准机构及时调整,护筒(1)顶端高出地面20厘米,并保持水平,埋设深度1.8米,护筒(1)中心竖直线与桩中心线重合;
S5:钻进,使用旋挖钻机在护筒(1)内进行钻孔,钻进成孔过程中,根据地层、孔深变化,及时调制泥浆,保证成孔质量,在进入沙层和卵石层时,减慢进尺速度,提高泥浆的稠度,减小每个钻进回次的进尺量,保证孔壁稳定;
S6:清孔检验,将钻头放至空地后进行原位空转,之后提起钻杆卸落钻渣终孔,再对成孔的垂直度、钻深进行测量;
S7:下放钢筋笼,现场制作钢筋笼,在主筋上且沿钢筋笼的长度方向每间隔2米放置一组钢筋耳,每组设置4个,沿周向均匀间隔安放;
S8:下放导管,下放前检查密封性,利用吊车将导管放入,导管下端距离孔底0.3-0.5米;
S9:混凝土灌注,向导管内灌注混凝土,不得中断,在灌注过程中需要提升导管,导管埋置在混凝土内的深度最小不得小于2米,最大不得大于6米;
S10:当混凝土混凝土灌注到设计标高后,拔出导管,拔出护筒(1);
在所述护筒(1)外壁上且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四列检测孔(11),每列所述检测孔(11)沿所述护筒(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对准机构包括四个圆周设置在地面上且位于所述护筒(1)外围的支架(3)、沿以四个控制桩形成的圆的径向方向滑移设置在所述支架(3)上且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3)上并与所述检测孔(11)卡合的检测轮(33)、安装在所述支架(3)上且与所述检测轮(33)连接的复位件、安装在所述支架(3)上且与所述检测轮(33)连接的编码器(34)、与所述编码器(34)电连接的计算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挖桩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上设置有滑移架(31),所述滑移架(31)的长度方向与四个控制桩形成的圆的径向重合,所述滑移架(31)上沿其长度方向滑移设置有滑座(32),所述检测轮(33)转动安装在所述滑座(32)上,所述复位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滑移架(31)上且与所述滑座(32)连接的复位弹簧(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挖桩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架(3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滑座(32)移动距离的距离感应器(36),所述距离感应器(36)与所述计算机、所述编码器(34)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挖桩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准机构还包括一机架(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栋尹小龙吴鸣吴一芳洪美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