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冬元专利>正文

一种环保健康型甘蔗制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9942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保健康型甘蔗制糖方法。在甘蔗混合汁中分别加入无机盐脱色剂、聚季铵盐、磷酸二氢锌混凝剂,经一次加热、加石灰乳中和和二次加热后,混合汁进入沉降池或气浮池分离出清汁和泥汁。清汁经蒸发、浓缩、煮糖、结晶、分蜜得到成品糖。该方法工艺流程短,清汁色值低质量好,热稳定性好。

A kin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healthy sugar making method of sugarc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健康型甘蔗制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糖
,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健康型甘蔗制糖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蔗糖生产与消费大国,有21个省(自治区)生产蔗糖,超过90%的糖厂采用磷酸-亚硫酸法工艺生产蔗糖,不10%的糖厂采用碳酸法工艺生产蔗糖。碳酸法生产蔗糖产品质量优于亚硫酸法,但生产成本高,碳酸滤泥引起的污染问题难以解决,导致碳法工艺难以推广。亚硫酸法生产蔗糖的质量比碳酸法差,主要问题是色值和二氧化硫含量偏高,我国从2006年起规定一级白糖色值低于150IU,二氧化硫含量不高于30mg.kg-1,因此,亚硫酸法生产蔗糖质量面临严峻的挑战。研究新的澄清工艺对蔗糖生产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磷酸-亚硫酸法澄清工艺是将甘蔗混合汁经预灰→一次加热(55-65℃)→加磷酸、通二氧化硫气体→加石灰乳中和到pH=6.8-7.2→二次加热(98-102℃)→沉降池→清汁与泥汁分离→清汁蒸发、浓缩、煮糖、结晶、分蜜后得到产品白砂糖。这种澄清工艺的缺点依赖于二氧化硫的脱色作用,当二氧化硫燃烧不稳定,甘蔗榨量不稳定,二氧化硫用量大,就会严重影响清汁质量和白砂糖质量。有时二氧化硫气体泄漏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危害工人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环境污染小,不产生有害废弃物,且保留较多营养成分的环保健康型甘蔗制糖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环保健康型甘蔗制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甘蔗混合汁加入石灰乳预灰到PH在6.8-7.0之间;B.甘蔗混合汁中加入聚季铵盐;C.甘蔗混合汁进行一次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60-70℃之间;D.加热以后再分别向甘蔗混合汁中加入无机盐脱色剂、磷酸二氢锌混凝剂;E.甘蔗混合汁加石灰乳中和到PH在6.8-8.0之间;F.再进行二次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98-105℃之间;G.甘蔗混合汁加入聚丙烯酰胺进入沉降池或气浮池分离出清汁和泥汁,泥汁经过滤机过滤得到滤清汁,清汁合并滤清汁经蒸发、浓缩、煮糖、结晶、分蜜得到成品糖;所述甘蔗混合汁含糖量在15-17%;所述的无机盐脱色剂是由重硫氧、亚硫酸氢钠中一种或两种组成的脱色剂,用量对蔗比为0.5-1.5kg/吨蔗汁;所述磷酸二氢锌混凝剂是由磷酸和氧化锌反应得到的液体或固体试剂,或者是由磷酸、氧化锌、硫酸锌和活化聚硅酸反应得到的液体试剂,对蔗比为0.1kg-0.5kg/吨蔗汁;所述石灰乳浓度=3-6波美度。优选的,在步骤B中,所述聚季铵盐为阳离子聚季铵盐,所述的阳离子聚季铵盐是由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单体、丙烯酰胺单体经聚合反应得到的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或二种单体的共聚物,用量对蔗比为0.25-0.5kg/吨蔗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和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短,清汁热稳定性好,色值低质量好,达到碳酸法清汁的质量。该工艺省去了硫熏工艺及设备,节约了石灰、硫磺、磷酸资源,实现了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提升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专利技术。该工艺由石灰乳、聚季铵盐、无机盐脱色剂、磷酸二氢锌混凝剂、聚丙烯酰胺组成脱色澄清体系。首先将甘蔗混合汁预灰到PH=6.0-7.0,接着加入聚季铵盐,经一次加热到60-70℃,然后加入无机盐脱色剂、接着加入磷酸二氢锌混凝剂,用石灰乳中和到PH=6.8-8.0,再二次加热到98-105℃,最后加入聚丙烯酰胺并进入快速沉降池或气浮池分离出清汁,泥汁经过滤机过滤得到滤清汁。清汁合并滤清汁经蒸发、浓缩、煮糖、结晶、分蜜后得到产品白砂糖。下面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环保健康型甘蔗制糖方法。实施例一:取甘蔗混合汁1000mL,加石灰乳预灰到pH=6.4,接着加1.0%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5mL,经一次加热到60-70℃后,加入重硫氧固体1.2g,加入10%磷酸二氢锌混凝剂4mL,再用石灰乳中和到pH=7.8,再二次加热到98-105℃,最后加入聚丙烯酰胺1.5mg,倒入1000mL量筒中于98-100℃恒温静置15分钟后分离出清汁。清汁经分析简纯度差提高4.5个百分点,脱色率78.5%,除浊率99%。实施例二:取甘蔗混合汁1000mL,加石灰乳预灰到pH=6.8,接着加1.0%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7mL,经一次加热到60-70℃后,加入亚硫酸氢钠固体2.0g,加入10%磷酸二氢锌混凝剂3mL,再用石灰乳中和到pH=8,再二次加热到98-105℃,最后加入聚丙烯酰胺1.0mg,倒入1000mL量筒中于98-100℃恒温静置15分钟后分离出清汁。清汁经分析简纯度差提高3个百分点,脱色率80%,除浊率98%。实施例三:取甘蔗混合汁1000mL,加石灰乳预灰到pH=7.0,接着加1.0%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4.5mL,经一次加热到60-70℃后,加入重硫氧固体1.5g,加入10%磷酸二氢锌混凝剂2mL,再用石灰乳中和到pH=7.8,再二次加热到98-105℃,最后加入聚丙烯酰胺1.5mg,倒入1000mL量筒中于98-100℃恒温静置15分钟后分离出清汁。清汁经分析简纯度差提高4.5个百分点,脱色率85%,除浊率99%。实施例四:取甘蔗混合汁1000mL,加石灰乳预灰到pH=7.2,接着加1.0%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8mL,经一次加热到60-70℃后,加入重硫氧固体1.3g,加入10%磷酸二氢锌混凝剂2mL,再用石灰乳中和到pH=8,再二次加热到98-105℃,最后加入聚丙烯酰胺1.5mg,倒入1000mL量筒中于98-100℃恒温静置15分钟后分离出清汁。清汁经分析简纯度差提高3.5个百分点,脱色率80%,除浊率98%。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思想,在不脱离该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健康型甘蔗制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A.甘蔗混合汁加入石灰乳预灰到PH在6.8-7.0之间;/nB.甘蔗混合汁中加入聚季铵盐;/nC.甘蔗混合汁进行一次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60-70℃之间;/nD.加热以后再分别向甘蔗混合汁中加入无机盐脱色剂、磷酸二氢锌混凝剂;/nE.甘蔗混合汁加石灰乳中和到PH在6.8-8.0之间;/nF.再进行二次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98-105℃之间;/nG.甘蔗混合汁加入聚丙烯酰胺进入沉降池或气浮池分离出清汁和泥汁,泥汁经过滤机过滤得到滤清汁,清汁合并滤清汁经蒸发、浓缩、煮糖、结晶、分蜜得到成品糖;/n所述甘蔗混合汁含糖量在15-17%;/n所述的无机盐脱色剂是由重硫氧、亚硫酸氢钠中一种或两种组成的脱色剂,用量对蔗比为0.5-1.5kg/吨蔗汁;/n所述磷酸二氢锌混凝剂是由磷酸和氧化锌反应得到的液体或固体试剂,或者是由磷酸、氧化锌、硫酸锌和活化聚硅酸反应得到的液体试剂,对蔗比为0.1kg-0.5kg/吨蔗汁;/n所述石灰乳浓度=3-6波美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健康型甘蔗制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甘蔗混合汁加入石灰乳预灰到PH在6.8-7.0之间;
B.甘蔗混合汁中加入聚季铵盐;
C.甘蔗混合汁进行一次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60-70℃之间;
D.加热以后再分别向甘蔗混合汁中加入无机盐脱色剂、磷酸二氢锌混凝剂;
E.甘蔗混合汁加石灰乳中和到PH在6.8-8.0之间;
F.再进行二次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98-105℃之间;
G.甘蔗混合汁加入聚丙烯酰胺进入沉降池或气浮池分离出清汁和泥汁,泥汁经过滤机过滤得到滤清汁,清汁合并滤清汁经蒸发、浓缩、煮糖、结晶、分蜜得到成品糖;
所述甘蔗混合汁含糖量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彭冬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