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检修用起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9833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电检修用起吊装置,包括起吊装置本体,所述起吊装置本体包括起吊臂、转筒以及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置有滑轮Ⅰ,所述支撑座的中部设置有限位孔,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固定于所述转筒的外表面;所述起吊臂固定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起吊臂的一侧还设置有滑轮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电检修用起吊装置,解决变电站内户外设备传统起吊方式停电范围大、停电时间长、劳动强度高的问题,降低在作业过程中对电网造成的安全风险,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问题。

A lifting device for transformer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检修用起吊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变电检修用起吊装置。
技术介绍
在变电站,户外设备: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刀闸机构等运行中出现故障需要检修或更换时,经常会发生起吊这些设备的工作。由于互感器、刀闸机构自身重量过重,在吊装作业时,需用吊车或拔杆在变电设备区域内完成。由于变电站内设备的空间布置设计紧凑,间隔空间很有限,在用吊车起吊检修某一条出线间隔的设备时,为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则需将整段母线停电才能完成,如果母线不分段,则需将该站所有线路全部停电才能完成该项工作,这将严重影响整个区域的供电可靠性,严重影响广大用户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而且吊车作业时,摆放吊车、收吊车等耗时较长,停电作业时间也将随之增加。在母线不停电时,吊车不能进入施工现场的情况下,传统方法或是采用人力拔杆吊装,人力拔杆操作复杂,需要多人协同操作,平均起吊一次设备需要8人90min以上,并且需要长达9米以上的拔杆才能可靠操作,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需将相邻间隔设备由运行转为检修状态,停电范围也较大,且传统工具耗时又费工,加大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了安全风险,延长了检修和停电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电检修用起吊装置,解决变电站内户外设备传统起吊方式停电范围大、停电时间长、劳动强度高的问题,降低在作业过程中对电网造成的安全风险,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变电检修用起吊装置,包括起吊装置本体,所述起吊装置本体包括起吊臂、转筒以及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置有滑轮Ⅰ,所述支撑座的中部设置有限位孔,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固定于所述转筒的外表面;所述起吊臂固定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起吊臂的一侧还设置有滑轮Ⅱ。工作时,将所述承力装置安装于构架的指定位置,所述起吊装置本体安装于所述承力杆的顶部,钢索的一端与所述减速器的转轴连接,钢索的另一端依次绕过滑轮Ⅰ和滑轮Ⅱ后与被起吊的设备连接。在电机的作用下带动设备上升,当设备上升至指定高度,旋转所述转筒,带动设备偏移至指定安装位置。起吊臂和支撑座设置于转筒上,转动所述转筒即可改变起吊方向,无需重新安装起吊装置本体,节约工作时间,提升工作效率;另外,起吊装置本体设置两个滑轮,减少了提升过程中产生的晃动,降低了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进一步地,所述起吊臂包括固定臂和和伸缩臂,所述固定臂呈U形,所述固定臂的一端固定于限位孔内;所述伸缩臂的一端穿过所述限位孔设置于所述固定臂内,所述伸缩臂设置于所述固定臂内的一端设置有滑轮Ⅱ。设置固定臂和伸缩臂可以对起吊臂的长度进行调节,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景,增加了该起吊装置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臂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臂的长度,所述伸缩臂的宽度沿有滑轮Ⅱ的一端向另一端线性增加,且所述伸缩臂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固定臂的宽度。当起吊臂的长度进行伸展时,由于伸缩臂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固定臂的宽度,可以防止伸缩臂从起吊装置本体上脱落砸伤工作人员;另外,采用伸缩臂宽度依次增加的方式代替伸缩臂宽度骤变的方式来进行限位,可以增加伸缩臂的受力强度,增加起吊装置本体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臂上还设置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距所述固定臂底部的高度小于所述滑轮Ⅱ的高度。在起吊臂的长度进行收缩时,由于限位条距固定臂底部的高度小于所述滑轮Ⅱ的高度,可以防止伸缩臂从起吊装置本体上脱落,避免出现砸伤现场工作人员的现象。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臂的底部焊接,所述支撑条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转筒的外表面。所述支撑条、固定臂和转筒构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增加了固定臂的承力强度。进一步地,还包括承力装置,所述承力装置包括承力杆和承力底座,所述承力杆的一端焊接于所述承力底座上,所述承力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筒的底部通过法兰连接。法兰连接具有拆卸方便的优点,在变电检修现场可快速的对起吊装置本体进行安装和拆卸,减少工作时间;另外法兰连接还具有强度高的优点,能够承受被起吊设备的重量。进一步地,所述承力底座上还设置有抱箍Ⅰ,所述抱箍Ⅰ用于将所述承力底座固定于电线杆上。抱箍的适应性强,只要是圆形墩柱就可采用,并且安装高度可随圆形墩柱的高度变化,可调性强。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滑轮Ⅰ和所述滑轮Ⅱ联动。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器以及钢索,所述减速器和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钢索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减速器的转轴上,所述钢索的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滑轮Ⅰ和所述滑轮Ⅱ与被起吊设备连接。采用电机驱动方式代替传统的人力拔杆吊装,在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又减少了起吊现场的工作人员数量,节约了检修成本;另外,减速器用以降低电机的转速,保证起吊过程中被起吊装置平稳的上升,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地,还包括抱箍Ⅱ,所述抱箍Ⅱ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的底座上,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抱箍Ⅱ固定于电线杆上。抱箍的安装方式较其它安装方式简单,可有效减少安装时间,提升工作效率。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该柱上式简易起吊装置能根据作业要求转动和调节起吊臂的角度和长度,增加了起吊装置对环境的适应能力;(2)该柱上式简易起吊装置占地面积小,便于检修现场携带,不用将整段母线停电,减少停电范围;(3)该柱上式简易起吊装置易组装拆卸,减少起吊装置的安装时间,有效减少停电时间;(4)采用电机驱动方式代替传统的人力拔杆吊装,有效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承力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起吊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体标记:1、转筒;2、支撑座;3、滑轮Ⅰ;4、限位孔;5、滑轮Ⅱ;6、固定臂;7、伸缩臂;8、限位条;9、支撑条;10、法兰;11、抱箍Ⅰ;12、承力杆;13、承力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变电检修用起吊装置,包括起吊装置本体,所述起吊装置本体包括起吊臂、转筒1以及支撑座2,所述起吊臂采用长1000mm、宽60mm、高8mm的扁钢并排焊接,所述支撑座2的顶部设置有滑轮Ⅰ3,所述支撑座2的中部设置有限位孔4,所述支撑座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转筒1的外表面;所述起吊臂固定于所述限位孔4内,所述起吊臂的一侧还设置有滑轮Ⅱ5。工作时,将所述承力装置安装于构架的指定位置,所述起吊装置本体安装于所述承力装置的顶端,钢索的一端与所述减速器的转轴连接,钢索的另一端依次绕过滑轮Ⅰ3和滑轮Ⅱ5后与被起吊的设备连接。在驱动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检修用起吊装置,包括起吊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装置本体包括起吊臂、转筒(1)以及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的顶部设置有滑轮Ⅰ(3),所述支撑座(2)的中部设置有限位孔(4),所述支撑座(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转筒(1)的外表面;所述起吊臂固定于所述限位孔(4)内,所述起吊臂的一侧还设置有滑轮Ⅱ(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检修用起吊装置,包括起吊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装置本体包括起吊臂、转筒(1)以及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的顶部设置有滑轮Ⅰ(3),所述支撑座(2)的中部设置有限位孔(4),所述支撑座(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转筒(1)的外表面;所述起吊臂固定于所述限位孔(4)内,所述起吊臂的一侧还设置有滑轮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检修用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臂包括固定臂(6)和和伸缩臂(7),所述固定臂(6)呈U形,所述固定臂(6)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限位孔(4)内;所述伸缩臂(7)的一端穿过所述限位孔(4)放置于所述固定臂(6)内,所述伸缩臂(7)放置于所述固定臂(6)内的一端设置滑轮Ⅱ(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电检修用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7)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臂(6)的长度,所述伸缩臂(7)的宽度沿有滑轮Ⅱ(5)的一端向另一端线性增加,且所述伸缩臂(7)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固定臂(6)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电检修用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6)上还设置有限位条(8),所述限位条(8)距所述固定臂(6)底部的高度小于所述滑轮Ⅱ(5)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电检修用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光才钟涛陈浩杜乾李帅向勇李江殷帮文罗禹刘睿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南充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