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式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8429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4:28
悬臂式千斤顶,包括千斤顶本体,所述千斤顶本体包括底架部件、油泵部件、起升臂部件、托盘和手柄部件,所述起升臂部件包括第一起升臂侧板、第二起升臂侧板以及短连杆,所述第一起升臂侧板、所述第二起升臂侧板相对布置,且通过安装轴铰接在底架部件后部;所述第一起升臂侧板、所述第二起升臂侧板的前端与托盘铰接;所述短连杆通过短连杆连接销轴安装在所述第一起升臂侧板、所述第二起升臂侧板的后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短连杆分别用短连杆连接销轴安装在两块起升臂侧板上,取消两侧板之间的起升臂连接件,简化了起升臂结构、优化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Cantilever j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臂式千斤顶
本技术涉及一种悬臂式千斤顶。
技术介绍
传统的千斤顶在起升臂左右侧板之间,通过起升臂连接件相连,短连杆位于起升臂侧板与连接件之间;而起升臂连接件通常是由铝合金铸造后经机械加工而成,工艺复杂,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简化了起升臂结构、优化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提升生产效率的悬臂式千斤顶。本技术所述的悬臂式千斤顶,包括千斤顶本体,所述千斤顶本体包括底架部件、油泵部件、起升臂部件、托盘和手柄部件,所述起升臂的安装端与所述底架部件后部铰接,所述起升臂的前端作为自由端安装托盘;所述油泵部件的底部与所述底架部件螺接,所述油泵安装在所述底架上,所述油泵的活塞杆与所述起升臂部件底部铰接,所述手柄部件通过揿手部件与设置在油泵出油通路上的放油阀杆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升臂部件包括第一起升臂侧板、第二起升臂侧板以及短连杆,所述第一起升臂侧板、所述第二起升臂侧板相对布置,且通过安装轴铰接在底架部件后部;所述第一起升臂侧板、所述第二起升臂侧板的前端与托盘座铰接;所述短连杆通过短连杆连接销轴安装在所述第一起升臂侧板、所述第二起升臂侧板的后端。所述底架部件包括架体、墙板、前轮以及后轮,所述架体的前后端分别安装前轮和后轮,所述墙板安装在底架相对的两侧边;所述起升臂部件相对设置的第一起升臂侧板、所述第二起升臂侧板通过安装轴铰接在底架部件的墙板上。所述后轮为万向轮。起升臂部件还包括位于起升臂部件底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与第一起升臂侧板、所述第二起升臂侧板的前部相连。油泵的活塞杆与所述起升臂部件底部的连接杆铰接,使得起升臂部件在油泵活塞杆推动下运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短连杆分别用短连杆连接销轴安装在起升臂左右侧板上,取消两侧板之间的起升臂连接件,简化了起升臂结构、优化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提升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传统千斤顶结构图。图4是传统千斤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参照附图:实施例1本技术所述的悬臂式千斤顶,包括千斤顶本体,所述千斤顶本体包括底架部件1、油泵部件2、起升臂部件3、托盘4和手柄部件5,所述起升臂部件3的安装端与所述底架部件1后部铰接,所述起升臂部件3的前端作为自由端安装托盘4;所述油泵部件2的底部与所述底架部件1螺接,所述油泵部件2安装在所述底架部件1上,所述油泵部件2的活塞杆与所述起升臂部件3底部铰接,所述手柄部件5通过揿手部件6与设置在油泵部件2出油通路上的放油阀杆相连,所述起升臂部件3包括第一起升臂侧板31、第二起升臂侧板32以及短连杆33,所述第一起升臂侧板31、所述第二起升臂侧板32相对布置,且通过安装轴铰接在底架部件后部;所述第一起升臂侧板31、所述第二起升臂侧板32的前端与托盘座铰接,托盘座上安装有托盘4;所述短连杆33通过短连杆连接销轴安装在所述第一起升臂侧板31、所述第二起升臂侧板32的后端。所述底架部件1包括架体11、墙板12、前轮13以及后轮14,所述架体11的前后端分别安装前轮13和后轮14,所述墙板12安装在底架部件1相对的两侧边;所述起升臂部件3相对设置的第一起升臂侧板31、所述第二起升臂侧板32通过安装轴铰接在底架部件1的墙板上。所述后轮14为万向轮。起升臂部件3还包括位于起升臂部件底部的连接杆34,所述连接杆34两端分别与第一起升臂侧板31、所述第二起升臂侧板32的前部相连。油泵部件2的活塞杆与所述起升臂部件3底部的连接杆铰接,使得起升臂部件在油泵活塞杆推动下运动。图3-4是传统千斤顶的示意图:1'为底架部件、2'为油泵部件、3'为起升臂部件、4'为托盘、5'为手柄部件,6'为揿手部件,7'为第一起升臂侧板,8'为第二起升臂侧板,9'为起升臂连接件,10'为前轮,11'为后轮,12'为连接杆,13'为墙板;在第一起升臂侧板7'、第二起升臂侧板8'之间,通过起升臂连接件9'相连,连接杆12'、短连杆14'位于第一起升臂侧板、第二起升臂侧板与起升臂连接件9'之间;而起升臂连接件9'通常是由铝合金铸造后经机械加工而成,工艺复杂,成本高昂。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技术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也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悬臂式千斤顶,包括千斤顶本体,所述千斤顶本体包括底架部件、油泵部件、起升臂部件、托盘和手柄部件,所述起升臂的安装端与所述底架部件后部铰接,所述起升臂的前端作为自由端安装托盘;所述油泵部件的底部与所述底架部件螺接,所述油泵安装在所述底架上,所述油泵的活塞杆与所述起升臂部件底部铰接,所述手柄部件通过揿手部件与设置在油泵出油通路上的放油阀杆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升臂部件包括第一起升臂侧板、第二起升臂侧板以及短连杆,所述第一起升臂侧板、所述第二起升臂侧板相对布置,且通过安装轴铰接在底架部件后部;所述第一起升臂侧板、所述第二起升臂侧板的前端与托盘铰接;所述短连杆通过短连杆连接销轴安装在所述第一起升臂侧板、所述第二起升臂侧板的后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悬臂式千斤顶,包括千斤顶本体,所述千斤顶本体包括底架部件、油泵部件、起升臂部件、托盘和手柄部件,所述起升臂的安装端与所述底架部件后部铰接,所述起升臂的前端作为自由端安装托盘;所述油泵部件的底部与所述底架部件螺接,所述油泵安装在所述底架上,所述油泵的活塞杆与所述起升臂部件底部铰接,所述手柄部件通过揿手部件与设置在油泵出油通路上的放油阀杆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升臂部件包括第一起升臂侧板、第二起升臂侧板以及短连杆,所述第一起升臂侧板、所述第二起升臂侧板相对布置,且通过安装轴铰接在底架部件后部;所述第一起升臂侧板、所述第二起升臂侧板的前端与托盘铰接;所述短连杆通过短连杆连接销轴安装在所述第一起升臂侧板、所述第二起升臂侧板的后端。


2.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新强刘正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盈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